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车能火不是没道理,2026款的宝骏悦也Plus简直是全面升级。车身长度快到4米,车里空间有4.5立方米,放个宝宝的安全座椅再塞两套露营装备都没问题。续航更不用愁,从301公里到501公里的版本都有,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周末短途出游,都能满足需求。颜值更是没话说,方盒子造型既可爱又个性,开在路上回头率绝对高,就凭这些硬实力,为它出海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它出海的路子也挺特别,没挂自己的标,而是以雪佛兰SparkEUV的身份进入市场。先从墨西哥、阿根廷、秘鲁这些中南美洲国家起步,后来又拓展到阿联酋。让人惊喜的是,在阿联酋它的售价差不多16万元人民币,这可是国内价格的两倍!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完全不是靠低价抢市场,而是靠真真正正的“价值”说话。截至2025年8月,它累计出口已经有6951台,成了首款成功出海的国产纯电方盒子,这份成绩着实亮眼。
背后推动这一切的,是上汽通用五菱这家企业。他们做海外市场可不是瞎闯,而是有一套“整车出口、借船出海、完全自主”的多元模式。现在已经把市场拓展到了104个国家,在印尼的工厂更是厉害,都下线第300万辆新能源车了,在当地的占有率超过37%——换句话说,在印尼街头,每三辆新能源车里就有一辆是他们家的。不光是宝骏悦也Plus,宝骏530换标雪佛兰科帕奇后卖了41万辆,云朵在印度市场还蝉联销冠,妥妥的“出海大户”。
更让人自豪的是,现在不光是中国车卖往海外,中国的汽车技术也开始被国际大牌认可。以前是“市场换技术”,求着学人家的东西,现在反过来了:大众找小鹏合作开发电子电气架构,奥迪和上汽一起研发平台。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国际车企实实在在认可中国的技术实力,这种“反向合资”的情况,放在十几年前根本不敢想,真是应了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面突破。不管是电池技术还是智能驾驶,都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依赖别人。以前国内市场卷得厉害,现在企业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海外,从“内卷”转向“外拓”,这不仅是企业的进步,更是整个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提升的缩影。宝骏悦也Plus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中国汽车产业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
现在再看海外消费者对中国车的态度,早就从以前的质疑变成了认可。媒体和行业内都把这件事当成一个转折点——国产车不再是“追随者”,而是开始变成“规则制定者”。上汽通用五菱2025年一季度海外销量同比增长8.2%,连Stellantis这样的国际车企都通过合资引入中国技术,这些都说明中国汽车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你身边有没有朋友开着国产车?要是以后你去国外旅游,在街头看到挂着外国标的车,却认出那其实是中国造的宝骏、小鹏或者比亚迪,会不会忍不住跟身边人说一句“这是中国的技术”?以前总羡慕外国的汽车工业,现在自己的汽车也能在海外站稳脚跟,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这种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不正是中国智造底气的最好证明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