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给中国电动车加关税,比亚迪笑了,这招“泰国制造”,直接让关税变废纸!最近,900辆崭新比亚迪“海豚”从泰国工厂出发,杀向英,德,比利时。这不是普通出口,而是中国巨头在欧洲关税战里,下出的一步狠棋,用东南亚工厂当跳板,把成本打下来,把价格战打到欧洲老家!
巴黎街头,中国车越来越常见。特别是比亚迪那款叫SEAL的轿车,不少Uber和出租都在用。但奇怪的是,更便宜,本该更受欢迎的小车“海豚”,却没怎么露脸。为啥,价格卡住了脖子。去年10月,欧盟突然对中国产电动车加收“入场费”,比亚迪的税是17%,直接竞争对手MG更高,挨了37.6%的重拳。这钱,最后都得算在买家头上。比亚迪反应飞快。第一招,直接在欧洲开厂!
选在匈牙利,工厂今年底就能开工,专造便宜车型,就地生产,自然不用交那笔“过路费”。第二招,变产品!多推混合动力车。混动不是纯电,欧盟关税大棒挥不到它头上。这既躲了关税,也迎合了眼下欧洲人买电车有点犹豫的心态。
但光这样还不够狠。现在,第三招祭出,泰国制造!7月4日,比亚迪在泰国罗勇的工厂刚开张,这是它在海外第一个自己全资的汽车生产基地。年产能高达15万辆。开张才一个多月,首批900辆泰国组装的“海豚”就撞上了比亚迪自己的第七艘大货船“比亚迪郑州号”,目的地:英国,德国,比利时!目标很明确,就是绕过欧盟针对“中国制造”的关税壁垒。
这招灵吗?关键看欧盟的“原产地规则”。简单说,车不能只是贴个“泰国造”的标签。工厂得真在泰国干活,车上至少40%的零件,也得是泰国本地生产的。比亚迪的老对手MG,早就这么干了。MG的泰国工厂2017年就投产了,年产能10万辆。去年底开始,在欧洲卖得很火的MG4电动车,就已经是“泰国制造”了。MG的总裁拍胸脯保证,他们的车完全符合那40%的本地化要求。比亚迪这次跟进,情况很可能也一样。
更妙的是,泰国政府正和欧盟紧锣密鼓谈一份自由贸易协定,最快今年年底就能签。一旦谈成,在泰国造的车(以及其他很多产品),进欧洲就能享受更低的关税,甚至免税!这对比亚迪,MG这些押宝泰国的车企,简直是天降红利。当然,欧洲人也不是吃素的。眼看着中国车用“泰国制造”这招破局,欧盟完全可能修改规则,把漏洞堵上,甚至对泰国等“第三国”也加征新关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