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若为国货,难登销冠!

国产新能源车是否值得买

很多人一看标题可能就准备反驳了,我先说一句:别急着反驳,先听我说完。你先放下所有的偏见和成见,来跟我一起想一个问题:

假设有一辆国产新能源车,价格是26万多,用的是62度的磷酸铁锂电池,没有800V高压平台,快充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充满,没有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得另外花6.4万选装,结果选装了之后发现也没啥用。而且它连仪表盘都没有,没有抬头显示,不能外放电,没有遮阳帘,没有倒车雷达,没有360全景影像,没有电磁悬挂,也没有座椅按摩。

这种车,你还会买吗?

特斯拉若为国货,难登销冠!-有驾

特斯拉为何热销

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这款车是小鹏、比亚迪或者极氪出的,你不但不会买,可能还会吐槽一句:“高价低配,菜得抠脚。”但如果是特斯拉呢?上个月Model Y卖了4.48万辆,销量摆在那儿,没人质疑。

有人可能会说:“那能一样吗?”那为什么不一样?到底哪里不一样?

有人说是因为特斯拉是新能源车的开创者。可你有没有注意,2008年比亚迪就已经推出了F3DM,而特斯拉的第一款纯电车也是那时候出来的。那为什么比亚迪就没有这种待遇呢?难道你们一直拿过去的辉煌说事?你还活在过去吗?

特斯拉若为国货,难登销冠!-有驾

特斯拉专利与技术真相

有些人说,因为特斯拉开源了专利,所以中国新能源汽车才发展起来。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首先,特斯拉在全球的专利申请只有271项,其中真正被授权的只有141项,而在中国提交的专利只有8项,其中只有3项获得了授权。也就是说,特斯拉在中国的专利布局其实非常有限。

更关键的是,如果哪家车企用了特斯拉的专利,以后就别想再因为专利问题起诉特斯拉了。这相当于把“专利武器”交给了别人,自己却失去了反击的可能。

还有人说特斯拉技术领先,那到底领先在哪?是智能驾驶吗?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进入中国后表现并不理想,很多测试车主在短时间内就被扣光了12分,甚至有三小时内因为闯红灯、压线等违规行为被扣满24分,明显水土不服。

是电耗厉害吗?特斯拉在常温下的电耗确实不错,但这其实是建立在小电池、高胎压和轻车身的基础上的。一旦到了冬天低温环境,续航就大打折扣,在各种测试中常常垫底。

所以,特斯拉的技术优势并不是绝对的,而且它的专利开放也并没有像有些人想象得那么“无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多还是靠国内企业自己的努力和创新。

特斯拉若为国货,难登销冠!-有驾

特斯拉车身轻的原因

有人可能还会说,特斯拉的车身轻是因为他们轻量化做得好。比如说,Model Y 的低配才 1921 公斤,跟同级别的车比一下:阿维塔 07 是 2240 公斤,问界 M5 是 2220 公斤,小鹏 G7 是 2085 公斤,极氪 7X 更是达到了 2298 公斤。从数据来看,特斯拉确实是同级别里最轻的。

这确实跟他们的一体压铸车身有关,对减重有帮助。不过话说回来,特斯拉的电池容量比别人小十几度甚至二十度,光是电池就少了几十公斤;再加上 800V 的架构本身也轻了几十公斤;车身尺寸也小一点,自然又轻了几公斤。

再看看配置,人家全系标配 9 个音响,而有些车直接上 20 个扬声器;座椅按摩没有,标配 18 寸轮毂,人家都上 20 寸了;电机功率也差不少,特斯拉是 220 千瓦,别的车动不动就是 300 多千瓦。这些配置上的差异,不也都是在“减重”吗?

特斯拉若为国货,难登销冠!-有驾

轻量化与市场接受度

所谓的轻量化做得好,其实跟一体压铸的车身结构有关系,也跟电池小、车短、配置少这些因素有关。如果国产车企也这么干,车确实会轻一些,但消费者会不会买账呢?估计骂都骂死了,能不被喷就不错了。

最后实在没话说了,很多人就开始找理由了,说一句:“那为啥中国品牌新能源车那么多,就特斯拉卖得好呢?”

特斯拉若为国货,难登销冠!-有驾

特斯拉的市场认知

好问题啊。其实很多人心里,除了特斯拉之外,其他的国外新能源车都像是“杂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一方面是因为特斯拉确实是新能源汽车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它最早把电动车带进了大众视野。再加上马斯克这个人本身就很会造势,他的个人魅力和宣传也帮了大忙。

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如果他们不信任中国新能源汽车,觉得国产车不够靠谱、没面子,那在他们眼里,唯一能选的可能就只有特斯拉了。换句话说,如果特斯拉是中国品牌,你敢信它现在能有这么高的销量和成绩吗?说不定大家还会说:“这玩意儿是国产的?不太行吧。” 所以啊,特斯拉的成功,还真不是光靠车本身,还有品牌定位、市场认知和人设这些因素在起作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