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有车的朋友来说,每次去4S店或者修理厂做保养,心里总有点七上八下的。
服务顾问拿着一张项目清单,嘴里说着各种听起来很专业但又不太懂的术语,什么“节气门清洗”、“三元催化养护”、“发动机深度清洁”,听得人一愣一愣的。
好像今天不把这些项目都做了,爱车明天就可能在路上闹脾气。
很多人在这种半推半就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就签了字,结果结账时看到账单,心里又开始犯嘀咕:这些钱真的都花在刀刃上了吗?
我是不是又被当成“韭菜”了?
其实,汽车保养这事儿,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在于咱们自己要心里有数,弄明白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锦上添花的,哪些又是纯属多余的。
咱们先从最核心、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项目说起——换机油。
机油被称作发动机的“血液”,负责润滑、清洁、冷却和密封,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关于多久换一次,说法五花八门。
最常听到的就是“五千公里一换”,这几乎成了一个金科玉律。
但实际上,这个说法已经有点过时了,它更多是针对过去技术水平下,使用矿物油的车辆。
现在,机油的种类和性能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市面上的机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矿物油,它是从石油中直接提炼的基础油,性能最普通,使用寿命也最短,对于使用这种机油的车辆,五千到七千五百公里或者半年更换一次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种是半合成机油,它是在矿物油的基础上添加了部分化学合成的机油,性能上了一个台阶,稳定性更好,更换周期可以延长到七千五百至一万公里,或者八个月左右。
第三种是全合成机油,这是完全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机油,分子结构非常规整,性能最出色,无论是高温下的稳定性、低温下的流动性还是清洁能力都远超前两者。
因此,它的使用寿命也最长,可以轻松达到一万到一万五千公里,甚至更长,时间上也能支撑一年。
现在我们国家生产的很多新车,尤其是带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厂家都会推荐使用全合成机油,因为涡轮工作时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对机油的要求极为苛刻,好马配好鞍,好的发动机自然需要高品质的机油来保护。
所以,最科学的做法是翻开您爱车的《用户保养手册》,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厂家推荐的机油型号和更换周期,这才是最权威的依据。
另外,如果您的日常用车环境比较恶劣,比如经常在拥堵的市区短途行驶,车子还没完全热起来就到了目的地,或者长期在粉尘大的地方开车,那么可以适当缩短更换周期,因为这些情况确实会加速机油的劣化。
说完了机油,就得说说跟它形影不离的“搭档”——各种滤芯。
它们就像汽车的“口罩”和“肾脏”,负责过滤掉各种杂质。
机油滤芯的任务是过滤机油中的金属碎屑和杂质,保持机油的清洁。
它的更换原则非常简单,就是每次更换机油时必须一同更换,这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空气滤芯,顾名思义,是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的,它相当于发动机的“N95口罩”。
如果它堵塞了,发动机进气就会不顺畅,好比人戴着一个脏口罩跑步,不仅费力,还会导致动力下降、油耗增加。
一般来说,每一到两万公里更换一次即可。
但如果您所在的地区风沙较大或者空气质量不佳,就需要缩短更换周期,平时也可以自己拿出来吹一吹,清理一下表面的灰尘。
空调滤芯则是为车内的驾乘人员服务的,它过滤的是进入车厢的空气。
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您和家人的呼吸健康,尤其是在雾霾天气或者春季花粉柳絮满天飞的时候,一个高效的空调滤芯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更换一次,换掉之后您会发现空调出风都变得清新了。
最后是燃油滤芯,它的作用是过滤汽油中的杂质,保护喷油嘴等精密部件。
它分为外置和内置两种,外置式的一般两到三万公里就需要更换,而内置式的通常集成在汽油泵里,寿命很长,可以等到六到十万公里再考虑更换。
一定要弄清楚自己车上是哪种类型,避免被忽悠提前更换了那个长寿的内置滤芯。
接下来要谈的是关乎行车安全的重中之重:刹车系统和轮胎。
这两样东西是您行车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刹车片的厚度是判断其是否需要更换的关键指标。
全新的刹车片厚度大约在1.5厘米左右,随着使用会不断磨损。
当它的厚度磨损到只剩下大约3毫米,也就是差不多两枚一元硬币叠在一起那么厚的时候,就必须立即更换了,千万不要再拖延。
刹车盘相对耐用一些,但如果盘面出现了明显的深沟或者磨损到了极限厚度,也需要及时更换。
刹车油也十分重要,它具有吸水性,时间长了含水量会增高,导致其沸点降低,在连续刹车导致温度升高时,可能会产生气泡,造成刹车失灵。
因此,一般建议每两年或者每四万公里更换一次,以先到的为准。
在日常驾驶中,如果您感觉刹车踏板变软、行程变长,或者刹车时听到刺耳的金属摩擦声,这都是危险的信号,请立刻去专业机构进行检查。
再说轮胎,它是车辆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
首先要关注花纹深度,国家规定的磨损极限是1.6毫米。
在轮胎的沟槽里,可以看到几个小小的凸起,这就是磨损标记,当胎面磨损到与这个标记齐平时,就说明轮胎该“退休”了。
为了让四条轮胎磨损得更加均匀,延长其整体使用寿命,建议每一万公里左右进行一次轮胎换位。
至于四轮定位,它并不是一个常规的保养项目,只有在您发现车辆跑偏、方向盘不正或者轮胎出现不正常的偏磨现象时,才有必要去做。
最后,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胎压。
请养成每月检查一次胎压的好习惯,确保其在厂家推荐的正常范围内,这个数值通常可以在驾驶座车门框内侧或者油箱盖上找到。
胎压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并增加爆胎的风险。
除了以上这些相对频繁的保养项目,还有一些保养周期较长,但同样不容忽视的部件。
比如火花塞,它是点燃发动机内混合气的关键,其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不同材质的火花塞寿命差异很大,普通的铜芯火花塞可能三到五万公里就需要更换,而使用铂金、铱金等贵金属材质的火花塞,寿命则可以长达六到十万公里。
变速箱油也需要定期更换,无论是手动挡还是自动挡,变速箱内的齿轮和复杂机构都需要润滑和冷却。
不要轻信所谓的“终身免维护”,在我们国家复杂的路况下,按时更换变速箱油,能够确保换挡平顺,有效延长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手动挡一般四到六万公里一换,自动挡则在六到十万公里。
冷却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防冻液,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发动机散热,并防止在冬天结冰胀裂水箱。
通常建议每两到三年或者四到六万公里更换一次。
电瓶的寿命一般在三到五年,如果您发现车辆在启动时显得有气无力,或者仪表盘灯光在启动瞬间明显变暗,那很可能就是电瓶在提醒您它快要“寿终正寝”了。
总而言之,想要在汽车保养上不花冤枉钱,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自己要多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最好的老师就是您车上的那本《用户保养手册》,严格按照上面的周期和项目来执行,基本就不会出大错。
其次,要养成保留每次保养维修记录的好习惯,这不仅能让您对车况了如指掌,在将来出售车辆时,一份完整的保养记录也能让您的爱车增值不少。
在选择配件时,切勿贪图便宜,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有品质保障的产品,因为劣质配件可能会给您的行车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每次保养结束后,自己也可以多留个心眼,检查一下机油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各个螺丝是否紧固,养成良好的用车养车习惯,才能让爱车更好地为您服务,同时也能守住自己的钱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