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王女士兴冲冲提了新车,4S店销售满脸堆笑递上“价值5888元豪华礼包”,结果3个月后夜间行车时,前挡贴膜突然反光,白茫茫一片遮住视线,她差点一头撞上隔离带!
事后检测发现,这“原厂膜”透光率不足30%,批发价才10元/米,高温下还在悄悄释放甲醛。 这可不是个例,2025年6月上海消保委抽检显示,37%的4S店赠品车膜透光率不达标,夜间行车风险拉满。
文件包:发票、合格证、三包凭证这“铁三角”,缺了没法上牌。 山东张先生去年提车时没细看,回家发现合格证被4S店抵押给银行,耽误半个月才拿到,上牌流程硬是拖到临牌过期。 现在上牌材料全国联网核查,车管所民警明确提醒:合格证原件必须现场核验,少张纸都过不了关。
安全工具:三角警示牌和反光背心是年检必查项。 2025年新规更严格,缺警示牌扣分罚款。 新能源车主注意:备胎可能换成补胎液+充气泵,提车时一定测试充气泵能否正常工作,杭州李女士高速爆胎后才发现赠的充气泵是坏的,多花2000元叫拖车。
1. 含工时的保养券:别信“送5次保养”这种模糊话术! 杭州奔驰4S店被曝套路:说好免费保养,结账时要收480元/次的工时费。 必须合同写明“含机油机滤+工时费”,机油型号也得标注清楚(例:SN级 0W-20全合成)。
2. 真实油卡/电卡:警惕“合作油站代金券”,限定加油站还打折缩水。 要中石化实体卡,面值500元起跳。 电车党改争取家充桩安装服务,含30米线缆值3000元,比标价2000元的脚垫实在多了。
3. 底盘护甲+护板套餐:2025年5月成都Model Y车主血泪教训:没装护板,小石子击穿电池包,维修账单9.6万! 护板成本才400元,要盯紧材质,电车选镁铝合金(散热好),油车挑钢制(抗冲击),合同加一句“不影响原厂质保”。
限制条款:“3年6次免费保养”听着诱人,北京现代车主刘先生踩了坑:条款写着“仅限首任车主,过户即失效”,卖车时损失3000元。 隐蔽的是“周期陷阱”:要求每5000公里做一次,开得少的根本用不完。
升级加价:销售嘴上说“全合成机油免费送”,到店却被告知“赠品是矿物油,升级全合成加200元”。 广东消委会统计:2025年这类投诉同比涨了18%,破解招数是合同注明“机油型号:XXX全合成”。
1. 染色贴膜:王女士的“反光膜”只是冰山一角。 劣质膜高温释放甲醛,3个月晒出气泡纹。 要贴就指定3M、龙膜,透光率≥70%,质保5年起。
2. 滑动脚垫:4S店标价2000元的“豪华脚垫”,成本其实50块! 急刹时位移15cm卡死油门,丰田曾为此召回380万辆车。 宁肯加200元升级带防滑钉的全包围款。
3. 中控香水摆件:安全气囊弹出时速280km/h,香水瓶秒变子弹! 记者暗访发现,4S店9.9元批发的玻璃瓶,转手标价“399元轻奢套装”。
4. 颈枕头枕:清华大学碰撞实验实锤:加装颈枕使追尾时颈椎承压增加40%,骨折风险飙升。 原厂座椅已通过安全测试,乱加配件纯属作死。
5. 加装皮座椅套:侧气囊弹出通道被座套堵住? 实验室视频触目惊心:假人颈部承压超标3倍! 真要座椅加热功能,选原厂高配版。
折现公式:销售吹嘘“送价值2000元贴膜”,立刻反击:“折现500,不要膜! ”(实际成本80元,他稳赚)。 脚垫、香水同理操作,按标价1-3折砍现金。
隐藏福利挖掘:月底下午暴雨天去店里,销售冲业绩最易松口。 除了常规赠品,试着要“二手车置换补贴券”(未来换车抵现)或“机场免费停车7天”(出差党刚需),这些成本低但实用。
电车专属羊毛:国补新政下,充电桩安装包(值5000元)、车机终身流量(月省30元)、电池延保卡(修电池省2万)才是真香。
文件袋:发票、合格证、保养手册(盖章! )、两把钥匙
工具包:三角牌、反光背心、充气泵(测试! )、灭火器(看压力表)
赠品对照:合同写的行车记录仪品牌? 内存卡是否配备? 当场开机录一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