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这事儿吧,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你看隔壁张大爷,凭一腔热情就硬是被销售小哥忽悠进了4S店,拍着胸脯纳闷:钱都花了,怎么还不省心?我想说,这年头,谁还没被“香车”忽悠过?唯一的安慰就是,咱现在还能自嘲,说明皮还厚,人还活着。
说回那辆最近很上头的某HL增程版,外形唬人,内里也不差。老铁们个个嚷着:这车性价比真高——26万多,六座大空间,一箱油说走就走。直叫隔壁理想、问界的小铁们睡不着觉。实际呢?真把它搬进家门,发现“半斤八两”这词儿有时候说的是优点,有时候……就只剩下八两了。
先说这驱动系统,咱不说飙车党,就普通死宅青年的日常体验,也有点小心虚。全系只有两驱?真行!问界、理想、蓝山,都能四驱飘逸,唯独你站在原地蹦跶。你说我也能用,拉个菜接个娃,反正城里路平。但城里为啥不能下雪?下雨不积水?小区门口泥多了点,你就得琢磨半天,是踩油门还是踩祈祷?真开进坑洼地带,不是说你不行,关键是你心里也虚。这就像带着雨伞出门,总觉得能抵挡世界末日。结果遇到真断崖大雨,雨伞直接翻花了,剩你一身狼狈。于是向往远方变成了“以后有了四驱,我也能潇洒一把”。
再看智能驾驶,网红词“激光雷达全系标配”,听着是加分项,实际用起来,感觉智商都没车机聪明。你以为配了激光雷达就能自动刹车躲老太太?想多了。它的“辅助驾驶”就像小时候爸妈扶你骑自行车,刚一松手你就扑街。有次市区遇到点复杂路口,系统一犹豫前后都跟着堵。自动变道?别闹了,还是手动自救比较实在。更何况,想解锁“高速NOA”,那是要再掏钱的。官方是这样解释的:激光雷达咱给你了,功能嘛,可以解锁,情怀有了,冰雪聪明就按需付费……就像你买了部拍照手机,想夜景得另下插件,插件还要年费。情怀不止,掏钱不停。问界的友人见了都说:醒醒,兄弟,科技感带来的不是自由,是你银行卡的贞洁。
再说车机,表面配了OG高通芯片,性能炸裂。可你真用吧,时不时就抽风,像中年男人一样,偶有短路。导航本来一切安好,关键时刻死机,语音识别要不装傻,要不灵魂出走。你喊“昊铂,唱首歌”,它给你开空调;你说“开空调”,它坚决启动天窗。好消息是车机不歧视,每个指令都来点惊喜。应用生态也有点贫瘠,两三款App乐在其中,搞得你想装个动画片都得求祖宗。人家鸿蒙生态装的都是生活,昊铂生态就跟家里沙发下的零钱一样,数来数去没几个。再说语音,出口成章变出口成灾,喊十句能识别四句,你要说得心服口服,那真的服。
空间嘛,大多数时候没得说,五座用着那叫一爽。但六座第三排那叫一个“挤”。1米75的身高感受到腿脚绝望,膝盖快跟前排座椅打招呼,头顶车顶都差点失忆。正常成年人坐进去,只能体验瞬间的谦卑。老人小孩短途勉强行,长途你就别瞎琢磨了。储物空间也是“先天发育不良型”,手套箱里啥都没有,除了说明书就是秃子头皮屑,衣物杂物堆一块混乱极了。车门储物槽浅得只能藏个窄水瓶,后备箱虽然不小,分区玄学设计,塞两个行李箱加娃娃车东西直接叠罗汉。你要是喜欢整齐有序,建议顺便买点收纳盒修仙。别家要说东风奕派,后备箱下沉式,分区灵活,一波拉满。咱这儿,就是一锅乱炖,啥都往里堆,说走就走搞不好最后变成“说堵就堵”。
品牌知名度这回事,更是笑点十足。昊铂这个牌,拿出去跟人炫耀,好家伙,十个人里有九个问你是不是拼多多爆款,剩下那个以为你买了国产小霸王。汽车圈的社恐症患者,统统躲不过这尴尬一击。品牌认知差了一截,用户归属感也就少了一分。买了两年,想低调卖掉二手,收藏这段“青春不朽”,殊不知市场一看:“昊铂是哪路神仙?”保值率让你瞬间学会放下执念。你想不介意?那可能真要练成空谷幽兰的道行。
再有终身免费充电,表面人手一份的福利,看起来使人心动。仔细一琢磨,每年两千度电,长途用车基本渣都不剩。况且充电桩全国一万来根,绝大多数扎根在广东大本营。兄弟要是在西北老家想薅点羊毛,得先开一百公里进城找桩,最后发现花的路费比省下的电还多。问界共用华为,理想自建超充,生于广东的昊铂,还真有点农村包围城市的气势,只可惜没带好兵。说到底,这点福利最后变成了“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你也就偶尔出差路过家乡能薅点羊毛,常年在外全靠续航和自我感动。
其实说来说去,厂商会说:“我们在乎用户声音。”但声音太多,他们要是都能听见,中国耳鼻喉科的繁荣都不一定比得过他们的售后热线。用户提建议像在水池里撒水花,车厂偶尔回个表情包,你会心一笑,还真信了“反馈已收”。老司机一边用着两驱,心里祈祷别遇到泥地,一边用智能驾驶,嘴上喊着科技光环,手下还得老老实实把方向盘再扶稳。车机偶尔抽风,你也只能“与时俱进”地吼两嗓子“你好昊铂”,至于懂不懂你,那是人工智障巡回表演。
说到底,这车的优势你不能装着没看见:续航够长,配置够足,价格真心不黑小白。家用足矣,不强求你全能。厂家的想法大概是:“你买的是一台车,又不是一台万能生活提案。”可惜,用户想要的确实是全部都好,但现实嘣冷一声:“美满不是套餐,升级还要再加钱。”
所以,昊铂HL增程版,值得买吗?如果你能忍,能调侃自己的八字平平福薄寿短,能忍受偶尔的抽风,能安慰自己“知名度是小事,实用才最重要”,那大可以买。毕竟,这年头啥事儿都靠自己扛,买辆车也就多了个话题。要是你实在不爽这些槽点,觉得自己配得上更完美的体验,那就请再等待——毕竟厂商说了会持续优化,优化到何年何月谁知道呢。
最后只能自嘲一句:车,都改进好,咱们也不一定能买得起;车,什么短板都没有,世界就更不真实了。买车如生活,总有几处憋屈,剩下的乐趣,全靠自己发掘。还是那句话,车也罢,生活也罢,谁又不是一边嫌弃一边将就着过?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