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展厅,正赶上周末,人头攒动,场面比赶集还热闹。前台的姑娘噼里啪啦码单子,销售小哥,一连串地给几波人介绍配置。那会儿朋友圈就有人在说:亚洲龙,咋一下子就13万多了?有人还以为是新出的啥国产面孔,哪晓得是丰田把自家拿手大件往地上一丢——直接砍掉四万多,像菜场杀猪肉。老张头在旁边啐一口:合资品牌为了卖车也是豁得出去。
气囊那事是绕不开的。10个,听着夸张,实际上正儿八经坐进车里,头顶、膝盖、两肋、侧帘,一层一层糊上去。我特意问了下隔壁小区开老款凯美瑞的王大哥,他吐槽:“以前丰田低配连个副驾气囊都不舍得给,现在倒好,连俺家老头都能睡得放心。”维修店的徐师傅也插嘴:“像这种膝部气囊,以前只听说宝马七系有,咱老百姓买不起。现在倒好,丰田都整上了。”
不过真要说起来,内饰还是那老样子,多半黑灰调,主机那大屏,操作起来不算顺手,嘀嘀哒哒没那什么智能联动那味儿。喊了几声“小悦悦”也没啥鸟用。微信群里有人打趣:比亚迪的车机能斗地主,亚洲龙还是只能老老实实导航听个电台。拔高谈不上,掉队也不至于,差不多就一“耐糙、可靠”。不过师傅说,这车的自动空调其实暗搓搓藏了个PM2.5过滤,问十个有七个不知道。
再说底盘,TNGA嘛,丰田近些年都这套,调校依然软糯、隔音还成。主干道上油门踩深点,2.0那台自吸发动机倒也舍得喘口气。速度上来风噪不算大,我路过勒山路那一段,坑洼挤一脚,减震有点弹簧床那味儿——有人爱,有人嫌。跟老帕萨特比,还能省心点,至少,底盘零零碎碎小毛病少些。
有意思的是,这次降价赶在了刚需旺季。去年12月,这货卖了小一万四千台,年前年后两个旺季打鸡血,今年头五个月嗖嗖又涨一半多。微信群里的车友有个段子:新能源那帮天天讨论续航,咱们老油车盯销量。至于丰田这个降价法子,销售私下讲,“年底能不能再打骨折,咱们心里也没谱,这都得看总公司脸色。”
说点平常看不见的冷门配置:亚洲龙的音响其实标配8喇叭,调教中规中矩。导航能实时路况——不过其实用的是老高德,偶尔抽风给你绕个3公里大圈。倒是后排空调出风口还带个温度调节旋钮,这是同价位里不多见的。据说杭州有位哥们自个加装个“自动泊车”,上车第一句话就是“俺这车能自己进库”,结果某日系统死机,吓得出了一身汗。后来听维修店说,连售后自己都劝别太信这智能玩意儿,关键时刻靠人工甩一把方向盘更稳妥。
保养这一茬,专修店阿龙师傅说得实在:“丰田发动机皮实,但亚洲龙的机油尺挺别致,不学着点量不准,冷车热车一沾手全是油。”再有,坊间传闻新一批的2.0L机型烧机油问题减轻了。可偶尔也有车主吐槽异响,有人在4S店楼下骂骂咧咧说副驾鼓风机“似老鼠跑滑梯”。师傅边啃煎饼边答:“小毛病不碍事,过保了俺这能夹根线子帮你治。”
比起电车们不能贴膜、高速到夏天提心吊胆的,亚洲龙最大乐趣是不用惦记续航。老徐头组团去乌镇,油加满能出来200多块,空调随便开。而且这车冷启动声音挺小,邻居晚上都说“你家新车不吵人”。
说点行业八卦,有销售在饭局上埋怨——这么一砍价,原本老客户都炸锅了,前两年买的二手车价狂跌。有人干脆把车挂牌卖,又拆下了原厂前唇、方向盘套留个念想。江浙沪那边车友群里传,说这波降价主要是逼着新势力跟着卷,把新能源逼到利润线下,反正今年牌照也慢慢宽松,丰田这是拼了。
街口五号楼的陈阿姨前阵子刚买了新亚洲龙,她倒没纠结啥保值不保值,说就看着车大空间大。每回菜场买肉总能塞下十几斤,后备箱还能扔两兜琵琶。隔壁小屁孩羡慕得直嚷嚷:“阿姨这车后排比我爸家还能踢足球。”
至于以后这价格能不能一直撑下去,没人有准信。有销售坐在阳光底下,边擦车边说,反正这两月便宜的,抢了就算赚了。二手车行老郑吐槽:以后收亚洲龙得多留个心眼,新款便宜了,老款价砸得太狠,不小心收回来就砸手里。
总之,每天4S店门口那几棵梧桐底下都坐一堆等试驾的,三两人合计着是不是该下单?不下单怕涨价,下了又怕两个月后再来一次大跳水。饭点坐等叫号,邻座还讨论:去年才买那位早晨又发了朋友圈,“降价真香,就是保值心疼”。至于再怎么纠结,再怎么犹豫,人还是一批一批地进店看车,仿佛这亚洲龙,还真成了今年“街坊热议”的新话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