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新轩逸的谍照出来了,说是2026年一季度上。讲真,看到这个消息,我整个人都恍惚了。2026年,还用着一个古董级的1.6L自吸发动机,这哪是造车,这是在搞行为艺术,主题是《穿越时空的爱你》。我怀疑日产的产品经理是从哪个修仙洞府里刚闭关出来,对现在车圈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突出一个“爷就是这个范儿”。
你看这车,前脸换了个大V,配上贯穿灯,车尾也给你来个贯穿灯,遥相呼应。好家伙,一套“闪电五连鞭”,打得虎虎生风。设计师仿佛开窍了,悟了,觉得只要把灯拉成一条直线,这车就能从“中年油腻”瞬间变成“精神小伙”。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审美观,就像给拖拉机喷上法拉利的红漆,你问他性能有啥变化?没有。但帅,就完事儿了。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拖拉机喷红漆好像还挺酷的,比轩逸酷。这套操作,典中典,属于汽车界的‘一键美颜’,磨皮拉满,滤镜开足,但骨子里还是那个熟悉的‘移动大沙发’。
然后是尺寸,长宽高给你‘微调’了一下,长几毫米,宽几毫米,矮几毫米。我作为一个开过好几年车的中年人,看到这种数据都想笑。这改动,约等于我今天比昨天多吃了半碗饭,体重秤上都看不出区别。但对日产的工程师来说,这可是天大的事儿,是‘匠心’,是‘细节’,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话说回来,我最近看牙医,他说我的牙缝也变大了零点几毫米,这事儿比轩逸变宽重要多了,至少我能塞进更多肉丝了。说白了,这些改动就是为了在PPT上多写几行字,显得自己干活了。
当然,轴距没变,还是2712mm,这才是关键。翻译一下就是:放心,后排那个能跷二郎腿的‘龙椅’还在,你们买轩逸,不就图这个么?其他的,都是花里胡哨。说到底,买这车的人,可能根本不在乎它长什么样,哪怕它长得像个鞋盒子,只要那个龙椅舒服、车子省油,他们就买单。日产搞这么多外观上的整活儿,属于是媚眼抛给瞎子看了。
最后,最炸裂的来了,动力。2026年的全新轩逸,将继续搭载那台祖传的1.6L自吸发动机。是的,你没看错,我也没打错。我真的会谢,都什么年代了!在这个电车把油车底裤都快扒光的时代,在这个同行们不惜自爆都要掀桌子的黑暗森林里,日产的选择是——不为所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的修仙境界。
隔壁比亚迪秦PLUS已经把价格打到了地板,不,是打穿了地核,恨不得买车送司机。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而轩逸呢?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卖发动机送车,我这发动机主打一个皮实耐用,能开到天荒地老,能当传家宝。你跟我谈加速?谈智能?诶,俗了,格局小了。我们谈的是一种情怀,一种对机械时代的最终坚守。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这台全新的轩逸,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它就是一个披着2026年时尚外衣的2016年灵魂的缝合怪。它的核心逻辑,不是去跟比亚迪们卷生卷死,而是精准地收割那些对新技术充满恐惧、对充电桩和软件升级感到生理性不适的用户。这些人,你别看网上声音不大,但基数庞大。他们不需要智能座舱,不需要自动驾驶,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的“金钟罩铁布衫”,一个绝对不会在半路给他们整活儿的可靠铁盒子。
你跟他们聊特斯拉,他们觉得那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的座驾;你跟他们聊智能驾驶,他们觉得关键不在车,在路上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认知,你没法说服,因为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
所以,别分析了,也别嘲笑了。买轩逸的人,和买奔驰的人,本质上都是在购买一种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不懂?那说明你还年轻,还没被生活这头巨兽盘过。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