90年代神车天虹TH90,本田心脏,如今却成“时代的眼泪”

谁能想到,一辆90年代北方农村的摩托车,竟然能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咱们今天就来揭秘一下,天虹TH90-B,这款以进口本田发动机为傲的神车,是如何在那个年代掀起一场“省油静音”革命的!

90年代神车天虹TH90,本田心脏,如今却成“时代的眼泪”-有驾

一、一骑绝尘的动力心脏:进口本田的传奇

提起天虹TH90-B,绕不开的就是它那颗“金字招牌”——进口本田发动机。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黑科技”!

你想想,在那个普遍“突突突”的年代,它怠速时安静得几乎听不见声音,比现在很多新车都强!

更关键的是,那百公里1.6L的油耗,简直是匪夷所思,让多少家庭主妇省下了不少“私房钱”。

而那近乎“终身不烧机油”的品质,链条、链轮跑个8万公里都跟新的一样,这在当时简直就是“神话”!

这颗发动机,不仅让天虹TH90-B名声大噪,更让无数车主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省心省力”。

90年代神车天虹TH90,本田心脏,如今却成“时代的眼泪”-有驾

二、价格的较量:价值的真实衡量

1995年,11800元的价格,放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它与五羊本田WY125A、厦杏中华125价格相差无几,都在1000来块的区间。

但这里面有个关键点:后两者是整车一体化设计,而天虹TH90,是将进口的本田CD90发动机,硬是塞进了尊达普的车架里。

这么一看,整体协调性上,它确实有点“空”,甚至有人觉得换个大点的心脏会更搭。

然而,发动机的卓越表现,却让这点“不协调”显得微不足道。

笔者认为,这恰恰说明了,发动机作为一辆车的灵魂,其重要性远超外观上的“般配”。

“良禽择木而栖”,好发动机,才是真金白银的价值所在。

90年代神车天虹TH90,本田心脏,如今却成“时代的眼泪”-有驾

三、市场巨变:小排量的悲歌与时代的眼泪

天虹TH90的成功,并没有让天津本田一直顺风顺水。

随着国内摩托车产业链的日渐成熟,台湾省的发动机企业纷纷在大陆设厂,过去那种“靠进口心脏打天下”的模式,优势不再。

更致命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在升级,100cc以下的小排量车型,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谁还愿意为一辆动力勉强、略显“局促”的小车买单?

大家开始青睐125cc以上排量的车型,那些弯梁、入门踏板车,更多地成为了特定人群(比如身材娇小的家庭妇女)的选择,而非市场主流。

即便天虹后来推出了TH90C太子车、TH90T弯梁车等,也难以挽回颓势。

这不禁让人感叹:“时移世易,莫之与争。”

曾经的王者,也抵不过时代的洪流。

90年代神车天虹TH90,本田心脏,如今却成“时代的眼泪”-有驾

四、另辟蹊径的困境:太子车与弯梁车的市场定位

再来看看天虹后续的车型。

太子车,在国内始终不是主流。

那个年代,复古文化尚未兴起,且太子车底盘低,路况不佳的农村市场,对它并不友好。

这与本田CG125长盛不衰的“硬汉”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再说太子车多为大排量,天虹TH100的100cc排量,在太子车系里显得“小家子气”。

而原型车本田麦格纳50的销量不佳,也预示了这条路的艰难。

弯梁车,更是小众中的小众。

国内早已有了全套本田技术的大阳110,天虹TH90T与之相比,显然不在一个量级。

笔者认为,在市场定位上,天虹后期的策略,多少有些“失焦”,没能找准自己的“赛道”。

五、成功的启示:适应,才是永恒的法则

天虹TH90的成功,无疑是天津本田的“高光时刻”。

但随后的发展,却显露出“坐吃山空”的迹象。

后期车型质量下滑,对小排量的执着,都让它错失了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

这不禁让人想起“温水煮青蛙”的寓言。

成功,绝非一成不变的模板。

新大洲收购天津本田后,通过本土化改进,推出“万里行”等车型,才是顺应市场变化的明智之举。

笔者深以为然,成功需要的是不断的进化,而非固步自封。

六、那段骑行记忆:自由与梦想的飞驰

回想起天虹TH90-B,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属性,更是那个年代北方农村人心中对自由、对进步的渴望。

那颗强劲的心脏,载着我们穿梭于乡间小路,感受着风的呼啸,追逐着远方的地平线。

那份驾驶的乐趣,那份对未来的憧憬,至今仍清晰可见,仿佛昨日重现。

尽管它辉煌不再,但它留下的关于品质、关于追求的印记,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的集体记忆里。

这,或许就是一款经典车型,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财富吧!

90年代神车天虹TH90,本田心脏,如今却成“时代的眼泪”-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