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车,老百姓口中的“油老虎”,保值率更是常年被贴上“黑洞”标签。然而,去年的市场数据却狠狠地打了旁观者的脸——别克年销78万台,GL8甚至在二手市场把日系神车汉兰达摁在地上摩擦。这究竟是什么原理?莫非中国消费者有钱任性,都愿意为烧油喝水、残值跳水的美系车买单?
真相其实比段子还精彩。对于美系车的嘲讽,别克内部不仅没反感,反倒当成鞭策,技术刀法愈发精准。油耗方面,别克把轻混系统玩得明明白白。比如昂科威Plus上的2.0T发动机,配上48V混动组,高速路段油耗低到6.8L,直接颠覆了“油老虎”形象。如今4S店都敢让你现场试驾、实测油耗,底气前所未有。当然,这些“逆天”表现没能劝退终端优惠党的激情。君越直接五万元大手笔砍价,销售顾问都调侃自己是在用买日系的价格卖美系“坦克”。
但要说别克的镇店之宝,还得是GL8。公司采购拿着抵税发票开开心心提车,二手车贩子则手捧现金守在4S店门口蹲新车。GL8的生意经早已玩成了闭环:新车出库秒变“理财产品”,谁还关心它一年多喝几桶油?幼儿园、企业老板多年以来只认这辆MPV,根本看不上“洋气”的奥德赛。你问家用不实用?那是你没撑过一家三代的出行高峰。
再说别克在网约车和出租车市场的活跃。威朗Pro几乎成了新晋网约车之王,三万公里保养费比换个手机屏还便宜。于是,中年司机参观完丰田,顺道奔去别克展厅一对比价格配置,“实木饰条+NASA座椅”瞬间就给二十万的轿车套上五十万的精英范儿。想想看,坐进去那感觉,气场得翻好几倍。别克从不刻意贩卖情怀,直接用实际体验改变用户认知。
最近的市场异动也很有意思。二手车商悄悄开始囤老款君越。为什么?钢材价格抬升,新车必然减配,结果老款成了情怀和务实的双重“香饽饽”。你在新车销售区花同样的钱,可能还买不到那份用料扎实的安心感。二手市场居然反溢价,这种魔幻现象,让批评别克的人大多还活在五年前。
至于用户体验,别克也在默默进步。前几天陪朋友去提昂科旗,销售小哥一边掀开发动机盖,一边科普自家用上了全铝合金悬挂,说这是“隔壁日系还在用铸铁,咱们已经比赛法拉利了”。确实,别克这些年没在鸡零狗碎的配置上刷数据,而是瞄准整车结构和舒适性下狠功夫,忒扎实。企业采购看重品牌,司机看重油耗,家用讲究安全舒适。每一类消费者,别克总能抠到他们的刚需点。
那么油耗和保值率这个老梗该怎么看?真到了市场里,往往是用脚投票。GL8的身价水涨船高,不单靠企业用户认。一车难求的时候,是二手贩子和囤货的资本玩家给它拉人气。凯越出租和滴滴,也在去年油价飞涨时逆袭电车,当地租车行老板话里话外都透着“谁还敢小瞧别克?”当然,如果你偏要拿五六年前的数据说事,别克早已不是彼时靠“美系大沙发”混饭吃的样子。
别克的逆袭,不仅仅借助产品力,更多靠定位的精准和市场策略的灵活。它背靠上汽巨大的供应体系,懂得用大规模议价换来零部件成本的下探,然后用实用换格调、用油耗换保值,彻底打破了传统认知壁垒。和“油老虎”骂名共舞,把冲击力变成了关注度、再变成销售成绩。用实际表现告诉市场,比起陈旧刻板印象,时代变化往往悄无声息——留给思考的人不只是数据,还有惯性思维的可笑。在中国车市,别克给大家上一课:最狠的市场反击,往往不靠吼叫,而靠一句“你还活在过去吗?”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