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统筹车险那些事儿:运输公司血泪和马路八卦
那天刚进修理厂,师傅老陈在院子里点烟,一边吐槽最近又碰上个倒霉事。你听说没,现在流行什么统筹保险,价格便宜得离谱,运输公司一台车省下一万多。他眨眼说,“年轻人要小心点,这玩意儿和买彩票没啥区别,中了是命,没中血亏。”
话说回来,前阵子邻居老孙在群里发了个截图:“统筹保险,每年只有四千,比保险公司强太多了。”他家跑运输的,十几台车,去年险照要了将近二十万,就想着能省钱就省。没想到,其中一台下午在三环撞了辆奥迪,找统筹公司理赔,人家直接没了影,打电话一直关机。老孙气得骂娘,说这下好了,保险省了点钱,修车却要自己全掏,差点砸锅卖铁。
透底说,这统筹保险就是运输圈子里自己玩的互助协议,师傅管它叫“圈内轮流买单”。本来只在大车队里搞,整的是公司之间凑份子,谁出事大家给点钱帮着摊,没啥证照也没人监管。后来几年有些公司打着保险的名头,弄了个“XX出行”呀,“XX服务”啥的,到处拉客户,结果一遇事故,人跑楼空。
维修间里,阿飞拿起个保单瞅了半天,说:“这上头连保险公司都没标,写的什么‘保障单’、‘服务协议’,半张纸就敢当保险卖,反正我不信。”正规保险单据,左下角得标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监制”,客户名也是“被保险人”,不是“被统筹人“。小公司有时候连办公地都是民宅,一不留神钱就跟着东流水。
有天晚上车友群里炸了锅,老王说他表弟前年买过统筹,图便宜吧,车出了事两个月都没人搭理。等上门才知道对方连个办公室都没,理赔表格一堆就是不给钱。“统筹公司就像路边摊,吃坏了没人管。”这句话在圈里传了好几年,维修师傅都懒得理这类单子。
顺嘴还得说个冷门套路,据说有的统筹公司最近还学会了做电子保单,外观跟大品牌雷同,连二维码都能扫进去——不过点开只是个服务客服电话,根本查不到政策备案。运输圈新司机常常一听省钱,马上交钱买,结果出了人为伤害、三方碰撞,统筹公司一句“事故不在协议范围”,全推回来了。
不过很多人还是没搞明白,统筹说白了不算保险,跑运输又怕出事。有回在陕西那儿路况烂得很,一车摊上三连撞,保险公司半天来现场,统筹呢直接找不到人。“有些人钻空子,可都是拿别人命拼的。”老陈边说边修车,手上机油都黑成锅底。
还有年头稍早的业内段子:某知名运输企业年初正盘点开支,发现去年理赔支出控制地漂亮,原来是用自家内部统筹互助,每月集资汇总,出了大事故全靠多年结余。“圈内资深老总说,统筹最多给小事买单,真要大出血,保险才实在。”之前车友群讨论过,那些号称能给大额赔付的统筹公司,实际没几家能撑下来。
买保险这事也不是简单钱的问题,销售有时顺嘴提:现在买交强险跟商业险,还能选带路救援、免费玻璃修复这些冷门配置,正规渠道才给安排上。买了假的,理赔售后全没着落。有个四川来的小伙子去年图便宜整了统筹,说是能返现送壳,后来车箭拉活时候出事故花了五六万自付,到现在还跟家里人赌气没搭理保险业务员。
说起地区路况,东北的几位开五吨箱货的师傅感慨,统筹公司这种事在他们那边其实不新鲜,都是行业协会互助。去年碰上一次连环雪撞,那会儿统筹公司直接就宣布因自然灾害不赔,“白纸黑字写着,却没人看细则”。
结尾也不讲道理,反正现在一到饭点儿,修理厂师傅都爱讲外头保险公司的笑话,有时候还八卦哪个统筹公司又跑路了。微信群里有人笑,说还不如直接去保险公司,就算保费贵点,赔钱的时候能有人陪你吵两句。那些“保单”还是别瞎整,真出事就知道,保的是自己的心安罢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