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保养的诸多事项里,换轮胎是每个车主迟早都会面对的问题。当轮胎磨损到一定程度或者出现损坏时,就得及时更换。很多车主在挑选轮胎时,往往把价格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一心想着找个便宜实惠的。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换轮胎可不能光盯着价格,生产周期超过6年的轮胎,哪怕价格再低,也千万别买,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轮胎生产周期为何关键
橡胶老化影响性能
轮胎的主要成分是橡胶,橡胶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老化。刚生产出来的轮胎,橡胶分子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路况,为车辆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可靠的抓地力。然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橡胶分子会不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就像苹果切开后放置会变色一样,橡胶也会逐渐变硬、变脆。
一般来说,轮胎从生产出来开始,即使没有使用过,放置6年后,橡胶的老化程度就已经比较严重了。此时轮胎的弹性会大幅下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无法像新轮胎那样有效地缓冲路面的冲击力。这就好比一个弹簧,用久了弹性就会变差,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老化的轮胎不能很好地吸收震动,会让车内人员感受到更强烈的颠簸,乘坐舒适性大打折扣。
抓地力减弱威胁安全
抓地力是轮胎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它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新轮胎的橡胶表面纹理清晰,与地面能够充分接触,从而提供良好的抓地力。无论是在干燥的路面还是湿滑的路面,都能保证车辆稳定行驶,在制动和转弯时也能迅速响应驾驶员的操作。
但生产周期超过6年的轮胎,由于橡胶老化,表面会变得光滑,纹理变浅甚至消失。这就使得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抓地力大幅下降。在干燥路面上,车辆可能会出现打滑的现象,尤其是在急加速或急制动时,更容易失控。而在湿滑路面上,这种危险会更加明显。当轮胎经过积水路面时,老化轮胎无法及时将水排出,会在轮胎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导致车辆发生“水滑”现象,车辆就像在水面上漂移一样,完全不受驾驶员控制,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抗穿刺能力降低
轮胎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尖锐物体,如钉子、玻璃碎片等。新轮胎的橡胶质地坚韧,具有一定的抗穿刺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这些尖锐物体的刺入,保护轮胎内部结构不受损坏。
然而,随着生产周期的延长,轮胎橡胶老化变脆,抗穿刺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生产超过6年的轮胎,就像一层薄薄的纸,遇到尖锐物体时很容易被刺破。一旦轮胎被刺破,就会导致漏气,如果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发生这种情况,车辆会瞬间失去平衡,引发侧翻等严重事故,对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购买到老化轮胎的潜在风险
经济损失
有些车主为了节省成本,购买了生产周期超过6年的便宜轮胎。虽然购买时花费较少,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老化轮胎的性能下降,磨损速度会加快,使用寿命会比正常轮胎短很多。原本可以使用5 - 6年的轮胎,老化轮胎可能只能使用2 - 3年就需要再次更换。而且,老化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如爆胎等,这不仅会损坏轮胎本身,还可能对车辆的其他部件,如轮毂、悬挂系统等造成损坏,维修这些部件也需要花费不少费用。
安全隐患
如前面所述,老化轮胎在抓地力、抗穿刺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这给行车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在日常行驶中,可能会因为轮胎问题而引发各种交通事故,小到车辆剐蹭,大到车毁人亡。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会面临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与购买轮胎节省的那点钱相比,这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损失是远远无法弥补的。
如何辨别轮胎生产周期
查看轮胎侧壁信息
轮胎的生产周期信息通常印在轮胎的侧壁上。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轮胎侧壁上的一组数字来了解轮胎的生产日期。这组数字一般由四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代表生产周数,后两位数字代表生产年份。例如,数字“3520”表示该轮胎是在2020年的第35周生产的。
仔细检查轮胎外观
除了查看生产日期,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轮胎的外观来初步判断轮胎的新旧程度。新轮胎的橡胶表面光滑、有光泽,纹理清晰,没有明显的裂纹和变形。而老化轮胎的橡胶表面会变得暗淡无光,出现细小的裂纹,甚至会有明显的变形。如果发现轮胎有这些老化迹象,即使生产日期看起来不长,也要谨慎购买。
换轮胎时,价格固然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但绝对不能仅仅以价格来决定。生产周期超过6年的轮胎,无论价格多么便宜,都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和潜在风险。为了自己的行车安全和经济利益,我们一定要选择生产周期合适的轮胎,在购买时仔细查看轮胎的生产日期和外观,确保购买到质量可靠、性能良好的轮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