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胜被动安全遭质疑,被指不如国产车?

路虎揽胜,作为豪华SUV的标杆,一直以来都以奢华的内饰、强大的越野能力和品牌溢价吸引着消费者。然而,随着新能源SUV的兴起,揽胜的被动安全性能却引发了诸多质疑,甚至被部分消费者称为“工业垃圾”。

碰撞测试数据惨不忍睹

中汽研的碰撞测试结果显示,路虎揽胜在25%偏置碰撞中A柱弯折度比理想L9多8度,侧面撞击时车门解锁速度比问界M9慢1.3秒。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一次实测中,揽胜前排安全气囊虽然打开,但全车侧气囊集体“罢工”,副驾驶气囊甚至出现明火,后排乘客胸部伤害值超标,相当于胸口被拍入7厘米。

揽胜被动安全遭质疑,被指不如国产车?-有驾

技术配置落后,安全性能堪忧

与新能源SUV普遍采用高强度车身结构、多气囊布局和智能预警系统相比,路虎揽胜依然依赖传统高强度钢,车身重量大、重心高,车顶抗压强度仅为国标3倍要求,远低于新能源车型普遍的4.5倍标准。

智能化程度低,用户体验差

尽管揽胜拥有豪华内饰,但其车机系统却被工程师吐槽为“装了涡轮的功能机”,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算力仅相当于理想L9的六分之一。在“豪华平权”浪潮下,领克900、腾势N9等国产新能源SUV以30万级价格提供百万级安全配置,技术代差迫使消费者重新定义豪华标准。

揽胜被动安全遭质疑,被指不如国产车?-有驾

传统燃油车技术路径与新能源智能化趋势的碰撞

路虎揽胜的被动安全落后,本质是传统燃油车技术路径与新能源智能化趋势的激烈碰撞。当国产车型以“技术普惠”打破品牌壁垒时,路虎若继续依赖品牌溢价而忽视本质创新,终将被时代抛弃。

总结

路虎揽胜的被动安全性能确实存在严重问题,与新能源SUV相比差距明显。消费者在购车时,应更加关注车辆的安全性能,选择真正能够保障生命安全的车型。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