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咱先说句实在话,拳头永远比道理好使。
尤其是在这颗蓝色小弹珠上,想让别人心平气和地跟你坐下来喝茶,你兜里就得揣着点硬家伙,一个能让所有人都瞬间冷静下来的“大宝贝”。
最近,那个叫东风-5C的“老家伙”算是彻底火了。
一句“全球打击”,让多少人半夜把被子都笑裂了。
好像有了这玩意儿,“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口号就真能贴遍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
但说真的,这事儿远没一句口号那么简单。
这背后,是一部从一穷二白干起的血泪史,也是棋盘上一步闲棋,走着走着,突然就将军了。
你别看东风-5C现在是“西装暴徒”,浑身都是科技与狠活。
想当年它爷爷辈的东风-5,那叫一个憨。
一个一百八十多吨的铁疙瘩,愣是戳在地窖里,发射前光是加注那剧毒的液体燃料,就得折腾好几个钟头。
我估摸着,你点份外卖,吃完了再睡个午觉,它那边可能还没弄利索。
这玩意儿在天上卫星的眼皮子底下,跟个电线杆子似的,人家想给你点个名,都不带瞄准的。
那时候的咱们,真就是勒紧裤腰带,好不容易造出个“镇宅之宝”,结果还是个慢性子。
但咱们的字典里,好像就没“认命”这两个字。
一场堪称史诗级的“魔改”就这么开始了。
先是搞出了东风-5A,算是给老同志做了个“拉皮手术”,射程一脚油门干到了一万五千公里,地球上大部分地方都能“问候”到了。
精度也从“打个大概”变成了“八九不离十”。
紧接着,东风-5B横空出世,这哥们儿直接学会了影分身之术——“分导式多弹头”。
以前是一杆长枪捅一个人,现在是一杆枪捅出去,枪尖“啪”地散成六个小箭头,还都带自动寻路。
你防空系统算得再快,能算出一个球的轨迹,你算得出六个乱飞的棒球吗?
这一下,对方的算盘珠子都快崩飞了。
你以为这就到头了?
天真。
真正的主角,东-5C,这位“老干部”才是最终极的形态。
这玩意儿的射程,官方没明说,但坊间流传的数字,一万八千公里起步,听着都让人头皮发麻。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从咱们国家随便一个旮旯里钻出来,甭管你是想去北极圈看个极光,还是绕着南极飞一圈,都在它的“一小时生活圈”里。
真正做到了“无死角,全覆盖,想打谁,就打谁”。
更离谱的是它的弹头。
它不但能玩“天女散花”,一次性送出十份“温暖”,还能换装一个叫“高超声速滑翔体”的终极杀器。
这玩意儿,能在大气层边缘像打水漂一样,以十几倍音速进行蛇皮走位,神出鬼没。
现在所有的反导系统在它面前,基本跟拿个渔网捞子弹没啥区别,不是能不能拦住的问题,是根本就看不见。
这时候我仿佛听见有人在后面嘀咕了:现在都有东风-41那种公路游击队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多潇洒,为啥还要死抱着这种傻大黑粗的“地窖发射器”不放?
问到点子上了。
你以为这是食古不化?
不,这叫“狡兔三窟”,更叫“战略互补”。
东风-41这种固体导弹,确实灵活,是神出鬼没的刺客,让敌人睡不安稳。
但刺客的匕首再快,也捅不穿重装坦克。
而东风-5C这种深埋地下的巨无霸,正是因为它“笨”,因为它“大”,才能装下最猛的发动机和最多的燃料,把射程和载荷这两项指标,顶到物理学的天花板。
一个门派里,既要有身法灵动的弟子,也要有闭关修炼、内力深不可测的太上长老。
弟子们负责清理宵小,而长老的存在,就是为了震慑那些想来踢馆的别派掌门。
这,就是压箱底的底气,是“二次核反击能力”最坚实的一环。
它的存在,不是为了挑事,而是为了让任何想挑事的人,在动手前先想想自家的房顶结不结实。
所以,当东风-5C这位“老兵”以一种近乎蛮横的姿态,刷新我们认知的时候,它背后站着的,是那一代代头发稀疏、却眼神明亮的科研工作者。
他们没日没夜地泡在戈壁滩,算盘打得噼啪响,硬生生在别人的技术封锁里,凿出了一条通天大道。
这种藏于九地之下的雷霆,才是和平最可靠的基石。
它从不轻易示人,但你知道它就在那儿,像一头沉默的巨兽,打着盹,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而这,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让人睡得踏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