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NIO Day,说实话我真没料到蔚来会这么“狠”,秋天开发布会,一上来就甩出ES8和ET9的特别版,节奏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更夸张的是,发布会刚结束,官网直接“瘫了”——订车页面崩了。这阵仗,上一次见还是某手机品牌发旗舰机。看来,蔚来这次是真想支棱起来,不光想抢市场,还想抢话题。
但热闹背后,李斌和秦力洪的采访才更值得细品。你说他们膨胀了吧?人家反而在“降温”。你说他们保守了吧?话里话外又全是野心。一边是用户锁单数据反复核对,一边是产能冲刺四万台的目标,这感觉,就像一个老司机开着大马力SUV,油门踩到底,手却稳稳握着方向盘,生怕一个打滑就翻沟里。
先说这新车。ES8特别版一出,直接把“大车体面”拉满。5米2的车长,三排座椅,风阻系数还能压到0.23,这数据在同级里顶呱呱。你想想,这么大个车,跑高速居然不费电,是不是有点反常识?但蔚来还真做到了。而且内饰,Nappa真皮+可升降水晶旋钮,开门那一刻,谁不说一句“上桌第一个动筷”?但问题也来了——价格劝退吗?有人看完直呼“真香”,也有人觉得“天塌了”,毕竟纯电大SUV,落地快百万,钱包得有多厚?
再看ET9特别版,这车有点意思。它不走销量路线,更像是技术宣言。全冗余线控转向、1000公里续航、自研芯片,每一项都像是在说:“我不仅会造车,我还会造未来。”但问题是,这车一出来,现款ET5、ET7车主会不会气得蹦起来?技术迭代太快,老用户心里难免不平衡。不过话说回来,ET9这车,绝对是“出片利器”,回头率拉满,走路都可能摇头晃脑。
最让我上头的,不是车,而是那个BaaS省钱包。以前BaaS是为了解决购车门槛高,现在呢?直接和银行合作,把分期利息打下来。李斌没提“降价”,但实际效果比降价还猛。用户少付利息,等于变相省钱,这招,够聪明。而且他还透露,这次NIO Day拉了上百万赞助,发布会成本摊薄了,羊毛出在羊身上,但用户反而得利,这波操作,算不算打脸那些说蔚来只会烧钱的?
说到烧钱,绕不开换电站。以前总有人说“换电模式太烧钱,撑不了几年”,可现在呢?换电站第五代要来了,还能兼容旧电池。李斌一句话点破本质:“电池能用多久,比快充多快更重要。”现在市面上多少电动车,一过质保,换块电池几万块起步,车主直呼“油老虎”都不如它吃钱。蔚来这招,是不是在悄悄解决电动车最大的焦虑?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产能。电池供应紧张,换电站和新车“抢电池”,这事儿听着有点魔幻,但真发生了。生产线优先保新车,换电站得让一让,这说明什么?说明蔚来现在更急的是把车卖出去,而不是光建生态。以前是“先铺桩,再卖车”,现在是“先交车,再补桩”,策略变了。
我们再横向比比看。理想L9,同样是大SUV,增程路线,销量一直顶呱呱。优点?没里程焦虑,油耗相对低,家庭用户最爱。但李斌说“增程大SUV好日子快到头了”,是不是打脸?其实也不全是。充电网络没跟上时,增程确实香;但一旦超充普及,纯电的驾驶质感和使用成本,优势就出来了。理想现在也在推纯电,说明他们也看到了趋势。
再看问界M9,华为赋能,智能化直接拉满。ADS 3.0、鸿蒙座舱,开起来像“驾驶玩具”,科技感上头。但缺点呢?品牌偏商务,设计不够“出片”,年轻人觉得“装逼利器”还行,但“国民神车”还差点意思。而且纯电版续航焦虑依然存在。
而蔚来呢?它走的是“用户企业”路线,社区文化强,服务顶配。你可以吐槽它贵,但很难说它服务不到位。一键加电、服务专员上门、NIO House的咖啡和活动,这些看似“虚”的东西,反而成了粘住用户的“实”招。别的车企在卖车,蔚来在经营关系,这差别,懂的人自然懂。
但问题也在。大车+高价+纯电,这三者叠加,市场接受度真能撑住吗?尤其现在比亚迪、小米、小鹏都在往下打,价格战打得飞起,蔚来往上冲,风险不小。而且,用户等车时间长、补能网络还没完全覆盖,这些焦虑,不是一句“向下扎根”就能解决的。
所以回到开头,这场NIO Day,到底是热潮还是拐点?我看两者都有。热潮在于,用户依然为蔚来买单,说明高端纯电市场还有空间;拐点在于,蔚来自己也在变——变得更务实,更会算账,不再一味“理想主义”。
这样的蔚来,你还觉得它只是个“车界网红”吗?
ES8和ET9特别版,你会考虑入手吗?
面对理想L9和问界M9,你又会怎么选?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