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28年来首次换新标,极简设计成趋势,电动化成主路

你们注意到了吗?宝马28年来第一次换实体车标了!说起来这个事儿貌似没多少人关心,但你细品,其实藏着大意思——车标不光是个装饰,它还真就能反映一家企业的底色和走向。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了宝马那个标,白天不亮晚上不黑,谁见了都知道,这是宝马。但突然间,车头、方向盘、轮毂上的标悄悄变了,不是改颜色,不是调大小,而是把用了一辈子的那几个元素,进行了取舍和重新排列。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背后宝马到底在想什么?这事儿值得问一问:一个百年老企业,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动自己的“脸”?

先说这新标到底有啥变化。“经典保留,精准升级”,这八个字用官方话说特玄乎,但我觉得其实就是把花架子去掉,让标更清爽也更顺眼。有些人察觉不到区别,是因为宝马很懂分寸,也怕太过激弄得老粉丝不认了。你仔细看啊,以往标志中,外圈和蓝白区域中间有个镀铬内环,现在被黑色边框替换了。那种银色的分隔线也被拿掉了。敢情这不是光省东西,视觉的精简其实在传递一种理念——宝马开始向“极简与现代”靠拢了。

我们以前总拿宝马和奔驰比豪华,比气场,比科技感,但现在宝马说了,我不仅要豪华,还得时髦还得赶潮流。你看那镀铬的部分,放在当年,谁家不爱多来几圈?但现在宝马只在外圈和“BMW”字母上留点痕迹,还把做工精细度又提升一级。“扁平化”、“锐利感”——这些词现在不是贬义,反而成了高级审美的代名词。细节控最喜理论:这新标的白色区域更靠近外圈,摸起来还是有棱角的,虽然看着是平面,实际却一点不失精致质感。

更牛的是,宝马新世代设计总监Oliver Heilmer还特意说了,“我们想保留经典,但更精准。”你说这话是让人踏实还是让人发闷?我觉得这就是宝马高层慕容复式操作——要创新也要让咱老用户有安全感。抢风头不是目的,更像是给所有人递一个信儿:宝马会变,但你放心,我们变得不离本心。

还有一点,之前宝马搞纯电车型,车标边上还会多加个“电蓝”边框,显得和油车有区别。现在好了,连这蓝边也彻底撤了。这事儿说明啥?宝马不再把电动车当独立分支,而是直接把电动列入主路,一视同仁一起发展。电动化不是客串,是主角——谁说豪华品牌不能彻底转身?

你再看新标用在iX3这车上,很多人第一眼根本分不出来,但撑不住你一对比旧款,立刻就能发现端倪——标变得低调不浮夸,但气质却更内敛。换车标这事儿,大众、保时捷早都干过,宝马是慢半拍还是深思熟虑?这动作其实就是品牌向时代低头,也是对“电动化”“数字化”这些新潮的默认。

说白了,你见过哪个豪华汽车品牌愿意放下脸面,用接地气的扁平设计给自己整个新形象?宝马就是这么干了,而且没半点拖泥带水。他们甚至都在自己发展史上不断“动刀子”。1917年那会儿,宝马标最早其实是从卡尔·拉普干的机械厂直接拿来二创。而且那个四象限蓝白配,其实是因为巴伐利亚州国旗的颜色。后来人家给自己安了个飞机螺旋桨的故事,当时广告也就使劲推了一波。不管真假,这种和飞机发动机的关系,再到后来加入高光阴影、字母变几何,再到立体扁平能用几十年,哪个不是跟时代脚步没完没了地互动?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标志更简约,但厚重感加了不少。宝马要的其实就是尊贵不露锋芒,科技藏在细节里。到六十年代又来一次变化,但时间拉得长达34年,这就是品牌自信:你不需要天天变脸,关键时刻来个爆点即可。1997年的那个标,可以说是宝马车迷心里的“白月光”,无数人第一眼认宝马就是靠它。三维感拉满,豪车腔调十足。你别不信,车标能决定车主气场,开宝马的那种傲气,三分来自车本身,七分来自那标儿。

