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团队调配置,上市一周再降2万,全网热议服务好!

理想i8,一上来就闹得有点动静,邻居老郭在晒微博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买了辆特斯拉,后来才知道是新出的i8。上市不过一周,理想总部那边就急吼吼把配置和价格调了一茬。前天晚上,车友群里就有声音传出来,说订了Pro版的那波车主都在群里坐不住,结果理想“上赶着服务”,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过去,或者退订,或者免费升级。师傅嘴碎,“头回见新车上市还这么急着服务退钱的,牛。”

理想团队调配置,上市一周再降2万,全网热议服务好!-有驾

这事其实挺反常,按传统车企的节奏,半年能调整一次都快了。理想是明着拿互联网那套玩起汽车:全系i8 Max直接成为新起点,还把原本高配Ultra才能选的配置也一股脑儿打包到Max里,价格硬生生砍下去。听说买Ultra的朋友可以低价享受本来得掏36.98的东西,现在34.98万就齐活。而且连音响都跟着白送。听起来有点像奶茶加量那味。甚至有卖车的销售一边数库存一边骂:“大厂也学直播间价,这谁还深夜守选配?”

其实i8这次满打满算三种配置,老伙记都说比一众选配置堆菜单的省事多了。原先市场上选配置的那些冗杂,啥套装包、电尾门、舒适座椅,选得人眼花。理想i8这趟直接干脆,冰箱、音响、舒适座椅沙发、后舱娱乐屏一水儿归一档,只给你选要不要娱乐屏,连小姨子都说这种一次选定很适合她那种纠结症——说到底还是“懒人友好”。顺便插句,有朋友提议要不以后冰箱里默认塞两瓶汽水,理想售后大姐还真在群里跟了句,“下回提案给产品经理看看!”

理想团队调配置,上市一周再降2万,全网热议服务好!-有驾

但冷门的点不会悬在明面。维修厂的老吴上个月接待了第一台i8,说新车刹车盘和轮毂设计比原先ONE扁平很多,滤震没ONE实在,偏硬一点,可能是追求操控。但用户普遍吐槽,后排座椅虽然标配了加热和按摩,但你要是1米85,腿撑那儿就卡着难受。还有i8用的这套新型双层玻璃,隔音算拔尖,不过前挡玻璃反光严重下雨天开起来有点糊。师傅自嘲,“大厂也会想着压造价,用料都是有讲究,不信你摸摸门板塑料。”

顺便八卦一句,有人在群里说原厂导航经常死机,连到家充电桩一断电就重启。这个毛病据说新OTA能修复。理想汽车出的补能服务网点也在铺,有群友南方省的开去郊区自测,录视频吐槽说小区地库信号太弱,解锁要多点几下,跟物业门禁门联动一卡一卡。不过,北方城市据说体验友好多了,可能和城市规划相关。

理想团队调配置,上市一周再降2万,全网热议服务好!-有驾

若扯点行业底层八卦,前几年主机厂推选配割韭菜,懂行的老江湖专挑低配手动挡廉价车,再花几千去汽修城加装大屏、皮座椅,实惠又满足心理。理想倒把这套思路反着来:少做选择题,尊重你的“懒惰”,直接顶格出货。听说理想本部当初内部提i8时有激烈分歧,有研发觉得配置高度标准化容易同质化压缩供应链利润,但董事长一句话拍板,“省事才是王道,我们要比BBA省用户一万步选择。”据说这事到现在还能在茶水间听到老人调侃,“再怎么省事,也别搞成顺丰快递一式样。”

有人说新品牌出来容易,但站稳难。i8作为理想的第一台纯电SUV,偏偏把30-40万这个档口卡得死紧。现在市场上这个价位,好卖的大伙儿只记得Model Y,剩下智界R7、蔚来ES6其实不是一回事。这回理想靠着自家“家庭豪华”标签稳扎稳打,邻居老郭兜里拿着钥匙感叹:“没啥悬念,都选中配顶配,低配挂网只是个招子。”

理想团队调配置,上市一周再降2万,全网热议服务好!-有驾

行业老炮常说,有新车主提车一周就返厂调试娱乐系统。还有高配带的铂金音响被吐槽“只有看电影时候才觉得值,不如自己换摩雷喇叭。”配置再高也难伺候挑剔的耳朵。有意思的是理想有个冷门配置,座椅通风效率低,主驾屁股一热还得自己起身挪一挪,有人自个DIY加装小风扇,还在吧里晒施工。但理想i8这次全系标配小冰箱,销售笑言东北老铁夏天送冰棍都靠它。

说到底,理想这批用户,多少早跟自家ONE打过交道。新老对比,要说i8更追求纯电续航和短程城市代步,远途补能还不是所有地方都跟得上。二手车商顺嘴一句,老款ONE保值率咬得比i8高,主要大家还观望新纯电能撑几年。

卖了几十台i8的销售王姐私下抱怨,客户问配置问题都不太多,最多关心音响和后座屏,别的都无所谓,“越是价格冲上三十万,客户说白了只要不用操心。”一次她偷偷给儿子预留了试驾,结果小王连连摇头,“搞不好哪天又降价。”上不了心。

说实话汽车行业里,这么快对用户反馈做出反应不常见。去年有厂家刚宣布新车上市,三个月后降价两万,惹得一众早鸟哭天抢地。理想这处理法子倒显得周到。群友都说新鲜,就不知到年底这车还会不会再出变通套路。配件吃紧,修车师傅建议,“加钱改选装?不如等点啥新花样。”新车圈子里,有人说i8的头版早就没有神秘感,二手车市过两年就见分晓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