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10 EM-P成功跻身双榜,展现出其在市场中独特魅力,上市31天卖出5077辆

领克10 EM-P2025年9月8日上市,10月10日第一万台下线,平均每4分钟就有一位车主提车。这台车的加权成交价接近19万元,却能在中大型插混市场杀进销量前三,成为榜单上均价最高的车型。

它没有靠低价厮杀,是用“标配四驱和激光雷达”的硬核配置,直接改写了20万级混动轿车的价值规则。

领克10 EM-P成功跻身双榜,展现出其在市场中独特魅力,上市31天卖出5077辆-有驾

销量双榜的含金量

2025年9月,领克10 EM-P卖出了5077辆。 这个数字背后是两个关键排名:插电式混动中大型车零售销量榜第三,以及18万元以上插电式混动轿车榜第二。

要知道,中大型插混市场长期被几款老牌车型占据,新玩家想破局极其困难。领克10 EM-P一上来就瞄准了“高端配置大众化”,把过去30万级车型才有的技术,直接下沉到20万价位段。

比如全系标配的eAWD智电四驱,响应速度只要10毫秒,雨天爬坡稳得像在平路上开;激光雷达则能精准识别100米内的小障碍物,晚上阴天也不掉链子。

为什么说它“闭眼买也不踩雷”?

很多人选车时最头疼的就是“配置纠结症”:选低配觉得寒酸,选高配又超预算。 领克10 EM-P的策略很干脆:全系核心配置统一,不搞套路。

除了四驱和激光雷达,连智能座舱用的都是LYNK Flyme Auto 2系统,高配版还搭载了算力700TOPS的英伟达Thor芯片。

这意味着哪怕你买的是入门版,也能享受到和顶配几乎一致的智能驾驶体验。

领克10 EM-P成功跻身双榜,展现出其在市场中独特魅力,上市31天卖出5077辆-有驾

家庭用户的核心痛点

中大型轿车的用户最关心什么? 空间一定是首要指标。 领克10 EM-P用5050mm的车长和3005mm的轴距,把后排做到了坐下三个成年人也不挤,后备箱能轻松塞进婴儿车加两个行李箱。

更细节的是舒适性配置:全车18㎡的软质材料包裹,手感堪比豪华品牌;前排后排座椅都配了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长途开车腰背不酸;甚至在后排中央扶手藏了一个5.7L的冷热冰箱,夏天冰饮料、冬天热咖啡,这种小设计直接戳中家庭用户的需求。

再加上哈曼卡顿23个喇叭的音响和主动降噪,高速上听音乐几乎没有胎噪干扰,这些过去在50万级豪车上才常见的配置,现在20万就能搞定。

性能与能耗的平衡术

混动车型最怕什么? 性能强但油耗高,或者省油但开起来没劲。领克10 EM-P的解决方案是:用1.5T电混引擎加三电机组合,压榨出390kW的综合功率和755N·m的扭矩,零百加速5.1秒,等红绿灯时能轻松领先大部分燃油车。

更关键的是能耗控制:CLTC亏电油耗最低只有4.2L/100km,纯电续航最高240公里(金砖电池版),充电15分钟能从30%冲到80%。 这意味着日常通勤完全可以用电,跨城出行也不会有续航焦虑。

领克10 EM-P成功跻身双榜,展现出其在市场中独特魅力,上市31天卖出5077辆-有驾

智能科技不再是“期货”

很多车企宣传智能驾驶时喜欢用“未来可OTA”的话术,但领克10 EM-P直接上了实测可用的方案。 全系标配的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H7方案,支持38项安全辅助功能,从停车场自动找车位到高速自动切换闸道,基本覆盖了日常用车场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泊车系统:在地库这种信号复杂的环境,它能精准识别窄车位,一把入库的成功率比很多新手司机还高。

一场关于“价值平等”的实验

领克10 EM-P的5077辆月销,表面是销量数字,背后其实是用户对“技术平权”的投票。 当一款车能把四驱、激光雷达、智能座舱这些曾经的高端配置变成全系标配,它打破的不仅是价格壁垒,是行业长期以来的“等级游戏”。

有车主在提车后评价:“以前觉得20万买国产车是冒险,现在觉得20万不买它才是冒险。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