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的中国新能源车市,一场定价策略的豪赌背后,小鹏副总裁在社交媒体怒斥媒体:“恶意造谣,要么哗众取宠,要么动机很坏!”
法务警告的硝烟中,藏着中端纯电市场最残酷的生存逻辑。
01 价格绞肉机:中端市场的生死时速
2025年盛夏,中国新能源车市上演冰火两重天:小米SU7上市4个月狂揽28万订单,蔚来、极氪等新势力销量集体破万,而小鹏却滑落至“新势力老七”,一季度销量仅2.18万辆。当小米SU7以21.59万起售价覆盖小鹏P7主力区间(20.99-33.99万),小鹏的回应是双线作战——P7+高配定价30万对标SU7顶配,G6降价至17.68万死守下沉市场。
这场豪赌背后是血淋淋的数据:2024款小鹏P7入门版CLTC续航仅480公里,而同价位SU7达700公里;P7顶配加速3.9秒,SU7仅需2.78秒。更致命的是,小米品牌热度碾压小鹏——SU7发布会流量超P7全年总和,社交媒体“选SU7还是清仓P7”的投票中,前者支持率高达87%。
小鹏的突围策略充满矛盾:一边将P7+顶配推上30万高位,用“智驾天花板”标签吸引技术党;另一边借G6降价传闻试探市场,却遭高管法务警告反杀。这种分裂,恰是中端市场白热化的缩影:既要面子(高端形象),又要里子(走量生存)。
02 王牌对王牌:P7+与SU7的硬核拆解
定价魔术:差3000元的顶配对决
小鹏P7+顶配限定版Max定价21.88万,比小米SU7入门版(21.59万)仅贵2900元。这看似微妙的差价,藏着精妙的产品定义:
续航:SU7入门版700km略胜P7+顶配685km,但后者搭载800V平台,10%-80%快充仅需0.33小时,比SU7快9分钟
性能:SU7加速5.28秒领先P7+的5.9秒,但P7+扭矩多50N·m(450N·m vs 400N·m),后段发力更猛
表:两车核心配置对比
智驾内战:纯视觉派VS激光雷达党
小鹏押注纯视觉方案的颠覆性价值:
砍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从5个减至3个,靠双目前视摄像头+车内监控摄像头构建720度感知
两颗Orin-X芯片(508TOPS算力)驱动自研图灵AI模型,号称“100公里接管小于1次”
而小米SU7的激光雷达更像“安全牌”,但其单Orin芯片算力仅84TOPS,城市NOA需付费开通——小鹏用顶配价格,给了用户“全家桶智驾”。
空间心机:5厘米定胜负
P7+车长5056mm比SU7(4997mm)多出59mm,但真正杀手锏是88%空间利用率:
后排增配小桌板、靠背调节、独立空调,8英寸屏专治儿童长途烦躁
磁吸面板、雨伞绑带等27处收纳设计,被车主戏称“带轮子的宜家储物盒”
反观SU7为低风阻牺牲高度(1455mm vs P7+的1512mm),后排头部空间投诉频现。
03 G6降本罗生门:一场自导自演的危机公关?
2025年7月24日,媒体曝出“小鹏G6单车成本降1-2万”的消息,直指项目代号从F30b改为F30be。次日副总裁火线辟谣:“虚假消息!已拉通法务部门处理。”更指控媒体“恶意破坏销售”。
这场风波背后藏着精妙算计:
时机敏感:G6三月改款后起售价降至17.68万,销量从月均4000辆跃升至5500辆,此时降价传闻易引发观望
矛盾转移:借辟谣强化“拒绝减配”形象,尤其针对G6车主最在意的14层电池装甲与7.8㎡冷却面积
价格锚定:副总裁强调“17.68万已是底线”,为后续P7+促销留余地
耐人寻味的是,爆料提及“更换供应商降本”,而小鹏P7+恰将亿纬磷酸铁锂电池替换为成本低12%的蜂巢能源短刀电池——否认降价,但不否认技术优化。
04 生存公式:小鹏的错位竞争法则
错位打击:用配置差撕开价格缺口
当SU7顶配(29.99万)主打2.78秒加速,P7+顶配(21.88万)猛攻“人无我有”:
56英寸AR-HUD:导航箭头直接“铺”在真实路面上
3kW车外放电:支持电磁炉+投影仪露营套餐
NAPPA真皮免费送:对比SU7选装价8000元
女性用户争夺战
P7+新增“奶咖色”与“樱花粉”涂装,针对女性用户设计手势控制儿童安抚系统:后排屏播放动画时自动调高空调温度,避免孩子着凉。效果立竿见影——女性订单占比从P7的18%飙至37%。
充电网络:被低估的王牌
小鹏自建1860座超充桩,合作第三方覆盖率超95%,SU7车主却抱怨:“小米充电桩比车还难抢”。这成为P7+最大隐藏筹码——买电车实质是买能源生态。
05 价格战终局:谁在流血,谁在收割?
小鹏的战术已现成效:P7+上市首周订单破8000,其中42%来自小米退订用户。但隐忧仍在:
品牌势能差:小米SU7日均搜索量是P7+的9倍
成本红线:P7+每卖一辆亏1.2万,靠G6利润补贴
真正的胜负手或许是供应链。小鹏自研碳化硅电驱模块使能耗降至11.6kWh/100km,比SU7低12%;而小米依赖比亚迪电池,成本议价空间见顶。当三电系统成本差突破15%,价格战就会变成技术战的延伸。
结语:活下去的两种姿势
小鹏P7+的30万定价,本质是向市场抛出的生死问卷:
选小米的流量狂欢?还是选小鹏的笨功夫?
前者有雷军站台、现象级话题,后者用800V快充33分钟满血、508 TOPS算力纯视觉智驾、全系真皮座椅的“堆料哲学”死磕体验。
而G6降本风波中的法务警告,恰是小鹏的生存宣言——绝不靠减配换市场。当行业沉迷价格厮杀时,这种固执或许才是穿越周期的底牌。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曾断言:“效率即公平。”
当中端电车用30万定价重构价值标准,
活下来的未必是跑得最快的,而是最懂用户痛点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