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才是大趋势,现在买燃油车不是开历史倒车吗?

2025年3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了2月交付数据,单月交付新车26263辆,其中理想L6继续保持中大型SUV销量冠军位置,累计交付量已经突破20万辆。评论区更是炸了锅:"25万买豪华中大型SUV,比BBA香一万倍!""油电同价时代,燃油车还有活路吗?"但就在一片叫好声中,汽车论坛里出现一波"冷水帖"——好几个开了十几年BBA的老车主跳出来劝:"没开过奥迪宝马奔驰的,真别着急上理想,先去二手市场整辆奥迪Q5L开个十年,再换新能源也不迟。"这话一出,年轻人不服了:"都2025年了还吹燃油车?老古董吧?"但仔细一琢磨,这话还真不是瞎说——今天咱就来扒扒,为啥有人说"BBA是新能源车主的必修课"?

25万的理想L6和二手Q5L,到底差在哪儿?

先把时间线捋清楚,2025年3月1日那天,理想汽车官方公众号发了条交付数据——2月交付新车26263辆,虽然因为春节因素环比1月有所下降,但理想L6依然表现出色,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20万辆,连续七个月获得中国市场增程电动汽车销量冠军。这数据一出来,多少人心里痒痒的,打开计算器一顿算账:"25万多就能开上中大型SUV,车长接近5米,轴距2920毫米,5座布局全家出游不发愁,15.7寸的中控大屏加副驾娱乐屏,智能化配置吊打那些传统豪华品牌老车型,关键还是增程式混动,CLTC综合续航能跑1390公里,市区通勤用电省钱,跑长途烧油不慌,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降维打击吗?"

可问题恰恰就出在"降维打击"这四个字上头。


理想L6账面数据确实漂亮得没话说,但跟一辆开了几年的二手奥迪Q5L比起来,差的那点东西,可不是配置表上几行字能说清楚的。咱就拿2018年到2020年之间出厂的二手Q5L举例子,现在二手车市场上17万到20万就能拿下一台成色不错的,这车当年新车落地可是40万往上走的主儿。用的是大众集团那套MLB Evo平台,跟保时捷Macan、兰博基尼Urus是一家子技术,底盘调校、车内隔音、机械素质全都是豪华品牌那套标准活儿。

新能源才是大趋势,现在买燃油车不是开历史倒车吗?-有驾

具体说说这差距到底在哪儿。

先说底盘质感这事儿,Q5L前面用的双叉臂独立悬架,后面多连杆,整套系统调得那叫一个扎实,过减速带的时候就听见"咚"一声闷响,车身没有多余的晃动,干净利落。理想L6虽然前悬架也是双叉臂,但问题在于整车因为底盘中间塞了块大电池包,整备质量飙到2.4吨左右,比Q5L足足重了差不多300公斤。这额外的重量压在悬架上,过坑洼路段的时候就能明显感觉到车身有股"余震",悬架收不住劲儿,给人一种拖泥带水的松散感。

再说隔音这档子事儿。

新能源才是大趋势,现在买燃油车不是开历史倒车吗?-有驾

Q5L全车玻璃用的双层夹胶工艺,车门、底盘、轮拱到处都铺着大面积隔音棉,跑高速时速飙到120公里,车里的风噪胎噪都被压得死死的,坐在车里正常说话完全没问题。理想L6因为成本控制的缘故,只有前挡风玻璃是夹胶的,侧窗还是单层,上了高速之后A柱那块儿的风噪就出来了,声音明显,坐后排的乘客说话得提高嗓门儿才能听清楚。

还是机械可靠性这一块儿。

Q5L那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技术成熟度没的说,大众那台EA888发动机全球累计装机量都超过2000万台了,开个十年八年小毛病少得很。理想L6的增程系统虽然省油是真省油,但增程器加电机这套动力系统的长期可靠性还没经过充分时间检验呢。翻翻车主论坛就能看到,早期买理想ONE的车主,车开到3年左右的时候,增程器出现异响、电池衰减的案例可不少见。

论坛里那些从Q5L换到理想L6的车主,发的帖子全是"打脸"现场。

有个车主写道:"之前光看配置表觉得理想各种高科技就够了,真开了一年才发现,走烂路那种松松垮垮的底盘感觉实在受不了,每次过减速带心里都咯噔一下。"还有人吐槽高速噪音:"跑长途的时候风噪大得让人怀疑人生,后悔当初没听老司机的劝,先去体验体验BBA到底是个啥水准。"

