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出了个大新闻。
特斯拉要推出一款“平民车”,叫Model 2,听说卖18万左右。
这个消息一传开,很多人都觉得特斯拉这是服软了。
它以前姿态那么高,现在看来是真撑不住了。
你想想看,几年前特斯拉在国内多火。
Model 3、Model Y卖得特别好,就好像是新能源车的代表。
那时候,大家提到电动车,首先想到的就是特斯拉。
可是这几年,情况变了。
国产新能源车发展得太快了,势头很猛。
特别是比亚迪,它一个月能卖20万辆车,简直是飞速发展。
再看特斯拉,销量虽然还行,但增长慢了很多。
有时候它一个月才卖3万辆车。
这个差距很大,逼得特斯拉不得不重新看看中国市场。
马斯克可能也想明白了,光靠Model 3和Model Y打天下不行。
特别是面对中国品牌在10万到20万这个巨大市场的竞争,特斯拉不能再坐视不理了。
如果再不拿出便宜点的车,别说高端市场,可能连入门级市场的蛋糕都吃不到。
所以,Model 2以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价格杀进来,这是被逼出来的,也在情理之中。
那18万能买到啥车呢?
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
从目前曝光的消息看,Model 2入门版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续航能跑到500公里。
这个续航里程,对我们平时上下班或者周末短途出行,完全够用。
动力方面也不含糊。
据说它有220匹马力,零百加速能做到6秒以内。
这个加速能力,在18万这个价位的电动车里,绝对算得上是“小钢炮”了。
路上想超个车,那是轻轻松松。
再说说外观,Model 2没走Model 3那种纯粹的轿车路线,而是搞了个跨界风格。
这样看起来更年轻,也更时尚。
车头是封闭式设计,配上特斯拉家族的犀利大灯,整体感觉挺精神的。
车身侧面线条比较硬朗,加上溜背设计,停在那儿回头率肯定不低。
车尾的贯穿式尾灯也是个亮点,晚上亮起来辨识度很高,比不少同级别车的尾灯设计都要抢眼。
内饰部分,特斯拉这次也没那么“毛坯”了。
虽然还是那种极简风格,但中间那个巨大的15英寸中控屏,看着就很大气。
它配上全液晶仪表盘和那个小巧的方向盘,你坐进去,会觉得科技感挺足的。
感觉就像进了太空舱一样。
座椅也下了点功夫,有织物和仿皮两种材质可选。
据说舒适度挺好,软硬适中,不管你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坐着都会觉得挺舒服。
像全景天窗和自动空调这些常规配置也都会有。
以18万的起售价来看,这些配置组合起来,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充电方面,作为特斯拉自家的车,肯定能用V4超级充电桩,充电速度很快。
更方便的是,它还能兼容国内“三桶油”的充电桩,这样一来,找充电桩就容易多了,平时开车也没那么焦虑了。
不过,这车也不是没有小缺点。
为了控制成本,Model 2在空调加热上用了传统的PTC方式,而不是现在电动车里比较常见的热泵空调。
PTC加热的好处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冬天制热时比较耗电,会影响续航。
这个对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朋友来说,可能需要多考虑一下。
但话说回来,为了省下10万块钱,牺牲一点冬季续航,对于南方或者冬季没那么冷的地方用户来说,完全可以接受。
毕竟18万的特斯拉,这个价格差摆在这儿呢。
Model 2的杀入,最难受的肯定是那些定价在15万到20万的国产新能源车。
比如小鹏G6这类主打性价比的车型,直接面临特斯拉的品牌和价格双重夹击。
这就像一个以前只卖高端货的品牌,突然拿出看家本事,跑到你家门口用更低的价格卖同样的产品。
国产车企肯定会感到很大压力,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策略。
可以预见的是,Model 2一旦上市,整个新能源市场,特别是15万到25万这个价格区间,肯定会掀起一轮新的价格战。
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但对我们买车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件好事。
18万的价格,加上特斯拉的品牌,不错的续航和加速性能,还有能接受的配置,Model 2确实有成为“爆款”的潜力。
它不像有些国产车,卖得不便宜但配置或者体验总是差一点意思。
所以,如果你最近正打算买新能源车,特别是预算在这个范围内的,不妨再等等。
看看Model 2最终定价和配置到底怎么样,也看看其他国产车会怎么应对。
这场好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