到了2020年,宝马自己用二维扁平化搞起了品牌传播,但还不舍得真用在车身实体标。直到现在,宝马彻底把二维平面那一招变成现实。这一切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你说现在社会咋了?一切都要数字化、扁平化、极简化。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就是要“简洁好看”,不磨叽没负担。宝马要是再死守那个旧亮货,非得被新世代嫌弃——说到底,豪华品牌也得混时代流量,不能光靠老牌光环。

不过这里有些问题,我一直琢磨:宝马这些微调,消费者真的在意吗?一个车标的边角是不是镀铬,会影响我掏钱买吗?其实在很多老宝马车主眼里,标是情怀符号,变太狠,怕心里不适;但对新用户而言,极简扁平才是审美主流。“新世代”车型出来了,标也该焕新,谁说老头子不能赶时髦?宝马这波操作既是跟年轻市场示好,也是逼着自己从根上进行创新。

宝马28年来首次换新标,极简设计成趋势,电动化成主路-有驾

忽然想起一句话:品牌最怕的不是别人说你变了,而是你几十年一成不变。只有敢于自我更新,才不会被市场淘汰。宝马车标之变,是一种哲学,摒弃多余装饰,凸显本质,让整个企业更加贴近时代需求。可见汽车标志不只是LOGO,更是品牌灵魂的浓缩——它符号着这个企业的性格和态度。

那咱换个角度再琢磨一下:如果你是宝马车主,这次车标变动对你有啥影响?有人觉得新标清淡不少,少了些厚重感,但没了电车蓝圈之后,显得各个车型更统一,少点身份焦虑。再有人觉得,宝马这会儿直接放弃专属电动标识,就是逼自己和燃油彻底切割,为未来全面电动化铺路。其实这里面还真藏着点企业战略,车标统一,意味着未来宝马心里就一个想法——别跟我再区分油电,我就是一家电动化的品牌。

宝马28年来首次换新标,极简设计成趋势,电动化成主路-有驾
宝马28年来首次换新标,极简设计成趋势,电动化成主路-有驾
宝马28年来首次换新标,极简设计成趋势,电动化成主路-有驾
宝马28年来首次换新标,极简设计成趋势,电动化成主路-有驾
宝马28年来首次换新标,极简设计成趋势,电动化成主路-有驾

宝马这次28年首次实体标更新,是不是反映了汽车行业的这个大趋势?你看现在所有品牌都在“断舍离”自己的视觉负担。吉利、比亚迪、丰田、奥迪、奔驰,无一例外全在玩LOGO极简化,那道理耐人寻味——极简其实是更强烈的身份认同,是给现代人的一种安全感:你选的不是花哨,而是底蕴和态度。

你还会不会因为换标而觉得宝马变了?我相信如果你欣赏的是宝马的性能和工艺,新标不会影响你的拥护,但如果你喜欢的是那种老派气质,或许多少会有点落寞。毕竟时代在变,审美在变,车企如果不去主动变,还能等用户自己养成新习惯?品牌的生命和创新息息相关,宝马这波升级本质上在给未来做铺垫。不变则亡,变或许还有活路,这样说你觉得有道理吗?

宝马28年来首次换新标,极简设计成趋势,电动化成主路-有驾
宝马28年来首次换新标,极简设计成趋势,电动化成主路-有驾

最后我想说,宝马这次换标,其核心不是为了追求一时的视觉流行,它本质是在跟电动化和年轻化潮流“同频共振”。这不是一家百年企业自降身价,而是用极简精神去塑造更精准的品牌符号,尝试让自家形象在当代继续发光发热。简洁有力不等于失去传统,反而是时尚与传承的良性结合。29年前那个镀铬标够豪华,今天这个极简标够纯粹,你更喜欢哪一个?你觉得宝马这番操作,有没有摸到时代的脉搏?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说说自己的看法,你觉得车企换标是作秀还是真创新?未来汽车审美会不会越来越清淡?你希望宝马坚持什么,放弃什么?你对新世代豪华车有什么新期待?留言见!

宝马28年来首次换新标,极简设计成趋势,电动化成主路-有驾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