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聊到国产车,很多人心里就有点忐忑:虽然外观做得挺漂亮,可核心的发动机,估计还得依赖进口吧?
不仅是我们自己人这么想,许多外国人也带着偏见,觉得中国汽车工业就像个“组装厂”,真正的技术大佬还得是欧美和日本那些老牌车企。
这想法就像层窗户纸似的,总没人能彻底戳破,直到红旗 H9 被日本人拆开那会儿,才发现,其实咱们早就生产出了不错的发动机。
说起来,这事还挺巧的,日本那边最近对红旗 H9 进行技术评估,本来可能只是想查查这车里到底“水分”有多大,结果一拆开发动机舱,他们就怔住了:让 H9 跑得稳又有劲的发动机,居然没有贴任何外国牌子,从头到尾都是中国自己造的,技术水平还挺高的。
一传出这个消息,很多国家都懵了,心里直问:啥时候中国的发动机技术变得这么厉害了?
要说以前,大家对中国汽车的印象基本上就是这么个样子。他们总觉得,中国的车厂在外观设计上挺讲究,可以把车身做得气派、大气,内饰也装得舒适豪华,但说到底,核心零件,比如发动机、变速箱啥的,肯定还是得从国外进口。
毕竟人家那百年老牌车企,技术底蕴特别深厚,我们起步晚,能凑合出辆能开走的车就不错了,哪还敢指望自己能造发动机呢?
可是红旗H9一出来,这种偏见就彻底被打破了。如今,国外慢慢开始相信:中国确实能造出可靠又不错的车。
其实不仅仅是H9,红旗旗下的车,发动机基本上都是咱们国产的。比如说大家熟悉的H5,低配配的是1.8T引擎,高配装的则是2.0T的,全都是一汽自己设计研发的,根本没有进口的。
H7上的那台3.0排量发动机,别以为只参考了丰田皇冠的技术,早就远远超出了原版的水准。如今它的最大输出功率能达到231匹马力,在同级别车型里,那也是少有的强手。
H9上的那台发动机更是了不得,成了国内首批实现批量制造的“机械增压直喷发动机”。
有人可能听不太明白这玩意儿,其实就是说它不依赖额外的涡轮迟滞,而是直接靠引擎自己带动压缩机把空气压进气缸里,动力反应特别快,一踩油门,半秒钟内就能炸出最大劲头。
工程师们还给它配了个智能水温调节系统,油耗也因此减少不少;喷油嘴采用了多孔高压结构,喷出的油雾更细更均匀,燃烧得更彻底,不光动力更足,还更耐用。
这次一举攻破了几个国外卡脖子的技术,光核心方面就推出了五个创新点。
红旗一直有这么个铁规矩:只要国家的技术能搞定,关键零件绝不进口,所以你开到的每一辆红旗车,无疑都是纯正的“中国芯”。
最近红旗又放出个大事儿——全新V12发动机终于下线了。这东西在车坛可是“皇冠上的明珠”,全民皆知,造起来难得很。
官方透露,这款发动机的最大马力达到了762匹,扭矩也有1100牛・米,将来会搭载在高端豪华车型和特殊用途车辆上。
要说的话,可能有人还没搞明白,就打个比喻啦。以前红旗L5上的那台V12发动机,也就只有400匹马力左右,现在这个新发动机直接快翻倍了,而且还是用的涡轮增压配直喷技术,可以说在工艺上迈出了巨大的步子。
有人提到这台新V12跟奔驰的老款发动机长得挺像的,这话倒也不是空穴来风。早期红旗的V12确实借鉴过奔驰的M120发动机,毕竟那可是经典之作。
不过现在这个新款,是咱们自主平台上经过调整出来的,工程师们没动缸体和缸盖这些关键结构,只通过增加涡轮和改进喷油技术,硬是把马力拉升了这么多。
这技术可不是随便谁都能掌握的,要知道,奔驰那台 M120 也是“神车”,加个涡轮就能轻松飙破600匹,而我们这边的工程师用差不多的思路,把国产V12的性能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这台大马力发动机啊,跟咱们平时开车没啥太大关系,主要是为那些特殊用途的车配的,比如新款的红旗礼宾车、检阅车,还有那些自重超过五吨的防弹车用的。
这些车啊,关注的点可不是油耗,而是顺畅平稳、静谧安静,还有关键时刻的靠谱性。比如说碰上突发冲击,这个发动机能不能保持正常运转?在重要的场合,它得像美国总统座驾那样,稳稳当当地,绝不能“掉链子”。
从整体上来看,这台发动机实际上算得上是一场“实力比拼”。在国际场合中,两国的礼宾车一字排开,咱们的车搭载着超过760匹马力的混合动力引擎,而邻座的可能还不到700匹。这一点点差距,彰显的可是工业界的硬实力。
就像意大利的礼宾车不用超跑的发动机一样,这种动力系统本身就不是为了日常家庭使用,而是展示国家实力的一部分,向全世界宣告“咱们中国也能生产出一流的发动机”。
红旗能走到今天,真不是一路顺风顺水的。之前还经常有人质疑:“国产的发动机靠得住吗?”
研发团队也没咋吆喝,埋头苦干。从最开始的模仿摸索起步,一步步在试错中前行,把那些被认为“办不到”的事,慢慢地办成了。
现在不仅发动机变成了自主开发,技术水平还走在了前头,背后可是付出了无数个日夜的试验,有多少次失败后又从头再来。
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现在国外的订单逐渐增多,国产车出口也越发顺畅,甚至连日本的汽车企业都开始认真考虑和我们合作了。
当然啦,咱们得保持清醒一点儿,跟那些百年老牌车企比起来,还差得远呢。国际上知道红旗、比亚迪的人还不算多,很多人买东西还是习惯认老牌子的。
这次发动机的进步,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产汽车的实力。只要以后继续把关键技术弄得更稳,品牌形象也提升上去,我相信会有更多人愿意选择中国制造的车。
从有人怀疑“造不出优秀发动机”,到如今用实力让全球惊叹,红旗的“中国芯”不仅为汽车增添了动力,还给咱们整个制造行业注入了信心。
这其中隐藏的,是中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科研人员的坚持努力,更是我们对“中国制造”越来越有底气的体现。
前方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只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走下去,国产汽车一定能在国际舞台上越发光彩夺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