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车企都在盲目追求 “含华量”,统一用一个招数,能救颓势吗?

这些车企都在盲目追求 “含华量”,统一用一个招数,能救颓势吗?-有驾

一、“含华量” 风暴:华为搅动车圈风云

如今车圈可热闹了,“含华量” 成了热词,一场追逐华为技术与品牌的风潮正汹涌来袭。上汽率先投身鸿蒙智行,推出第五界,就像投下一颗炸弹,东风、长安、广汽等车企立马跟风。岚图也不甘示弱,在2025岚图用户之夜推出岚图FREE+,还大肆宣扬全系标配华为最新系统,号称 “华为系首款家用纯电 SUV”。这还不算完,连一汽奥迪都来凑这个热闹,8月7日上市的两款新车都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这些车企都在盲目追求 “含华量”,统一用一个招数,能救颓势吗?-有驾

华为在造车领域能有这地位,可不是天上掉馅饼。想当年问界M5刚上市,那场面可有点冷清,谁能想到如今华为在造车界混得风生水起。华为对问界系列那可是全方位主导,从产品定义到市场应变,再到营销,科技行业对汽车行业来了个降维打击,把传统造车的条条框框都给突破了。小米、蔚小理这些品牌也一样,凭借对互联网时代的独特理解,给传统车企好好上了一课,所以说华为能有今天,那是实至名归。

这些车企都在盲目追求 “含华量”,统一用一个招数,能救颓势吗?-有驾

二、车企的纠结:抱大腿还是靠自己?

虽说华为在汽车领域搞得红红火火,车企们像看到宝藏一样纷纷靠拢。但车企自己心里也犯嘀咕,这是拥抱华为呢,还是坚守自我?当年陈虹那句 “不能把灵魂交给别人”,被网友一顿嘲笑,可实际上,哪个企业愿意轻易把自己的命门交出去啊。你看现在新能源做得好的比亚迪、吉利、蔚小理零这些企业,都在拼命研发自己的智驾系统,产品定义和营销权更是抓得死死的,谁也别想抢走。就连跟华为深度合作的奇瑞,在智界之外,也没停下自己研发智驾系统的脚步。

这些车企都在盲目追求 “含华量”,统一用一个招数,能救颓势吗?-有驾

华为一心想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博世,可它和博世还真不太一样。博世主要是提供技术背书,华为可不一样,不仅有技术,品牌背书更是厉害。在大家心里,鸿蒙智行旗下的产品就感觉是 “华为的车”,华为品牌力直接压过整车品牌,整车品牌反倒像个跟班,“含华量” 自然而然成了衡量产品的重要指标。

这些车企都在盲目追求 “含华量”,统一用一个招数,能救颓势吗?-有驾

华为深度参与造车产业链,从产品定义到营销一手包办,这就导致华为品牌背书的强弱得看它参与度,不同品牌 “含华量” 也就分出了三六九等。车企要是依附华为品牌,华为倒是越来越强了,可对自己品牌提升却有限,反而亲儿子和干儿子的差距越拉越大。

这些车企都在盲目追求 “含华量”,统一用一个招数,能救颓势吗?-有驾

三、品牌的抉择:“含华量” 是救命稻草吗?

对于奥迪、宝马这些本身就有强大溢价能力的品牌,追求 “含华量” 说不定还挺靠谱,华为再高端,也很难抢走它们的风头。但像岚图、阿维塔这些刚起步、底蕴还不够深厚的新兴国产高端品牌,从长远来看,一门心思追求 “含华量” 可不是个好主意。华为面向整个行业,大家迟早都能用上华为技术,这些品牌最后还是得靠自己开发出独特的卖点才能站稳脚跟。

这些车企都在盲目追求 “含华量”,统一用一个招数,能救颓势吗?-有驾

与其一门心思追求 “含华量”,不如好好研究研究蔚小理和小米,人家不依赖 “含华量” 也能成功,背后的商业逻辑到底是啥?传统车企要是能把这些科技和互联网造车企业的门道搞清楚,转型才有戏,不然就只能在边上干着急,啥问题也解决不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