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大定订单破20万台;18小时锁单超24万台。小米YU7的热销,直接刷新了汽车圈的新车销售历史新高。
官方提前准备的一批“准现车”,也瞬间售罄。就在不少网友抱怨“没抢到”的同时,不少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了大量YU7订单转让。交付周期越短的订单,要价越高,最高溢价甚至达到了2万元。
尽管我们都清楚,这些不愿意等车的准车主,大多是投机倒把的“黄牛”,但对于真心想买这台车的用户来说,想要尽快提车,就得吃下这个“哑巴亏”。原因无它,小米YU7的交付周期确实太长了!
目前标准版、Pro版、Max版的交付周期分别为56-59周、50-53周、37-40周。这是个什么概念?即使是你现在下定Max版,年底前也不可能提车,基本要等到2026年春节后,更别说标准版和Pro版了。那么,小米YU7为何能在上市之初如此成功?YU7是否真的同级无对手?今天我们就简单解析一下。
相比SU7,YU7的造型设计要更加运动一些,除了蚌式前机舱盖、经典的轿跑结构、L113比例外,最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整车做了许多风道,包括前大灯上方、轮眉、机舱盖等位置在内共有10组,且不说这些空气动力学设计能给整车性能带来多大提升,就视觉效果而言,小米YU7就已经成功了。
除了拉风的造型外,小米YU7的“三电”是整车的另一大卖点,也是多数准车主下单的关键。小米YU7全系标配800V,电池有96.3kWh(磷酸铁锂)、101.7kWh(三元锂)两种,最长续航达到了835km,其中三元锂版本也就是Max车型还支持最高5.2C充电。
同级带800V的车型也有,但续航里程至多六、七百公里,小米YU7直接把标准提到了835km,显然更有诱惑力。不单单是续航,在性能上,即便是采用单电机版本的入门版车型——标准版,零百加速时间也仅为5.88秒。相当于燃油跑车的V6水平,而采用双电机四驱的Pro版本,电机功率来到了365kW,零百加速时间快至4.27秒
Max车型更是有V6s PLUS电机,系统总功率来到508kW,零百加速仅3.23秒,可与许多传奇跑车拼性能。就配置划分而言,标准版就是为通勤代步场景准备,Pro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驾驶乐趣,而Max版就是极致的性能体验,类似于特斯拉的Performance车型一样。
简单且又清晰的配置划分,让用户选起来并不困难。权益的赠送也相当大气,包括主、副驾零重力座椅、Nappa真皮、Xiaomi HAD端到端辅助驾驶等,下定就有(限时7月31日前)。不需要费心思研究选配,且还有那么多实用配置赠送,试问哪个消费者经得起这样的“考验”?再加上小米汽车背后的“能量”,以及品牌目前的发展趋势,下定小米YU7也就没有什么顾虑。
不过,对于友商来说,小米YU7的爆火并非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这一价位段有产品布局的品牌。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出行局在仔细研究了小米YU7的产品、配置以及选配后,发现小米YU7还是有三个方面表现得不那么完美。
一是小米YU7的后排座椅虽然比较软,但缺乏座椅通风,即便是高配Max车型也没有,这一点真不应该。要知道小鹏可是把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全部标配给G7,第二排亦是如此。二是前面提到交付周期,以及定金不退这个点,如果不想加价那就只有苦等。三是小米YU7的轴距虽然有3米多,但实测后排腿部空间仅比轴距2890mm的焕新版Model Y多了10mm。
基于这三点可以预见,后面有跟小米YU7“同台竞技”的汽车品牌将会在后排,以及定金这一块做文章。比如给出更丰厚的座椅配置,更宽敞的后排腿部空间,同时将不退的5000定金给补上等等。
聊回到最初的话题,是要花钱加价,还是老实等待呢?出行局的观点是没必要加价,目前这几十万锁单订单中有不少都在转让,不乏“无效”单。如果是真心想买这款车,多等几个月也没什么。当然了,若是你着急用车,选择花大价钱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的用车需求和时间安排不尽相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