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崛起,曾经只有高收入家庭才能买得起汽车,已经成为很多工薪家庭的代步工具。
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驾驶人数量已经突破5亿大关,并且随着汽车行业降价促销的力度不断增大,未来有车一族的规模还将持续增长。
众所周知,有驾照不等于会开车,特别是某些“走后门”拿到驾照的朋友,他们所谓的“车技”仅限于直线行驶,甚至有很多持证多年的人连最基本的倒车入库都成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学会判断一个人开车水平高低甚至可以挽救自己的生命。据说从三个行为就能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合格的老司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坐姿是否轻松
虽然开车确实需要保持精力高度集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驾驶员需要时刻紧绷着身体。比如,很多新手司机都会刻意绷直腰板开车,为了把稳方向盘他们通常会把座椅调到距离方向盘尽可能近的位置,恨不得把胸口抵在方向盘上。
很多车龄十多年的长途司机非但看不出聚精会神的样子,相反他们还会在坐上驾驶位以后尽可能调整到最舒适、惬意的坐姿,座椅距离方向盘的位置以及握方向盘的手都显得非常自然。之所以说坐姿是否轻松是判断车技的重要指标,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带来三大好处。
第一,提高连续驾驶稳定性。开车出事故往往只是“前一秒”的瞬间,并且无论你有多少年驾龄也无法预判事故会在哪一秒降临。坐姿高度紧张的司机显然更容易出现疲劳、走神的情况,而那些上车后就把座椅调到最舒适位置的老司机,则能够尽可能长时间安全驾驶。
第二,紧急避险能力更强。很多没有岔路口比较多的偏远路段难免出现“鬼探头”的情况,如果前方路口突然冒出来一位骑电动三轮车的老大爷,座椅距离方向盘过近的司机就很难迅速打方向盘,这种紧急避险能力决定了一个人驾龄的上限。
第三,驾驶视野更开阔。很多坐姿过于紧张的新手司机似乎觉得开车只要紧盯前方道路就万无一失,这显然不符合安全驾驶的要求。合适的座椅位置、恰当的身体状态等,都可以大幅提高驾驶人观察前方、侧方和后方道路的能力。比如,某些觉得后视镜总是需要调整角度的朋友,问题很可能出在自己的坐姿方面。
二、变道是否果断
除了少部分单行道或者双向两车道的简单路段,大部分城市道路、高速路都会成为考验驾驶人变道技能的“真实考场”。从各地有关部门公布的交通事故奇葩案例来看,“连续变道”“半途而废”等都是开车水平较低的人常犯的错误。
变道前开灯、变道中稳驾、变道后关灯等一系列操作都是驾校教练反复要求的内容,为什么有些司机就是做不到呢?
首先,粗心大意是最重要的原因。在某些交通处罚不严格的城市,变道不打转向灯,或者转向灯莫名其妙开一路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些低水平司机只要一天不为自己的错误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他们就永远不会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其次,判断能力较差是变道不果断的直接原因。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根本用不着激光雷达、智能驾驶这些辅助驾驶的技术,后视镜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判断后方或者侧后方车辆速度、位置的信息。绝大多数强行变道酿成事故的肇事司机,都需要重新回炉学习后视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最后,心理素质不过硬也是造成变道犹豫的原因。虽然每年确实有不少交通事故发生,但是我们显然不应该把开车当成是坐过山车一样的刺激游戏。部分司机总是担心自己判断不好车距,害怕变道后出事故,甚至会在变道中途撤回到原车道,这种虚晃一枪的做法反而更容易酿成事故。
三、长期并排驾驶
逛街的时候并排走没有任何问题,可是让老司机头疼的是个别车技水平低下的人竟然把公路当成步行街。
特别是在某些双向六车道的路段,一辆车长期占据超车道,另一辆车并排行驶在最外侧车道,大大降低了道路通行效率。更有甚者居然夹在两辆大货车中间长期并排行驶,这些不敢果断超车的司机很容易酿成“夹肉饼”的惨剧。
如果我们遇到这种长期并排驾驶的低水平司机,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千万不要“路怒症”发作。在保持冷静驾驶的情况下,牢记以下两点安全驾驶的注意事项。
第一,时刻保持安全距离。长期并排驾驶很容易提高事故发生率,后车驾驶人必须时刻警惕追尾事故发生。一般情况下,安全车距都和我们的车速相差不大。假如你的车速是70公里,最好保持和前方并排行驶车辆不少于70米车距。
第二,合理使用车灯和喇叭。对于那些相约驾驶的并排行驶车辆来说,他们或许正聊得起劲根本没注意到后方车辆已经急不可耐,这时候适当用连续短促的喇叭声或者远光灯闪烁几下,可能就能够避免潜在的事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超越并排行驶的车辆时一定要确保后方没有加速驶来的车辆。
随着各地对文明驾驶的管理越来越严格,长期并排驾驶已经被一些城市列为严打行为。如果我们看到这种不文明的驾驶现象,可以用行车记录仪的视频直接向有关部门举报。
结语
我们之所以要了解判断一个人开车水平的知识,并不是为了嘲讽别人不会开车,而是要尽可能远离这些容易酿成交通事故的不稳定因素。对于那些歧视其他司机的“路怒症”来说,他们显然不应该忽略情绪稳定对安全驾驶的重要意义。
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判断开车水平的标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