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 7天降价2万!低头认错,市场会原谅吗?

短短7天,理想i8从信心满满的发布会直接冲进了降价漩涡。85日,理想汽车突然宣布i8全系调整为单一MAX版本,售价33.98万元,相当于变相降价2万元。一位刚支付定金的用户苦笑道:这大概是我见过最短命的新车价格了。

理想i8 7天降价2万!低头认错,市场会原谅吗?-有驾

01闪电降价,一场迟到的自我修正

理想i8的降价来得毫无缓冲。729日,这款被寄予厚望的纯电SUV32.18-36.98万元的价格高调上市,ProMaxUltra三款配置覆盖不同需求。

短短7天后,理想突然砍掉ProUltra版本,仅保留Max配置,价格下调至33.98万元,并赠送价值1万元选装包,实际降幅达2万元。

决策速度之快,折射出内部对市场反应的焦虑。据内部数据显示,98%的预订用户集中选择中高配,入门款Pro几乎无人问津。

“Pro版减配太狠了,一位预订用户直言,地平线芯片、欣旺达电池,连冰箱彩电都阉割,这哪是理想?

更尴尬的是,此次调整被指重蹈小鹏G9覆辙——SKU策略混乱导致用户认知混淆。一位资深产品经理评价:想用低价门槛吸引用户,结果配置割裂反而暴露短板。

理想i8 7天降价2万!低头认错,市场会原谅吗?-有驾

02定位迷雾,从全能战士四不像

理想对i8的定位始终摇摆不定。发布会现场,李想将其定义为“SUV+MPV+轿车的集合体,试图模糊品类边界。

实际呈现却陷入尴尬:溜背造型削弱了SUV的硬朗感,又缺乏MPV的实用辨识度。有潜在用户吐槽:远看像MEGA缩小版,近看又像运动版L8,到底想卖给谁?

这种模糊直接反映在价格体系上。i8起售价与增程车型L8完全一致(均为32.18万元),甚至顶配比L8还便宜1万元。

纯电成本高于增程是行业共识,理想却反其道行之,一位电池供应商分析员指出,要么是技术突破,要么是定价失误——现在看来显然是后者。

理想i8 7天降价2万!低头认错,市场会原谅吗?-有驾

03左右互搏,纯电拳头打向自家护城河

理想i8最意外的对手,或许是自家展厅里的L8。两车同店销售,尺寸相近、价格重叠,消费者自然对比。

看完i8再坐进L8,除了动力形式差异,座椅、屏幕、空间体验几乎一致,一位门店销售坦言,增程用户担心充电焦虑,纯电用户纠结性价比,最后两边都犹豫。

内部数据显示,i8订单中约30%来自原L8潜客。更严峻的是,L8月销量已从四五千辆滑向千辆以下。

李想曾公开表示增程是过渡方案,但当i8以激进定价强攻市场时,理想不得不直面一个残酷问题:纯电转型是否要以牺牲主力车型为代价?

理想i8 7天降价2万!低头认错,市场会原谅吗?-有驾

04强敌环伺,降价背后的生存博弈

外部的挤压比内部矛盾更致命。乐道L90的上市像一柄精准刺向i8软肋的剑:传统SUV造型、26.58万元起售价(BaaS方案低至17.98万)、共享蔚来换电网络。

乐道L90电池小10度但便宜5万,服务还更强,一位对比用户算账,理想品牌溢价撑不起这么大差价。

横向竞品矩阵同样令i8窒息:小米YU7顶配35.99万元,以生态联动黏住科技用户;特斯拉Model Y六座版预估38万元左右,品牌光环难撼动;问界M8则卡位40万高端市场。

理想曾寄望5C超充(10分钟补能500公里)构筑护城河,但全国3000座超充站尚未形成压倒性优势。一位车主直言:高速覆盖率不错,但市区找桩依然头疼。

05理想困局,一次不容再失的翻身仗

理想汽车的危机早已显露。20256月,其交付量同比下滑24%,创14个月新低;全年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上半年完成率仅31.9%

资本市场同样悲观:i8发布次日,理想港股暴跌12.84%,美股跟跌6.2%

MEGA的失利阴影仍未消散。这款50万级纯电MPV月销不足千台,远低于年销7万预期,迫使团队重组、战略回调。

“i8是纯电赛道的二次创业,接近项目组的人士透露,再失败可能动摇双线战略根基。

06尾声:认错容易,改错难

回头看,i8的降价像一面镜子:

-映出新势力对纯电市场的误判——家庭用户并非无限包容

-照见多孩战略的边界——冰箱彩电成为标配,差异化正在消失

-折射转型期的集体焦虑——在增程红利消退时,纯电车型必须独立行走

标配即顶配的策略暂时稳住了阵脚。但理想真正的考题是:当乐道L90以更低价格提供相似空间,问界M8以更强智能冲击高端,理想i8家庭标签能否支撑溢价?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点破核心:降价是承认错误,下一步该告诉消费者:我是谁?

毕竟,没有人会为便宜的四不像长期买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