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产车在卷冰箱彩电时,马斯克已经把船票卖到了火星

又来了一周的销量榜,好家伙,三家破万,一片欢腾,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派“我们又行了”的景象,把前几周那个跌到姥姥家的颓势,一把子给盖过去了。大家都在开香槟,庆祝自己又活了一周,庆祝自己在这个修罗场里又多喘了一口气。

当国产车在卷冰箱彩电时,马斯克已经把船票卖到了火星-有驾
当国产车在卷冰箱彩电时,马斯克已经把船票卖到了火星-有驾

但是朋友,你把视角往上抬一抬,用上帝视角那么一扫,就会发现一件特别黑色幽默的事情。场子里的小弟们在为“这个月香火续上了”而互相敬酒,而那个叫特斯拉的家伙,根本就没来参加这场庆功宴。他在自己家里,一边数着增长更快的票子,一边可能还在琢磨,怎么把这整个牌桌给掀了。

讲真,现在看这些周销量榜,我的心态已经非常平和了。因为这已经不是商业竞争了,这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叫“活着”。你看,这个月有三家销量破万,可喜可贺,说明内卷大法好,说明只要你敢把配置和价格往死里怼,总有用户愿意为你买单。尤其是那个第二名,一个去年才入局的愣头青,拿着两款车,硬是把一堆前辈按在地上摩擦,这本身就是个修仙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剧情。这哥们是懂掀桌子法则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套逻辑在国产新势力内部,是通的。你降两万,我就敢送Nappa真皮;你送冰箱彩电,我就敢直接把沙发搬进去。大家卷来卷去,卷到最后发现,其实都是在同一个餐厅里抢同一个厨子做的菜。最好的手段是什么?不是去后厨挖人,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而特斯拉,就是那个自带厨房和农场,偶尔还过来爆一下别人餐厅的疯子。

你看数据,第36周,大家跌得鼻青脸肿的时候,特斯拉在增长。第38周,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增长欢呼雀跃的时候,特斯拉的绝对增长量,比前十名里任何一家都多。它的销量比我们的第一名,那个新晋的国产领头羊,直接多了4400辆。这是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你在打怪升级,辛辛苦苦攒了一套蓝装,沾沾自喜。一抬头,发现那个氪金大佬穿着一身神装,刚刚又秒了一个世界BOSS,爆出来的装备你听都没听过。

当国产车在卷冰箱彩电时,马斯克已经把船票卖到了火星-有驾

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于,特斯拉在国内市场,就两张牌,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都是20万以上的价格。就这么两张牌,打了这么多年,还是王炸。而我们这边呢?车海战术,从10万到50万,恨不得每个价位都塞进去三款车,SUV、轿车、MPV,大的小的方的圆的,跟压缩毛巾一样,就指望有一款能爆。

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开始分析技术,说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牛逼,电控做得好,智驾是行业标杆。是是是,这些都对,但这些都不是核心。

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特斯拉,并且因为那个反人类的单踏板模式差点跟自己脚脖子干起来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些技术优势,在现实中,尤其是中国的现实中,并没有那么神。电池衰减?冬天大家都是爷爷。能耗低?一度电差几毛钱,一年下来省的钱还不够我吃顿火锅的。至于智驾,我还是那句话,中国自动驾驶的最终解决方案,不在于谁家的代码牛逼,而在于如何精准识别并规避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只要马路上的大爷还能躺得比你的雷达反应快,你的自动驾驶就永远只是个Beta版。

当国产车在卷冰箱彩电时,马斯克已经把船票卖到了火星-有驾

那特斯拉到底赢在哪?赢在玄学。

它是一种信仰,一种宗教。就像苹果一样。会买特斯拉的人,他压根就没考虑过别的车。你跟他说国产车配置高,他说特斯拉简约是高级;你跟他说国产车内饰豪华,他说特斯拉是毛坯房的快乐;你跟他说国产车续航扎实,他说特斯拉超充桩多。你发现没有,你永远无法用性价比的逻辑去说服一个信徒,因为他的核心需求,不是买一辆车,而是捍卫自己的信仰。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所有的缺点,在你眼里都成了特点。那个能停航母的面板缝隙,是工业风的不羁;那个雨天自动打开的雨刮器,是AI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跳大神的,拿着几张数据表就在这里预言未来。但讲真,这事儿它就是这么玄乎。这让我想起我楼下那只橘猫,不管你喂它多好的猫粮,它还是要去翻垃圾桶。有些东西是刻在基因里的,讲不通道理。

所以,你看懂了吗?国产新势力们现在的增长,是一种“术”层面的胜利。靠的是更凶狠的价格,更离谱的配置,更勤奋的营销。大家都在拼命修炼各种武功招式,什么降龙十八掌,什么独孤九剑,打得有来有回,非常精彩。

但特斯拉,它修的是“道”。它已经把自己变成了规则本身。它不需要跟你比招式,它一抬手,整个世界的物理规则都变了。妈的,这根本就不是在卖车,这是在卖命!

所以,别看这周三家破万,下周可能五家破万,但只要特斯拉这座五指山还在,大家就都还是在山底下蹦跶的猴子。它偶尔打个盹,你能多翻几个跟头。等它一睁眼,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国产车怎么赢?答案很简单,就是别去想赢特斯拉的事儿。你赢不了那个“信仰”。你应该做的,是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信仰”,去培养属于你自己的信徒。别再天天对着特斯拉的参数表刻舟求剑了,没用。人家玩的是心法,你还在纠结拳法。

最终的结论可能有点耍流氓,但事实就是如此:那些庆祝周销量增长的车企,值得尊重,因为他们真的在拼命。但真正的赢家,还是那个看起来“不务正业”,整天搞些机器人、火箭这些花里胡哨玩意儿的马斯克。因为当你在研究怎么让车里多放一个冰箱的时候,人家在琢磨怎么给你一张去火星的单程票。

这,就是降维打击。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