说到底就是这么回事儿——理想L6赢在"看得见的配置",大屏幕、座椅通风加热、辅助驾驶,这些功能拉出来确实唬人;Q5L强在"感受得到的底蕴",底盘的韧性、隔音的细腻、机械的可靠,这些东西开上路才知道厉害。

新能源才是大趋势,现在买燃油车不是开历史倒车吗?-有驾

没开过后者,你可能一辈子都搞不明白"豪华感"和"配置堆砌"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儿。

"BBA血统"到底是不是智商税?拆开看看就知道了

肯定有人要抬杠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在那儿吹BBA,不就是品牌溢价收智商税吗?新能源车智能化配置吊打传统豪华,凭啥还要为那个蓝天白云标志多花钱?"咱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讲个明白,所谓的"BBA血统"到底值不值这个价钱。

先从平台技术说起。

奥迪Q5L用的这套MLB Evo平台,是大众集团砸了上百亿欧元研发出来的模块化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纵置发动机加quattro四驱"这套布局方式。这套布局有啥好处呢?车辆的前后轴荷比能做到接近50比50的理想状态,过弯的时候车身重心稳当当的,不会出现前轮推头打滑的情况,整个操控极限明显高。理想L6因为底盘中央放了块大电池包,前轴承担的重量比例偏大,大概在55比45左右,急转弯的时候前轮负担重,车头响应没那么灵敏,开起来总感觉差口气。

再看看供应链和用料这块儿。

BBA找的零部件供应商全是业内顶尖的角色——博世的ESP车身稳定系统、采埃孚的变速箱、大陆的轮胎、哈曼的音响,每个零件背后都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质量把控。理想L6虽然也用博世、大陆这些大牌供应商的配件,但因为成本压力摆在那儿,很多时候用的是"简化版本"。就拿博世的iBooster刹车系统来说,BBA车型上装的是9.3版本,制动响应速度、踏板脚感都调得很细腻,理想L6用的是9.0版本,虽然基本功能一样,但刹车响应速度差了零点几秒,脚感也没那么线性。

还得说调校功底这件事儿。

同样都是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奥迪能把它调出252马力和370牛米的扭矩,动力输出线性平顺,油门响应跟得特别紧。理想L6的增程系统账面数据看着也不错,1.5T四缸增程器加前后双电机,综合功率300千瓦,但因为增程器主要工作就是发电,实际开车的时候"电机驱动"和"增程器介入"之间的切换有明显的顿挫感。尤其是电池电量掉到20以下的时候,增程器启动发电,那噪音和震动会传到车厢里,坐车里能清楚感觉到。

新能源才是大趋势,现在买燃油车不是开历史倒车吗?-有驾

有些人可能觉得"反正就是代步工具,差不多就行了呗"。

但真正开上路天天通勤的时候才会发现,差的这"一点点",就是每天早晚高峰堵车时烦躁情绪的来源——理想L6在城市拥堵路段频繁起步停车,动力响应总是慢半拍,油门踩下去得等一会儿车才往前蹿;Q5L踩油门就走,没有废话,跟脚得很。长期开下来,这种机械素质上的细微差距,会一点一点磨掉你对新车的新鲜感和好感度。

现实的问题还在保值率这一块儿。

二手车市场的数据特别残酷——2020年的Q5L当年新车落地40万,现在二手车市场上还能卖到18万到20万左右,5年时间保值率还有45左右;理想ONE 2020款当年售价32.8万,现在二手车商给的收购价只有12万到14万,保值率连40都不到。为啥差距这么大?因为新能源车的"技术迭代"实在太快了,2020年的理想ONE还是第一代增程技术,现在L6都进化到第三代了,老款车型就被"技术淘汰"了,二手市场根本不认。但Q5L的机械结构10年都没有大变化,成熟可靠,二手市场接受度高。

说白了,BBA的"血统"不是玄学也不是智商税,是人家用一百多年造车经验一点点堆出来的"机械底蕴"——底盘调校、车身隔音、动力匹配、长期可靠性,每一项单独拎出来看着不起眼,但组合在一起就是"开十年不腻、越开越有味道"的秘诀所在。

为啥老司机劝你"先开BBA再换新能源"?背后逻辑细思极恐

现在重点来了,为啥非得"先BBA后新能源"这么个顺序,反过来就不行吗?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套很多年轻人没意识到的"用车认知逻辑"。

