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埃安销量六连跌 肖勇离任背后隐忧揭秘

数据一出来,广汽埃安的销量跌得让人直呼“这回真凉了”。

十月份不到三万辆,同比掉头朝下20%多,这数字像极了赛场上那个被对手连环快攻打懵的老将。

说起来,新能源车市场热闹得很,全国零售140万台,渗透率飙到58.7%,整个行业都在往前冲,可咱们埃安就跟踩刹车似的,不仅没赶上这波大潮,还滑到了第16名的位置——好家伙,从风光无限到落寞街角,这变化够刺激。

我忍不住想起篮球赛里那种经典翻盘戏码:一个队伍整场看着还行,到关键时刻突然崩盘,全场观众傻眼。

广汽埃安销量六连跌 肖勇离任背后隐忧揭秘-有驾

这感觉和广汽埃安现在有点像。

他们曾经靠产品力和政策红利撑起半边天,但如今风口换了,人家转型升级跑步向前,他们却还在用老套路卖老办法。

肖勇当营销总监的时候,那套线下体验加传统渠道的方法,好比给90后年轻人推诺基亚手机——技术不错,但时代不等人。

你要问原因?

先别急,我给你掰扯掰扯。

今年上半年营收降17%,同时间全国新能源汽车逆势涨17%。

这是啥意思?

就是别人甩开膀子拼命干,你倒好,选了一条反方向的小路。

广汽埃安销量六连跌 肖勇离任背后隐忧揭秘-有驾

外面竞争激烈,新品牌层出不穷,特斯拉、小鹏、蔚来各自耍花招,有的是智能座舱,有的是社区运营,而广汽埃安呢?

照旧卖“稳妥牌”,结果消费者早变脸,对那些只会喊口号、不懂用户心思的品牌敬而远之。

再说个细节,今年刚把肖勇调走,让杨龙顶上去,还顺带给他戴个“首席用户官”的帽子。

这动作意味深长啊——公司终于意识到,仅靠硬件和价格抢市场已经过时,要从客户体验开始重新玩儿。

不然哪怕产品再牛逼,也容易被怀疑售后不给力、残值缩水的问题拖累。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人能拯救全局吗?

恐怕也只能是第一棒火炬手,下半程还是得团队齐心协力才行。

聊聊用户心理吧,现在买车的人不像以前那么单纯,看的不止是性能参数,还有服务质量、二手价值甚至朋友圈里的谈资。

有业内朋友透露,一些潜客因为担心维修难题直接划走,把信任交给更靠谱的大厂或新锐玩家。

这种负反馈循环,比球员状态低迷还能伤筋动骨,一旦失去了粉丝基础,再漂亮的数据也是纸老虎。

不得不提一句,在这个江湖混战中,没有谁能坐享其成。

当年那些退役巨星转型创业成功例子不少,比如姚明卸甲归田搞公益,用影响力跨界;可也有人消失在人海,因为适应不了新时代规则。

同样道理,公司如果继续抱残守缺,只会一步步被后来者挤出舞台中心。

毕竟新能源不仅是科技较量,更是一场文化与管理的大考验。

当然,也不能全怪肖勇,他背后的压力山大不是秘密。

在高速变化环境里,即使策略灵活,也可能遇见突发状况。

但尴尬的是,当别人都学会跳华尔兹,你还停留在探戈步伐,自然显得格格不入。

而且据财报透露,上半年业绩差距明显,大环境并非主因,更像内部节奏乱套。

其实很多时候企业就像球队,需要及时调整阵容打法,否则赢面越来越小,是铁定事实,不是谁想输就输,而是不改变必败无疑。

顺便插句嘴:网友对于这些事儿永远有八卦精神。

一方面吐槽广汽埃安全军覆没;另一方面又盯着其他品牌的小毛病挑刺,就跟体育赛事一样,总有人爱吹冷门胜利,也有人喜欢黑热门失败。

公众人物处境复杂,公司亦如演员,每次亮相都必须拿捏分寸,否则形象一塌糊涂。

从这个角度看,“营销本部负责人”这种角色既要抗压,又得随时变脸,应付各种内忧外患,说白了就是站C位最辛苦的那个人物之一。

最后让我抛个砖引玉:未来几个月,如果杨龙不能带领团队快速切换模式,不打造更具温度、更懂年轻人的生态圈,那么排名继续掉,以至于销量雪崩,都只是迟早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汽车市场已不仅仅是卖车这么简单,它关乎生活方式选择、社群认同感甚至身份象征。

如果忽略这一点,无论资本多雄厚,都逃不过被时代遗忘的命运。

所以,这锅到底该怎么端,是坚持原地踏步等待奇迹出现,还是痛下决心重塑自己?

嘿,说来说去,你怎么看待广汽埃安这摔跤现场?

他们能不能翻身做主人公,再次成为那匹黑马呢?

留言区等你爆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