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院的破产裁定书送达广汽菲克时,Jeep自由光的引擎声在中国市场永久熄火了,7月8日负债117亿的广汽菲克正式宣告破产,成为2025年最震撼的车市‘退场事件。”
一、广汽菲克:从“顶流”到“退场”的致命三步
高光与崩塌
2015年国产Jeep自由光上市,凭借“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的情怀营销,2017年销量飙至22.2万辆一度比肩大众途观。但到2021年,销量断崖跌至2.01万辆,亏损滚雪球至百亿。
车主老张抱怨说:“以前多花三万买辆车,现在4S店都没了,保养得去汽配城找老行家。”
股东内斗“神仙打架”
2022年,外方Stellantis单方宣布要把持股比例提到75%,广汽集团间接回应称没得到认可,中外资方明着就闹掰,那合资企业就成了权力争斗之地咯,商品升级给停下,新能源技术转型也彻底歇菜。
破产清算终局
2025年7月8日,长沙法院裁定:广汽菲克资不抵债、无法重整。核心资产五度流拍,4000名员工安置成难题,Jeep国产线正式关停。
二、合资退潮:广汽菲克只是冰山一角
近5年退场品牌死亡名单:
铃木(2018年):小型车之王败给消费升级,长安铃木亏损崩盘;
雷诺(2020年):科雷嘉销量惨淡,法系设计水土不服;
讴歌(2023年):本田高端梦碎,4S店改卖比亚迪;
三菱(2023年):欧蓝德独木难支,年销从14万跌至不足1万。
合资败局四大死因:
技术滞后:新能源渗透率已超51%,但合资车仍押注燃油机。
价钱太过高昂;像同档次国产车里头,那配置比它高出30%,而且价格还低五万块,打个比方吧,就拿坦克300跟JEEP牧马人来比较;中国车主希望有冰箱、彩电、大沙发但合资车把CarPlay功能给取消了;
权责混乱:中外方争权拖慢决策,错过转型窗口。
三、新势力上位:中国车的“换轨超车”逻辑
2025上半年销量TOP5暗藏玄机:
比亚迪(125万辆):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吃透10-30万市场;
特斯拉(78万辆):FSD本土化适配,上海工厂出口占比40%;
长安深蓝(72万辆):蓝鲸混动热效率44%,一箱油跑1400公里;
华为问界(38万辆):ADS3.0城区智驾覆盖200城,宝妈群口碑裂变;
小米汽车(25万辆):SU7“手机生态无缝衔接”收割90后。
技术内卷生死线:
固态电池(蔚来ET9、昊铂GT量产装车);
L3级自动驾驶(小鹏XNGP、华为ADS3.0路测里程超1亿公里);
800V超充(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
四、行业启示录:淘汰赛没有安全区
速度决定生死
广汽菲克从年销22万到破产仅用8年,而哪吒汽车从新势力黑马到破产重整(2025年6月)只花了3年,慢就是原罪成为车企CEO魔咒。
用户思维是护城河
理想L9把“全家出游”场景做到极致:后排冰箱温奶、魔毯座椅防晕车、任务大师自定义指令。“比用户更懂需求”才能避免闭门造车。
全球化是第二战场
中国5月出口电动车59.1万辆比亚迪泰国工厂、蔚来欧洲换电网加速铺开。国内卷不动?去赚欧元美元!
结语:退场不是终点,而是行业新起点
广汽菲克正式宣布破产倒闭;它既是旧合资时代谢幕时具有标志性的见证;也是新汽车革命拉开序幕的信号;当电动化、智能化和用户体验成为不可逆转的既定规则时;没有人能单靠所谓的“情感寄托”来左右市场走向
互动话题:你见过哪些消失的汽车品牌?欢迎分享你的“时代记忆”
数据来源:
广汽菲克负债及破产裁定数据来自管理人公告
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及车企销量来自乘联会
退市品牌分析综合网易、新浪财经报道
汽车出口数据来自TradingEconomics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