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零跑C11月销近万,这个事儿乍一看挺让人意外,但其实仔细一琢磨,也不算什么天方夜谭。难道这辆车真有那么神奇?到底是大家慧眼识珠,还是被一阵营销风忽悠晕了头?咱们不妨仔细掰扯掰扯看看。
先问一个问题:为啥这么多年过去了,零跑C11还能持续热销?这事儿不光是讲它刚上市的新鲜劲,也不是凑个热闹能凑出来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得是你死我活的,别说月销上万,就是能一直稳定在五六千台,都已经不是凡人能做到的。你甭看每天冒出来新品牌新车型,真能打的就那几个。那是不是零跑C11就是完美无短板?咱要真这么说,肯定有人要站出来反驳。但问题来了,零跑C11确实有自己的东西,咱不能不服。
先说空间。车做得大,看起来有面子,这在中国市场一直是个加分项。零跑C11正好拿捏得死死的。4780mm的车长、1905mm的车宽和2936mm的轴距,这些数据摊谁身上都得说比对手能打,连不少合资20万上下的SUV都得自愧不如。更别说零跑家那外观,带着点轿跑SUV的味儿,不呆板不俗气,还来个流行的无框门,钥匙握手里面上街就有点小豪车的意思。问问买车的人,有几个不冲这个去的?
再说动力。有没有发现过去咱一提新能源,不是担心续航就是焦虑充电?零跑C11早期上纯电,后来瞅准了增程版这一块,属于看得比谁都明白。有人说现在都流行增程了,零跑这不算什么创新。那你要这么想就片面了,早几年的时候,大部分品牌都还在咬牙推纯电,对增程系统这玩意儿看不上,结果现在发现增程才是普通用户真需求。零跑家里转得快,所以C11没被市场淘汰反而继续火。
自研电驱和电池这事儿,外行人总觉得没啥高大上,其实这是根本。造车新势力里,但凡这些年活下来的,谁不是卯足劲搞硬技术?零跑C11用的动力总成和轻量化做得够可以。在车身不小的前提下,整备质量还压得住,最重的增程车型也就两吨出头,纯电动也差不了太多。这数据跟一些纯电竞品一拼,立马就显出功底了。车轻,省电,操控也灵活;你要真开过三吨多的新能源SUV,就知道日常开来有多累了,那种雷达一响、方向一指全车晃的窘迫,这车能最大限度地让你远离。
智能化升级这块我真有点佩服,现在主流电车厂商谁家不是堆功能、拼芯片?但零跑C11竟然能在15万级别内用上8295芯片,配还带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套件,这就不是随便拍拍脑袋就能上的。一方面说明厂家有诚意,另一方面也确实压住了产品成本。业界熟悉的都晓得,如今甭说啥全自动驾驶,光是硬件只要肯砸钱,市面上也不是买不到,而真正难的是把这些玩意做稳定,做便宜。这点零跑C11现在做到了,功能上OTA升级也能跟得上,花的不是冤枉钱。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那就是价格。现在市场卷成这样,定价根本不敢瞎来。C11看着车价14万起,拿下了不少想买大空间、又不要太花里胡哨的家庭。你想想15万能买纯电/增程+大空间+新一代智能,家用、通勤都不掉价,还能看影视剧蹭个天窗,无感钥匙一挥想开就开,谁不动心?你再看同价位别的品牌,合资的你只买个丐版紧凑SUV,国产拼半天配置也一般般,有没有性价比,一对比就知道。
当然不是说零跑C11一点毛病都没有,你要说全方面碾压一切对手,也未免拔高了。可实际上,它的短板目前还谈不上明显。有人可能觉得内饰还是有点塑料感、做工稍逊于头部品牌,智能系统偶尔小bug,但这些都是放在更高价位才会让你觉得上头的“毛病”。对于现有客户群,一辆15万左右的中型纯电/增程SUV,能做到现在这水准,还想再挑毛病,未免有点吹毛求疵。
倒是有一点值得讨论:零跑C11车型更新速度不算快,外观、内饰大框架已经不怎么变了,也许会让一部分追求极致新鲜感的消费者觉得有点审美疲劳。可你仔细看市场上的销量数据,愿意为实用埋单的人明显比花钱追最新潮流的多得多。毕竟大多数消费者需要一辆家用通勤稳妥、开出去精神、不掉链子的车。而零跑C11正好卡在了这样一个舒适区间,既有面儿,又不失里子,还可以买回家安心开几年。
要说零跑C11到底凭什么连续能火?一句话总结: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力,搭配个明明白白的价格。不是那种虚晃一枪的高科技,也不是光把车越做越大,其实用户真的不在乎花里胡哨的噱头,踏实能用才是王道。厂商反倒没怎么整花头,反而赢得了更多人认可。
不过想想看,这车如果未来真有短板,那大概率会体现在品牌后劲和用户服务这块。现在零跑虽然发展快,影响力也在拉升,但比起头部大厂,售后服务网点还是弱了点。再加上车主群体口碑发酵得不算疯狂,假如有朝一日遇到产品问题爆发期,厂商当下的体量能否迅速响应,这就画上了个问号。但这不是现阶段的问题,也是每个新势力都要面对的成长烦恼。
其实咱们整个新能源市场进入下半场,大浪淘沙,光靠一款还行的产品混不下去。零跑要想长红,得继续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同时发力。别光满足于这几个月的销量热闹,那点光环转瞬就过去。别忘了一句话,消费者永远是现实的,眼下零跑C11够香,明年底就不一定是这局面了。
回到最初的设问:零跑C11为啥一直高销量,真有短板吗?我的答案很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它抓住了普通消费者真正的用车痛点,把车做得正合适,又卖得实在,短时间内没明显短板,但也不能高枕无忧。市场变得太快,哪怕今天你能月销破万,明天就可能被对手反超。所以,零跑如果真想成为真正的主角、走得更远,还得拿出更多让消费者心服口服的实力。不然就算零跑C11这波风头再猛,也终究会停在“刚好合适”这四个字上,再往上一步,还要看他们下一步怎么走。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