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rait vs Landscape

解析页面方向

页面方向,或称Page Orientation,是指页面呈现时是以其长边还是短边作为基准,它分为两大类:Portrait(纵向)与Landscape(横向)。

追溯其词源,我们会发现这两个术语最初均源自绘画领域。具体而言,Portrait原本指描绘人物的画作,而Landscape则用以描述风景画。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Portrait多见于报纸、书籍以及移动设备的界面设计,而Landscape则常见于视频播放,例如电视和电影院的屏幕。

人类对Portrait与Landscape的视觉感知

我们对Portrait和Landscape的辨识,实际上反映了人类视觉系统的一个基本特性:我们的双眼更习惯于从左到右而非从上到下地观看事物。人类的横向视野范围约为114度,而纵向则仅为60度左右。因此,人类的自然视域更接近于Landscape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Portrait vs Landscape-有驾

鉴于Landscape布局能提供更宽广的信息展示空间,电视和电影均选择了这种横向格式。特别是电影院的大屏幕,其发展趋势越来越倾向于超宽比例。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电视之所以接近正方形,主要是受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

然而,在阅读文字时,情况则有所不同。我们的视线更擅长于纵向移动,追踪文本行。横向阅读文字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视线错位。因此,报纸、书籍等以文字为主的印刷品多采用Portrait布局,即使在Landscape排版中,也常见两栏式的设计。

简而言之,Portrait更适合阅读文字,而Landscape则更适宜于浏览图像。

电脑显示器的演变历程

Xerox Alto,作为首台采用图形化界面的个人电脑,标志着GUI(图形用户界面)时代的开端。有趣的是,它的显示屏采用的是Portrait布局。

Portrait vs Landscape-有驾

关于Alto为何选择Portrait布局的具体原因已无从考证,但推测可能与个人电脑最初的办公辅助功能有关,如文档编辑和表格制作等。

在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早期,Portrait布局在电脑显示器中占据主导地位,如IBM PC系列。然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降低,Landscape布局逐渐崭露头角。当时,电视机作为廉价的电脑显示器替代品已广泛普及,而它们几乎全部采用Landscape布局。这也是早期电脑显示屏多为4:3比例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与主流电视机的比例相吻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台式机到笔记本,再到如今的智能手机,设备尺寸的多样化使得Portrait布局再次受到青睐。这主要归功于其便于手持的特性,完美适应了人类手掌的生理结构。

手持设备的兴起与Portrait的复兴

一份针对互联网行业的最新调查结果揭示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