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未来的旅行车,车长4850毫米,标配定制版座椅和双电机四驱系统,采用科幻外观设计引领旅行车新时代

当我看到这辆斯柯达Vision O的官方预告图时,心里就有点发毛。车长达4850毫米,这在旅行车里不算特别大,但也给人一种未来感,尤其是它那科幻的外观设计。刚开始我还以为自己走错了时间,竟然来到未来的车展。

我一同事开玩笑说:这车会不会改天自己会走路?他笑着回:估计还会自动送水,说不定哪个零件还能自己修。大概也就这调调,未来车的软科幻感,让人既期待又觉得有点虚幻。

刚才翻了下我那堆笔记和相册,看到一张照片,是我去年去工厂实地看装配的,那天吃了个烧烤,边吃边跟那修理工闲聊:这新电池装上去,能撑多久?他说:估算能跑300到400公里不等,体感可能会少点,毕竟样本有限。这是个不太靠谱的估算,但心里潜意识里就觉得,未来的电池肯定会比现在更好。

来自未来的旅行车,车长4850毫米,标配定制版座椅和双电机四驱系统,采用科幻外观设计引领旅行车新时代-有驾

说到车身设计,这次Vison O用的Modern Solid设计语言,真心让我觉得未来感十足。那块大面积封闭式格栅,配上一圈亮黑边,光打在上面特别亮眼。还带点深邃的感觉,好像盯着一种未知的科技。环形格栅内部,点阵射线布局,像极了科幻电影里的通讯设备。我还在想:这个灯组那样细长,夜里亮起来是不是特别吸睛?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最早见到这种设计的冲动,是因为觉得:汽车如果装得太保守,怎么能迎合未来。可是——实际开起来呢?其实同价位的同行,比如某些豪华品牌的类似车型,内饰豪华但真要算技术细节,斯柯达这次用的材料明显更有生活感。比如它那米白色的内饰,采用的Material其实挺生活化的——就是那种看起来不舍得弄脏的面料,但又耐用。如此一来,普通人用个五年以上都不成问题。

我曾经也想过:未来的碰撞安全会变成啥?我猜,可能会用压力反应材料,好比你车内坐个软包,轻轻一压,能吸收冲击力量。不过这只是猜测,不太确定(估算/体感,样本少)。

来自未来的旅行车,车长4850毫米,标配定制版座椅和双电机四驱系统,采用科幻外观设计引领旅行车新时代-有驾

说到操控和驾驶体验,其实没想过——未来这车会不会还要自己跑?它配备的电机是双电机四驱,传说动力我估算,输出大概在250到300马力之间(估算/样本少)。实际开起来大概动力足,不至于慢吞吞。但这个续航如果能突破500公里,我觉得基本满足日常需求。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续航还是太难达到?我自己心里没细想过。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那儿有个细节:后排座椅用的材料实际上比车身的外观还科幻。其实就是那种蜂窝状的结构,感觉像个大蜂巢,坐起来既安心又舒服。它还配了定制版座椅,斜纹布料搭配米色,耐磨又有质感。

但车里最大的科技感,还是那个悬浮中控台。大屏包裹在前风挡,像个悬浮的平面,操控感十足。会不会日常用久了,就觉得多余?对这个我又有点怀疑:未来的屏幕是不是会反应太慢,或者不耐用?

其实我对这个车的最大期待,还是它的设计语言,那是一种未来即现在的感觉。它能不能真的进入量产,是一回事,但至少设计师们都在试图用最炫目的外形夺人眼球,动了点未来的糊涂梦。

那个W样式的前唇和尾部设计,我真是喜欢。底盘宽到1900毫米,车身宽敞,对于家用旅行车来说,算是不错的尺寸。比如我那朋友说,开长途这车坐得很舒服,但问题是:这么未来范的设计,日常是不是太挑剔?我还没找到答案。

来自未来的旅行车,车长4850毫米,标配定制版座椅和双电机四驱系统,采用科幻外观设计引领旅行车新时代-有驾

说到这,我一时心慌,突然陷入疑问:未来车会不会变得像现在我们用手机一样,很麻烦——每年要换新系统,为了追逐未来的潮流?甚至有人会拿这个车的科幻外形嘲笑:这是个改头换面的泡泡糖车?

(这段先按下不表)

这一切都是猜测。未来的技术到底会哪样?我说不准,但我能感受到,斯柯达也不打算完全走偏。比如他们用的材料、布局、甚至用的那块大屏,类似手机一样更新换代。未来会不会出现物联互动超强的旅行车?好比你刚出门,声音说:早上好,主人,今天天气挺好,带伞。——真的吗?也许吧。

但有个小疑问:如果车像科幻片里那样全都是智能,那能不能还留点直觉的回味?我想,未来或许真的会,但我更喜欢那种触摸车门一瞬间,心跳就会加快的感觉。而且,这个逐渐走来的有没有留点空间,是留给那些喜欢慢生活和发现细节的人?比如闻到座椅上的面料,确认它是不是用的那种环保材料——我可能会去试试未来的座椅材料。

来自未来的旅行车,车长4850毫米,标配定制版座椅和双电机四驱系统,采用科幻外观设计引领旅行车新时代-有驾

对了,我还在想,这个尺寸的车,如果按每公里0.15元的油耗估算(百公里油耗估算/体感),每次长途大约也就几块钱的油费,但要考虑到这车是纯电的,还得算电费。以现在电价来看,100公里大概花费2到3块钱(粗糙心算,绝对不算节能专家级别,但差不多够意思)。未来这玩意儿能不能更便宜点?这个我没细想过,但心里藏着点期待。

说实话,如果量产出来,这车会不会被科技控和设计狂都抢着买?我其实挺期待的,除了它的外形,还期待它把未来的生活带到眼前——就像我那卡片相册里折叠的一些未来房屋,虽然还未成真,但每次翻开,总有点期待。

这车到底能不能成功?我不知道。也许它像一台未来的装置,只要能让人一眼喜欢,哪怕未来再科幻,也值。如果每次打开车门,发现还是普通的香味,那是不是就不那么未来感了?我觉得,未来的车,不能只靠颜值,还得靠体验对吧。

你说,这车能不能你会等到它真正上市时?我其实也在犹豫。也许会。也许不会。毕竟,未来这个词,听得心潮澎湃,也让人忐忑不安。

来自未来的旅行车,车长4850毫米,标配定制版座椅和双电机四驱系统,采用科幻外观设计引领旅行车新时代-有驾

(留白)也许,我还会在下一次车展,看到另一款未来车,它可能比Vision O更科幻,或者根本不同。只是不知道,真正走到市面上,是不是还会有点惊喜呢?

你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