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燃油SUV市场用一组数据开了大伙的眼界——18款车型单月销量破万,总共一夜之间卖出了十八万辆。新能源渗透率已经干到55%,但燃油车非但没“倒下”,反而把屏幕外的唱衰声按在地上摩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博越L以24169辆领跑,途观L、荣放紧随其后,奔驰、别克、奥迪这种常年坐稳“屁股”位置的也都凑了热闹。到底哪风吹的,这波“反向打脸”是怎么形成的?
别光看“渗透率”那些词儿,市场倒是用脚投了实票。有些场景,新能源就是打不赢传统燃油。比如假期跑长途,电车碰上充电桩排队,等两小时眼看导航上的续航越来越短,干着急没辙。再看燃油车,五分钟说加满就加满,买根雪糕都不耽误。前几个月京藏高速康庄服务区,40根充电桩挤了120辆电车,高速上“插队”不是比谁快,而是看谁耐得住性子。
燃油SUV如此受宠,价钱是主因之一。博越L12万出头办齐不糊弄,一箱油干到900公里,家里预算不多又喜欢自驾的人,这种卖法要不火才怪。途观L优惠砍到4万5,入门价杀进16万区间,比同尺寸电车让利还多几万块。合资品牌也不认输,荣放混动价格干到20万内,油耗只五升多,省油又不虚长途。别克昂科威PLUS更狠,车型大点动力强点,优惠后18万,比国产2.0T还便宜两万块。国产车拼配置,星越L三联屏、CS75 PLUS用8AT打合资6AT,瑞虎8鲲鹏版发动机热效率做到41%,还敢给终身质保。这都不是嘴皮子功夫,是实打实的性价比。
别以为合资品牌“躺平”,他们悄悄地在换打法。过去那些二十万的配置,现在十五万就能落地。消费者算得清账,谁便宜谁实用谁得分。价格战直接把同价位电车比下去了。这一年燃油SUV平均优惠接近18%,宝马X3优惠到11万,奥迪Q5L降十万,雷克萨斯NX都有六万的让利,这些数字怎么看都够扎实。
还有一点无声的“痛”:保值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报告说,三年车龄燃油SUV还能剩下53%的价格,而同级别电车只剩38%。换车次数多的90后家里人,少拿回15%那可真是心疼银子。电车这两年省下的油钱,还真未必扳得过残值掉的那点损失。
车企没闲着,技术也在升级。大众第三代EA888汽油发动机热效率干到38%,丰田Dynamic Force直逼40%,马自达的压燃Skyactiv-X油耗直接通杀混动车。新一批燃油SUV油耗都能压到5-6升,算下来养车成本跟插混车能差到哪去?每月最多多花两百块,压根“不心疼”。
四线城市甚至县里,那才是燃油车大本营。充电桩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不到一个,加油站密度是充电桩的15倍。从河北到山东,菏泽这样的地儿你把电车开过去,发现装“私人桩”都难,还得先买停车位,商品房多加三万四万预算,农村自建房算好一点。成本飙得快,普通人不是算不明白。
别被“新能源渗透率55%”迷了眼,里头有三分之一是混动,纯电车主集中在大麦限牌的一线城市。三四线市场,燃油车还能稳坐绝对主流。车企财报也不是“喝大了”,吉利燃油车利润占65%,长城高到78%。这些都是“现金奶牛”,要是砍掉企业老板第一个不乐意。
明年七月,国七排放标准就要上马,燃油车成本又要涨3000到5000元。现在清仓的大批燃油SUV,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波“白菜价”。博越L库存直接优惠三万二,途观L清库价跌进十五万区间,这波力度这三年头一回见。
卖了多年燃油车的4S店销售甚至直言:“8月的数据摆这儿,谁说燃油车卖不动我就笑。”买家看数据不看口号,买电车跑得多选混动;每年里程不到一万五的家用车,电车省下的油钱还不够保险贵出来的。市场最后一句话:理性用脚投票,有鸡蛋不用铁锤砸。
头回见到这种场面,再怎么唱衰燃油车,也挡不住大家扎扎实实的消费选择。甭管厂商怎么吆喝,消费者可没人傻,现在,实用为王。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