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二手车出海,0公里新车上市,市场热度提升

最近一段时间,新能源车在国内市场搞得风生水起,出口数据也是一路上涨,成了各大车企争抢的香饽饽。

可你仔细一看,会发现除了官方正儿八经的出口方式,还冒出来一种新玩法,叫“0公里二手车”出海。

别看名字挺怪,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些车商把本来是新车的车,用二手车的渠道运到国外卖。

听起来是不是像天上掉馅饼?

新能源二手车出海,0公里新车上市,市场热度提升-有驾

新车价卖不出去、二手车名义能省一大笔钱,国外买家还能捡便宜,国内库存压力也能解决,简直皆大欢喜。

但问题真这么简单吗?

我觉得这里头的事儿一点不比看上去的轻松,反而是麻烦不断、隐患重重。

先说说“0公里二手车”到底是啥玩意儿。

其实大多数人买车,提到二手车都会觉得是别人用过的、成色不一的老旧车型。

但现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受各种促销、补贴、厂商压货等因素影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库存车、展车、客户退订的准新车。

这些车虽然没上过牌、没跑过几公里,但一旦“身份”换成了二手车,再出口就能绕开大量的手续和税费。

为什么要这么干?

因为新车直接出口手续繁琐、关税高、门槛多,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用二手车名义出口的话,政策管得松,成本也低,利润空间就出来了。

这种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很多车商、经销商一拍脑袋就干起来。

谁不喜欢轻轻松松就能把车卖出去、还能挣快钱呢?

可你要说这就是“好事”,我觉得有点天真。

新能源二手车出海,0公里新车上市,市场热度提升-有驾

表面上看,国内新能源车积压压力小了、海外消费者捡到便宜、车商也赚了钱,可实际上每个人都在为这笔买卖埋下了雷。

首先,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价格体系全乱套了。

本来官方渠道还想在海外树个高大上的形象,车卖个好价钱,谁成想一批低价“0公里二手车”冲出去,海外买家一看,差不多的车,凭啥你官方这么贵?

大家都去买便宜的了。

车企好不容易花钱砸出来的形象和价格体系,一下子全被打乱了。

将来想涨价、做高端,难如登天。

再说深一点,车企其实也挺两难。

你说不让经销商压货吧,销量数据上不去,被同行甩在后头,资本市场立马给脸色看;你说鼓励大家清库存吧,结果就是更多“0公里二手车”出海,品牌形象全砸手里。

很多经销商压根不管那么多,先把库存清出去再说,管你以后会不会麻烦。

有的车商甚至直接能从厂里拿车,连4S店都省了,这生意要多快有多快。

但这么干下去,谁还愿意老老实实做官方渠道?

时间一长,车企的全球化布局只剩一地鸡毛。

最让人担忧的是售后和品牌风险。

新能源二手车出海,0公里新车上市,市场热度提升-有驾

一辆车卖出去,买家不是用一天两天,尤其是新能源车,电池、系统、软件这些问题出点差错就麻烦大了。

通过“0公里二手车”渠道买车的海外用户,出了问题去哪找售后?

找官方人家说不归我管,找车商早都没影了。

你说这口锅是谁背?

在老外眼里,你是中国品牌,我不管你是通过啥渠道买的,出了事我就怪中国车不靠谱。

尤其是语言系统没本地化、软件不适配、维修网络没跟上,大家都没啥好体验。

时间一长,口碑坏了,负面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没人再信任中国新能源车。

还有些地方为了迎合当地需求,甚至会私自改车,像是安全标准、关键部件乱动,后果可想而知。

出了事故,责任归谁?

最后还不是中国品牌背锅。

你再想慢慢做全球高端市场,难度比登天还大。

当然,有人会说,这种灰色出口模式起码把车卖出去了,也是解决库存、抢滩海外市场的无奈之举。

你说这个话其实有道理,可是短期缓解库存、刺激销量的红利迟早会透支完,到时候留下一堆烂摊子,还得中国车企和整个行业来收拾。

新能源二手车出海,0公里新车上市,市场热度提升-有驾

指望靠“0公里二手车”这种方式长期立足海外,真的是不现实。

中国新能源车要想走得远,靠的不是价格战,更不是钻政策空子,而是实打实的产品力、可靠的售后和扎实的品牌建设。

我觉得,未来要想让中国新能源车真正扎根全球,必须得换个思路。

首先,相关部门得从根上把控,特别是电池和重要部件出口的标准得严格,该检测检测,该审核审核,不能让问题车、拼装车、改装车混进海外市场。

现在电池安全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咱们自己都不把关,出了大事谁来兜底?

另外,二手车出口的相关资质、检测体系也得健全,不能啥车都能随便出海。

车企自身更得想明白,老是靠压货冲销量,短期数据好看,长期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与其最后被市场和政策倒逼,不如主动调整策略,做好市场预判、精准控盘库存,少整那些虚假繁荣。

实在有多余的车,也可以考虑和有意愿的私人车商合作,但得有规矩、有标准,不能任由大家各玩各的。

比如,官方可以制定检测规范,提供本地化支持,把这些私人出口商转化为自己的合作伙伴,起码有一定的服务和技术保障,大家各得其所。

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要跳出靠补贴、靠政策红利、靠低价生存的价格战老路。

大家都知道,这些年中国新能源能迅速发展,离不开国家补贴和政策扶持,也赶上了海外很多地方新能源车关税高、市场空白期。

可这种日子能一直过下去吗?

新能源二手车出海,0公里新车上市,市场热度提升-有驾

谁都明白,这只是一个过渡期。

等到海外市场成熟了、政策变了、补贴没了,你如果没有真正过硬的技术、完善的售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分分钟被别人赶下牌桌。

全球化不是短跑,是马拉松,赚快钱做不出百年企业。

现在有些国内新能源车企,已经开始认真布局海外,建设本地化的销售网络、售后服务体系,甚至针对不同市场做出定制化产品。

这样做虽然慢、成本高,但这是长久之计。

只有让海外消费者用得省心、修得方便,他才会信任你、推荐你,才有机会把中国新能源车推向全球主流市场。

否则,“0公里二手车”出海火一阵就歇菜,留下一地鸡毛。

其实,国外消费者也不是全都只看价格,他们关注售后、品质、口碑,尤其是新能源车这种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谁愿意图便宜买个大麻烦?

国内有些消费者觉得国外人不精明,这想法太幼稚了。

你便宜没错,可你售后没保障、人家出点问题找不到地方修,亏的还是你自己。

最后说一句,中国新能源车出海是大势所趋,行业高速发展阶段难免会有一些乱象和灰色地带。

但归根结底,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关键看大家是不是有耐心、有定力,愿不愿意把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放在天平上权衡。

想赚快钱的车商,早晚会被市场淘汰;想做大做强的车企,必须警惕短视行为,牢牢把好产品、服务、品牌这三道关。

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未来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市场绝对能闯出一片天。

现在该收收心,把精力放在提升产品硬实力和软实力上,别再被“0公里二手车”这种看起来美、实则埋坑的事儿迷了眼。

真正的机遇永远属于那些愿意走正道、下苦工夫、敢于担当的企业和从业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