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的电池租用服务(BaaS)采用 “只租不买断” 的租赁模式,而非 “分期购买后归车主所有” 的分期产权模式,背后是商业逻辑、技术生态和用户体验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以下从核心原因、成本对比和用户选择策略展开分析。
一、BaaS 的本质:为什么是租赁而非分期购买?
1. 产权分离是换电模式的基础
蔚来的换电体系要求电池资产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若用户分期购买电池后获得产权,电池将无法在换电站自由流通(例如用户不愿用新电池换旧电池),导致换电效率崩溃。
租赁模式下,电池所有权始终属于蔚能电池资产公司,用户仅购买使用权。这不仅保障了换电网络的运转,还让用户能随时升级电池(如从 75 度换到 150 度),无需承担技术迭代风险。
2. 车企的长期收益模型
分期购买相当于车企提供免息贷款:用户付完尾款后,车企失去电池收益来源,且需承担电池衰减带来的售后成本。
租赁模式则形成持续性收入:用户长期支付租金,蔚来可通过规模化运营分摊电池维护、更新成本,甚至实现资产证券化(如蔚能公司已盈利)。
3. 降低用户决策门槛
BaaS 通过 “车价直降 7 万 / 12.8 万 + 月付租金” 降低购车首付压力,使蔚来车型进入 30 万以下补贴区间,吸引预算有限的用户。
若改为分期购买,用户仍需背负电池贷款,且无法享受租金对应的 “电池保险、免费换电” 等服务权益。
二、成本争议:为何用户感觉 “租不如买”?
1. 租金不可抵扣买断费用
用户若中途想买断电池,此前已付租金不退,且需全款支付电池原价(如 100 度电池 12.8 万)+3000 元服务费。这导致长期租赁后买断总成本远超直接购买。
2. 长期使用成本较高
以 100 度电池为例:月租 1128 元(2024 年降价后),使用 6 年总租金约 8.1 万,低于买断价 12.8 万;但若用车超 7 年,租赁总成本将超过买断。
关键矛盾:BaaS 更适合计划短期持有(<6 年)或想灵活升级电池的用户,而长期车主更倾向买断。
3. 二手车流通障碍
BaaS 车型在二手市场接受度低,因下任车主需继续付租金。买断电池可提升残值率,但蔚来要求 “全款买断不支持贷款”,增加了用户决策成本。
三、蔚来的优化:如何平衡用户诉求?
1. 降价与补贴政策
2024 年 3 月,蔚来将 75 度电池月租从 980 元降至 728 元,100 度电池从 1680 元降至 1128 元,同时推出 “付 4 赠 1”(租 12 个月实得 15 个月)。
2025 年萤火虫品牌推出 “车价降 4 万 + 月租 399 元”,进一步降低门槛。
2. 买断选项作为 “后悔药”
虽不支持租金抵扣,但允许用户全款买断旧电池(免服务费)或新电池(+3000 元),解决二手车流通问题。
3. 生态协同提升体验
通过换电免费权益(每月 4-6 次)、电池保险覆盖衰减风险,弱化用户对电池产权的执念。
四、用户决策建议:什么情况选 BaaS 更划算?
总结
蔚来的 BaaS 模式本质是用持续性租金替代一次性买断成本,以此支撑换电生态和长期收益。用户若追求 “拥有产权”,分期购买模式反而会破坏其技术护城河。对消费者而言,选择 BaaS 需明确自身需求:短期使用、技术追新、低首付选租赁;长期持有、产权敏感则直接买断。随着蔚来进一步降低租金并优化买断政策(如未来可能支持租金抵扣),这一模式的用户接受度或将持续提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