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日产最近这个操作,属于是直接把人看傻了。
大家都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恨不得把KTV都塞进车里的时候,日产突然不务正业,掏出来一个叫Z Heritage Edition的玩意儿。我一看,嚯,40万,3.0T V6,406马力,后驱,手动挡,复古得像是从上个世纪的特摄片里直接开出来的。很多人直接高潮了,大喊“平民GT-R”,仿佛40万就能圆梦东瀛战神。
每次听到这种话,我就想笑。
平替GT-R?这话说的,GT-R听了都得一个趔趄。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GT-R是什么?那是日产不计成本,集全村之力打造出来的修仙法宝,唯一的KPI就是在纽北赛道上把德国那帮天天喝啤酒吃香肠的工程师脸都打肿。是真正的雷电法王,是专门干脏活累活的。
这个Z呢?它就是个穿着战神皮肤的压缩毛巾,看着像,一泡水就露馅了。它的发动机,本质上就是英菲尼迪Q60上那台,调了一下而已。一个是为了飞升渡劫,一个是为了筑基养生,这能一样吗?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说白了,日产这一手,鸡贼得很。它知道自己电车搞不过中国这帮卷王,那帮新势力一个比一个疯,一个比一个不要命。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好。当所有人都往前跑的时候,它直接掉头往回跑,这不叫落后,这叫开辟新赛道。
这条赛道的名字,叫“情怀收割”。
这车就是卖给一帮中年人的。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太懂这种心态了。我们就是烦屏幕,就是看不得车里一堆花里胡哨的氛围灯,感觉自己坐在一个移动夜店里。我们就喜欢那个实在的手刹,喜欢那个粗壮的大挡把,喜欢那种车子的一切都在你手里的掌控感。你说它智能吗?那个9英寸屏,本质上就是个镶在中控台上的电子算盘,功能约等于没有。但买这车的人,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要的就是跟时代脱节的硬核。
这种感觉,年轻人体会不到。他们觉得车就是个APP,就是个移动的电子产品。但对我们来说,车是有灵魂的。我最近在研究怎么用空气炸锅做脆皮五花肉,发现关键在于火候和时间,跟调校发动机一个道理。跑题了,我们说回这台车。
它的目标用户画像,清晰得一批:保温杯里泡着枸杞,但心里还住着个藤原拓海。天天跟你念叨“人车合一”,结果自己腰间盘都快合不一了。对他们来说,发动机的轰鸣才是最好的交响乐,其他的都是电子垃圾。
但最魔幻的地方来了,价格。40万?那是人家北美市场的价格,你别做梦了。这玩意儿要是真敢通过平行进口搞到国内,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的税,落地不得给你干到60万?
60万买它?你脑子被驴踢了?
60万,我为什么不买一台宝马M2?那才是真正的驾驶机器,指哪打哪。或者我干脆躺平,买一台Model 3 Performance,那个加速,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在红绿灯路口能让所有油车吃尾气。你花60万买个大号英菲尼迪,就为了那个壳子和情怀?
这就是品牌玄学最牛逼的地方。
就像奔驰,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标。就像特斯拉,会买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内饰差、品控烂,他会觉得你在狗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逻辑?逻辑值几个钱?
所以,日产Z这台车,它压根就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也不是一个市场问题,它是一个信仰问题。日产就是在赌,赌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我们这种老顽固,愿意为这种纯粹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有点愚蠢的快乐买单。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用修仙来比喻GT-R和Z的区别有点扯淡,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那个意思。
这车就像一个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面对着一个越来越看不懂的世界,他选择不看。他关掉手机,拔掉网线,钻进那个狭小的驾驶舱,点燃那台V6发动机。在那一刻,整个世界的纷纷扰扰都与他无关。没有KPI,没有PUA,没有冰箱彩电大沙发,只有他和这台机器。
所以,当这台车真的以60万的价格摆在你面前,一边是M2的赛道机器,一边是Model 3 P的闪电加速,理性告诉你这简直是疯了。
但你会选Z。
为什么?因为买它的人,买的根本不是车。他们买的,是那个还能热血沸腾的自己。这事儿,本身就挺朋克的。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