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我不玩了,命重要!" 近日,一位抖音博主发布的视频在汽车圈炸开了锅。视频中,刚提车 8 天的百万级豪车尊界 S800 在高速上突发 "失控",油门失效、智驾退出,在雨天车流中险些酿成车祸。这场惊魂事件不仅让这款华为与江汽集团联手打造的高端新能源车推上风口浪尖,更引发了关于智能汽车安全边界的激烈讨论。
根据博主发布的视频和后续补充信息,这起事件发生在车主提车后的第八天(8 月 22 日提车,事发在当月)。当时车辆正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仪表盘显示电池电量已完全耗尽,油箱却处于满油状态,屏幕上 "闪电" 符号表明增程器正在给电池补能,但同时持续弹出 "请立即接管" 和 "ESP 未就绪,请锁车后再试" 的提示。
车主描述,当时他一直紧握方向盘,但系统不断要求接管,踩油门也毫无反应,车辆只能低速行驶,在雨天的高速车流中 "差点被大车撞了"。视频中能清晰听到车主的激动情绪:"听说这是中国最好的电动车了,它差点让我没了命"。
针对此事,车主购车的鸿蒙智行长春净月用户中心在评论区回应称,尊界 S800 在燃油表显为零后持续行驶,可能触发增程器保护机制,限制动力输出和辅助驾驶功能以提升续航能力,车辆在下电加油后即可恢复正常。官方明确表示 "并非产品质量问题"。
从技术角度分析,尊界 S800 作为一款售价 70.80 - 101.80 万的高端新能源车型,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此次涉事车辆应为增程式版本。增程器本质上是一台为电池充电的发动机,在电池电量耗尽后本应无缝切换为发电模式,保障车辆正常行驶。
但多位尊界 S800 车主在事件发酵后分享了类似体验:当手动关闭 ESP 稳定系统后,车辆在智驾状态时会提示 "智能驾驶条件不满足";若未及时接管,车辆会发出警报并语音提示 "请立即接管",此时即使踩油门,车速也只会缓慢提升。更关键的是,有车主指出,系统提示接管时并非简单抓住方向盘即可,需要通过 "扭一扭方向盘 + 踩刹车" 的组合动作,才能让系统确认接管完成。
这暴露出智能汽车在 "人机交互" 设计上的潜在风险: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复杂的接管逻辑可能延误最佳处理时机。对比传统燃油车的机械备份设计,新能源汽车过度依赖电子系统的特性,在极端情况下可能放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第五代 DM - i 系统中已针对性优化了类似问题,通过 "高速预保电模式" 根据导航数据提前提升电池电量至安全阈值,并采用双电机协同驱动突破功率瓶颈。这也从侧面说明,增程式车型的动力管理逻辑存在优化空间。
随着事件升温,更多细节让整个事件变得扑朔迷离。有网友扒出,涉事博主所在公司曾是尊界的座椅供应商,因替换材料被踢出供应链,存在利益冲突嫌疑。更关键的是,有技术博主分析称,原博主可能通过 "先把油跑光,然后把电跑光,最后加满油,强制纯电模式" 的特殊操作,才触发了这种极端的 0 电状态。
细心网友发现,原博主已删除了早期发布的部分视频,仅保留经过剪辑的版本,这进一步引发了对事件真实性的质疑。但另一方面,车主与官方人员的通话录音显示,官方并未否认车辆存在异常,车主明确表示 "你后台那些信息能调出来,不是调不出来,我太懂这些东西了,我现在明确告诉你这车是有问题的",而官方人员回应 "明白,明白,这个不存在(造假),我们接触这么久了"。
这种各执一词的局面,恰恰反映了新能源汽车维权的复杂性:消费者感知的 "故障" 与厂家定义的 "保护机制" 往往存在认知鸿沟,而后台数据的不透明又让争议难以厘清。
尊界作为华为与江汽集团联手打造的百万级新能源品牌,其首款车型 S800 自发布起就定位高端,甚至在发布会上通过与迈巴赫 S680 的对比测试,强调自身的性能优势。但此次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与其高端定位形成了鲜明反差。
事实上,这并非尊界首次陷入测试争议。今年 2 月的发布会上,一段尊界 S800 与迈巴赫 S680 的极寒测试视频引发轩然大波,涉事迈巴赫车主称车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于 "暴力测试" 并造成损坏。两次事件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当新能源品牌急于通过技术参数和极限测试证明自己时,是否忽视了日常使用场景下的安全冗余设计?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百万级豪车不仅是对性能的追求,更是对安全性的极致信任。尊界 S800 搭载的华为途灵龙行平台、天使座主动安全防护系统等 "黑科技",本应成为安全保障的加分项,而非争议焦点。
无论事件最终定论如何,此次惊魂事件都为新能源车主敲响了警钟。结合行业专家建议和车型特性,给增程式电动车车主提几点实操建议:
电量管理策略:长途高速前务必将电池 SOC(电量)保持在 50% 以上,冬季建议提升至 60% 以上,避免长时间低电量行驶。
系统接管准备:熟悉车辆的接管逻辑,遇到 "请立即接管" 提示时,务必同时操作方向盘和刹车,确保系统确认接管完成。
应急处理流程:若遇动力受限情况,立即开启双闪,逐步减速至应急车道,联系售后而非继续行驶。
定期校准电池:每月进行一次满充满放操作,减少磷酸铁锂电池的 SOC 估算误差。
尊界 S800 高速失速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本质上反映了消费者对智能汽车安全底线的高度敏感。当汽车从机械产品向智能终端进化时,技术突破固然重要,但安全设计不能仅停留在 "符合标准" 的层面,更要建立在对用户习惯的深刻理解之上。
对于尊界品牌而言,此次事件既是危机也是改进契机。与其纠结于 "是否质量问题" 的口水战,不如借此优化动力保护逻辑和人机交互设计,让百万豪车的安全体验配得上其价格标签。毕竟,在汽车智能化的赛道上,能赢得长久口碑的,永远是那些把 "保命" 放在比 "参数" 更重要位置的品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