说的是"豪华认知"的建立过程。


很多年轻人人生第一辆车就上手新能源,比如理想、问界这些品牌,会自然而然地把"大屏幕、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当成豪华的全部内容。但开过BBA之后你会发现,真正的豪华其实藏在"看不见的地方"——关车门时候那种厚重的声响,Q5L的车门密封条用了三层发泡材料;座椅长途开下来不累腰,那是人体工程学设计加上腰部支撑可以多向电动调节;方向盘握着手感细腻,真皮包裹加上转向阻尼精准设定。这些东西理想L6的配置单上根本不会写,但你开过Q5L再换回L6,立马就会觉得"好像少了点啥",那种感觉说不上来但就是不对劲儿。

新能源才是大趋势,现在买燃油车不是开历史倒车吗?-有驾

其次是"机械素养"的培养过程。

开过BBA的燃油车,你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底盘紧致"、什么叫"转向精准"、什么叫"动力响应线性"——这些可都是一百多年机械工业积累下来的精华。有了这套认知标准打底,再去选新能源车的时候,你就不会被"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营销话术给忽悠瘸了,而是会关注"底盘调校到底扎不扎实"、"高速行驶稳不稳当"、"电机和增程器匹配得顺不顺畅"。很多买了理想L6后悔的车主,根本原因就在于没开过好车,不知道"好"的标准线到底在哪个位置。

还是"换车心态"这个问题。

新能源才是大趋势,现在买燃油车不是开历史倒车吗?-有驾

假如你第一辆车就花25万买了理想L6,开个三五年想换车的时候,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境地——往上换30万级的新能源车,比如蔚来ES6、问界M9,配置其实差不多就是多了点空气悬架、激光雷达,但价格贵了5万块钱,感觉不太值当;往下换比亚迪、小鹏这些品牌,心里又觉得档次掉了丢面子。但假如你先花17万到20万买辆二手Q5L开着,开腻了再换理想L6,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哇塞,智能化真是太香了"、"空间真大,全家出游太舒服了",满意度爆棚。再开几年腻了,可以继续往上升级换Model X、宝马iX,每一步都是实打实的"体验升级",幸福感特别强。

业内有句话说得特别直白:"没吃过山珍海味的人,觉得麻辣烫就是人间美味;但吃过顶级日料的人,再吃麻辣烫就能尝出区别来了。"

开车这事儿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先体验过BBA这种"机械标杆"级别的产品,再去挑选新能源车,你才能分得清哪些配置是"真刚需",哪些功能是"伪智能"的噱头。

举个真实发生的案例。

杭州有个车主,2023年入手了理想L6,开了将近两年感觉"挺香的,没啥毛病"。结果2025年公司配了辆二手奥迪A6L当商务用车,他开了3个月之后,跑到汽车论坛发帖说:"理想L6准备挂二手车平台卖掉了,现在每次开L6都觉得底盘发飘,完全回不去了,就像吃惯了精致料理再吃快餐,味道不对。"帖子下面评论区全是类似经历的人:"开过BBA就像开了天眼,再看新能源车满眼都是缺点"、"劝退理想不是因为它不好,是因为它还不够好,跟BBA比还差了那么点意思"。

说到底,老司机劝你"先BBA后新能源",不是在那儿吹燃油车有多牛多厉害,而是希望你能先建立起一套"豪华用车"的认知标准体系——有了标准,才不会被铺天盖地的营销广告给忽悠晕了,才能真正买到适合自己需求的好车。

新能源才是大趋势,现在买燃油车不是开历史倒车吗?-有驾

网友吵翻了!这些灵魂拷问你敢接招吗?

理想L6和奥迪Q5L到底该选哪个,这场争论已经从汽车垂直论坛蔓延到全网各大社交平台了。

咱挑几个讨论火爆的问题聊一聊。

第一个问题:"二手Q5L故障率高、维修保养贵,哪有新车省心省钱?"

这个问题得分情况来看。如果买的是2018年到2020年之间的Q5L,车龄5到7年左右,行驶里程在8万到12万公里之间,只要车辆的保养记录齐全完整(优先选择4S店保养记录的车),出大毛病的概率其实很低。奥迪那台2.0T发动机加双离合变速箱的组合,技术成熟度摆在那儿,正常保养能开30万公里没问题。至于维修保养成本,常规小保养换机油机滤空滤一次800到1000块钱,比理想L6的小保养600块钱贵不了太多;大保养换刹车油变速箱油3年做一次大概3000块钱,但理想L6的"三电系统"要是过了质保期出了问题,维修费用可能吓人,换个电池包动不动就是5万到8万。

另外二手Q5L还有个"隐藏福利"——折旧成本特别低。

你17万到20万买进来,开3年卖出去可能还值15万到17万,中间就亏了2万到3万块钱;但理想L6新车25万落地,开3年之后二手车市场价可能只剩16万到18万了,亏掉7万到9万。算总账下来,二手BBA不见得比新车花钱多。

第二个问题:"新能源才是大趋势,现在买燃油车不是开历史倒车吗?"

