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万买轿车,现在还有点挑花眼了,你说是不是?以前可不是这样,十几万就那几款老面孔混着卖,现在新车一波波的来,光这9月上旬,一下子冒出来四款能选。你要混动的,有领克10 EM-P、长安启源A07、海豹07 DM-i;你要是还信着燃油老伙计,也有大众速腾L拱手奉上。问题来了,在这些车里,到底选谁不后悔、谁更值,或者说,要不要为新技术多掏点钱?新潮的智能配置、动力组合,真的能让咱出行感受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先说说我个人一直琢磨的点:我们现在到底买辆什么样的车最合适?新出混动各种续航、各种智驾、各种大屏,参数堆得一大堆。可回头想想,买车核心不就是好开、省心、省钱,再加上点面子?为啥现在选个车,像完成大学填志愿,页面拉满数据比得眼花缭乱。是不是咱们都被厂家和销售牵着鼻子走了,焦虑得有点上头?
再说回这四款车。领克10 EM-P一出场,那阵仗是真大,全系插混四驱、快四百千瓦,也就是一脚下去得飘出来,账面上妥妥“小钢炮”。但问题也来了——咱刷朋友圈的其实,还真有多少人炸弯要体验零百加速的激情?加速快是快,堵在二环路上,再牛的马力也只能温柔地等绿灯。而且,这玩意配置全业内拉满,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无线充、大屏、冰箱这些“爽点”一股脑给你塞满。买了估计头三个月可新鲜,以后家里亲戚朋友坐车,都知道你家这车会聊天、能导航,还能看星星。
看似利好,其实有个通病:高配、智能化堆料,真能让普通司机生活变天?说句实话,本事大不大是厂家自己的事,那些高级自动驾驶、专属芯片,咱日常真能用到的,其实就那么点。你们身边有几个司机敢放手让“千里浩瀚智能驾驶”带着开高速?大部分时候,无非还是自己盯着前方、玩玩大屏听歌、季节换了吹空调而已。为这大堆听着高级又金贵的名词,咱是不是得问问自己:值不值多掏几万块?
话说回来,长安启源A07又怎么玩的呢?看起来,它更走长续航和舒适路线,价格比领克、海豹亲民不少。有人一看纯电版本730公里续航:哎,那不就是再也不用管续航焦虑了吗?但别忘了,真正纯电动车用到冬天,电池掉电快,新势力宣传的里程,实际踩上一脚加速、开空调一时爽,很可能结果就是比你想象掉得更快。讲道理,城市通勤原地回血没问题,但跑长途心还是有点悬。
增程版看着新鲜,其实就是1.5L汽油机充电补短。这个思路确实适合腰包吃紧但又怕掉队的新司机。天天城区跑、偶尔自驾长途,它几乎找不出短板。智能配置方面又全标配,什么座椅通风加热、全景天窗、L2辅助驾驶、540度影像、手机互联,也算面子里子全给够。不败笔,但说到底,长安和比亚迪谁更懂中国人的用车需求,这账还真得路上见分晓。
说到这里,不得不夸一句比亚迪。这几年比亚迪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制造的加速度。海豹07 DM-i那套插混,大电池纯电230公里独步同级别,正常上下班绝不慌,走郊区全靠电,长途混动有补给,省油到你想象不到。还有所谓智能化,那啥天神之眼B、云辇-C、TSC……一大堆听着像科幻片的装备,明面上让你开着有安全感有科技范。喊口号谁都行,配置下得去本钱,才是真的厚道。
再看看它和领克10一比,配置竟然也没落下,外观设计也硬生生干出了自家民族风,丹拿音响&冷暖冰箱这些用户需求一对一添上,甚至前后座椅都能通风加热。要就一个感受:不是打价格战,是打“懂得用车人”的心理战。买了你不亏,小生活过得舒服,面子里子齐全。
到这话锋一转,咱看看老朋友大众速腾。前几年要是手里有12万能上1.4T双离合,不得了。现在,到了智能化、混动卷成卷的市场,大众居然还是原配方,1.5T+双离合+一堆电子配置小升级。表面一看,这次挺拉风,外观拉长拉宽,而且初次用上了IQ. Light大灯,车内也要什么液晶仪表大屏、高通芯片、AI语音助手、智能互联,感觉已经非主流老家伙了。
可是,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越是“新瓶装旧酒”,越说明大众这种合资老品牌还活在自己舒适区里。别人家已经敢实打实堆材料、拼智驾、攒大电池,大众还在靠着历史口碑捞最后一波情怀。你要说技术,它不缺;你要真比诚意,那真不如现在的自主品牌敢给敢卷。尤其中国车主越来越懂车、懂配置,你再转身看看12万出头的速腾,配置和用车体验,还能打动买混动新车的那些年轻人吗?
有没有发现这四辆车套路最深的,其实是整个行业?表面看是比价格、拼配置、秀智驾,其实是自主跟合资两套体系的较量。自主这边不光算得清成本,还明白咱老百姓要的“智能科技全给够、舒适配置不缺席、油耗再往下拉、个头要够大”;合资那边则还想用过去那套“德系品质靠谱、保值率高、驾控感强”的老法子稳住人心。可惜,时代真没那么给面子。现在你家楼下保养快修连大众技师都不好招了,国产车铺天盖地,维修便利性都不再是昔日谈资。
到这,你再琢磨一遍,10-20万能买轿车,有没有选项焦虑?其实自我拧巴的根本,就是“时代变了”你难以取舍。买领克、大比亚迪,是新潮、科技、舒适一步到位,日常上下班科技感拉满、通勤经济实惠、朋友坐你车新鲜话题多。选长安启源,追求性价比和续航无忧,配置高冷,空间实用,比较适合经济型实在派的选择。至于老速腾,偏向于守旧、安全、皮实耐用,可能更适合上一代注重省心、省钱、不追潮流的人。
我说这些,到底要表达什么?其实很简单:咱花十几二十万买车,说到底是为自己买的生活载体,而不是一堆炫技的电子产品。配置再牛、噱头再足,回头日常驾车还是要看养车费用、实际体验、后期维护和真心喜欢。你买车到底图什么,是家人乘坐舒适?油耗低,钱包轻松?智能大屏、远程互联、自动驾驶带点科技味?还是纯粹图个德系范儿,心里安定?千万别被新车的豪华配置和高大上的名字迷了眼。
最后我想说,别什么都想要,世界上哪儿有完美无短板的选项。这年代,买车本质上是买生活小期待。年轻人买比亚迪和领克,图个体验升级、智能感;脚踏实地首选长安,省的就是钱;守旧、追求面子的,速腾还守着那点“老德味”。选错了吗?其实只要认可自己的生活节奏和需求,谁也没错。而厂家堆料卷配置,说白了,是汽车进入新消费社会的必然。
还是那句话,问问自己到底要啥。预算、用途、家庭结构、用车半径,把这些考量清楚,比盯着芯片、传感器、冰箱、激光雷达这些高大上的配置管用得多。别等到几年后,发现自己为没能用上的某项黑科技,多掏了几万块才悔醒。人间烟火才是正经事,别被花哨忽悠了初心。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