新能源是趋势这话没错,但"趋势"不等于"现在马上就得all in梭哈"。2025年的新能源车还有一大堆问题没彻底解决——充电焦虑还在,节假日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2小时是常态;电池衰减躲不掉,开3年续航掉10到15很正常;保值率低得吓人,3年贬值50不稀奇。而且很多人忽略了一个点:智能化技术迭代实在太快了,2020年的理想ONE放到现在看配置已经是"上古时代"的产物了;但2018年的Q5L,机械层面跟2025年的新款Q5L相比差距不大,开十年照样不过时。

新能源才是大趋势,现在买燃油车不是开历史倒车吗?-有驾

实际的建议应该是这样:"先用二手BBA建立起豪华车的认知标准,等新能源技术真正成熟了,比如固态电池大规模普及、充电网络覆盖完善、智能驾驶稳定可靠,那时候再上车也完全不迟。"

毕竟买车是大几十万的消费,不能光图"当下爽一把",得考虑"长期用得稳不稳当"。

第三个问题:"我就是喜欢理想L6的大空间加智能化,非买不可怎么办?"

如果你确定自己的需求就是"大空间、智能座舱、省油经济",而且完全不在乎"底盘质感"、"机械可靠性"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理想L6确实挺适合你的。但建议你掏钱之前,先去二手车市场试驾一圈BBA,Q5L、宝马X3、奔驰GLE都去感受一下,亲身体验一把"豪华品牌的机械标准"到底是个啥水平——哪怕还是坚持选理想,至少你心里清楚自己"舍弃了什么换来了什么",不会开两年之后后悔"当初咋就没试试BBA呢"。

另外如果预算够得到30万以上,可以考虑"BBA自家的新能源车",比如奥迪Q4 e-tron、宝马iX3这些——既保留了传统豪华品牌的底盘调校和机械素质,又有新能源车的智能化配置和用车成本优势,算是"鱼和熊掌都能兼得"的折中方案。

第四个问题:"开十年Q5L再换新能源,十年后技术不是先进?现在买理想不是亏了吗?"

这个逻辑本身没毛病!

十年之后的新能源车,电池技术肯定进化到固态电池了,智能驾驶达到L4甚至L5级别,充电速度5分钟就能充满,肯定比现在的产品强一大截。但问题在于:这十年时间你打算怎么过?如果为了"等未来"而凑合开一辆体验一般般的车,每天上下班通勤都不舒服不开心,那还不如先开辆Q5L"享受当下"的日子——毕竟生活是实实在在过日子,不是做投资项目。等十年之后技术真正成熟了,你再换新能源车,既不会亏钱(Q5L保值率稳当),又能上手"成熟期"的优质产品,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别急着"一步到位",好车是"试"出来的!


从2025年2月理想汽车的交付数据就能看得出来:新能源车确实香,配置高、智能化强、用车成本低,这些优势摆在明面上。

新能源才是大趋势,现在买燃油车不是开历史倒车吗?-有驾

虽然2月因为春节因素交付量26263辆相比1月有所下降,但理想L6依然连续七个月获得中国市场增程电动汽车销量冠军。但"香"不等于"适合所有人"。老司机苦口婆心劝你"先BBA后新能源",不是在那儿吹燃油车有多厉害,而是希望你先建立起一套"豪华用车"的认知坐标系——开过Q5L的底盘、坐过A6L的座椅、感受过X3的操控,你才能真正明白什么叫"机械素质",才能分得清理想L6的"大屏幕加智能座舱"到底是"真豪华"还是"堆配置凑数"。

说到底,买车是为了让生活过得舒服爽,不是为了赶时髦跟风追热点。

如果你预算有限,花17万到20万整辆二手Q5L开十年,既能体验豪华品牌的机械底蕴和品质感,又能等着新能源技术真正成熟;等十年之后换车的时候,固态电池全面普及、L5级自动驾驶落地、超级快充网络遍地开花,那时候再上新能源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降维打击"。

来个灵魂拷问:假如现在给你25万预算,你会选"配置拉满、智能化爆表"的理想L6,还是选"机械扎实、底蕴深厚"的二手Q5L开个十年慢慢体验?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