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都觉得,现在国内新能源就该买国产?我身边不少朋友甚至说,“啥合资车啊,咱这自主品牌比他们强多了!”话说得挺满,我心里其实也认可国产这几年涨势确实厉害,没少给咱长脸。比亚迪、长安还有那帮新势力,一个个杀得合资无还手之力。可这个局面有意思的是,最近冒出来个异类,日产N7,悄么声杀回来,销量竟然快破一万了。这事值得琢磨琢磨。
日产N7,这车刚出来的时候,估计日产自己都没抱什么希望,首月六百多台的成绩,放在国产新能源月销六七万辆的风头里,那跟白菜叶子似的,谁看得见?可人家不急不躁,慢慢爬坡,千儿八百一个月的涨,居然真的就爬上去了,连着几个月突破六千、破万,这要搁合资纯电领域里,不是“能”,是“太能”了。
这就得想了,为什么好多国产品牌冲了一两年,合资反而等到这个时候才有点起色?难道靠的就是日产的牌子?可现在买车,谁还认外国品牌啊?你看看大众ID系列,丰田bZ,哪个不是扑了大个空?怎么偏偏日产N7能杀出来,这背后有啥门道?
先说价格,十二万出头买个合资中大型纯电,搁两年以前你想都不敢想。那个价位买合资燃油,撑死了也就个天籁、凯美瑞,没点配置。现在跟新能源汽车比,价格基本打平了,但配置还给得厚道。你要觉得日本车“减配”,这回还真得看看实车再下定论。座椅软和、带按摩、加热,中控大屏、音响啥的都没落下,做工扎实不忽悠。国内新势力喊得响,装备拉满,其实有的小毛病一堆,做工和用料还是差一茬。
当然了,续航这事国产比日产强,事实摆着。但日产N7顶配实测四百多公里,你说比不上吹着七八百的比亚迪,蔚来、小鹏那些,但咱们别忘了,普通人真有多少人一年能跑一回七百公里?大多数人四百多公里两三天一冲,通勤也就够了。再说现在充电桩多了,半小时能充到八成,这块咱给日产点面子。比起早年合资那种虚标续航、龟速补能强不少。
空间也是一大杀手锏。日产本身底子厚,家用这块它琢磨得透,空间做得敞亮,哪怕后排坐仨成年人,头顶腿部都挺宽敞。外观嘛,说句实话,不咋新潮,透着股老派的稳重,年轻人可能觉得平庸,但你要是三十往上,有老人孩子,基本不会觉得难看,反倒嫌新势力那种大灯“飘带”,轮毂“筲箕”太花哨。日产就是对得起几十年造家用车的口碑。
说到底,很多人信合资还是出于一种习惯心理,觉得国外的皮实、不坏,买个省心,这点换成新能源,日产确实做得有些“保守”,但也正是这股劲儿,能让人对黑科技不太上头的家庭买家更放心。简单点说,日产N7没把智能化玩“绝”,但几个主流的L2驾驶辅助、自动泊车、双区空调等等,都配得明明白白。用起来没啥门槛,不鼓捣花活。新势力品牌玩大彩电大沙发,虽然吸引年轻人,却让不少老买家犯起嘀咕,“这要坏了咋整?能用几年?”
还有一点,国家推新能源好多年了,消费者教育得差不多了。以前推广纯电大家疑神疑鬼,现在明白了,买电车不是光看脸。日常实用、舒适、便宜、省心才是王道。日产N7这些表现,确实正中了不少主流家庭的心理。
不过日产N7能逆袭,能火多久?这是个必须琢磨的问题。你回头看看这两三年,多少国产新能源品牌就是一波流,销量一下上天,一年半载就跌回原形。消费者可精了,追热闹归追热闹,但真掏钱,往往最看重稳定和售后。日产毕竟几十年风吹雨打过来,售后网点遍地都是,这一点让人买得安心。
但你要说日产能靠N7翻身,然后重回当年合资一家独大的年代,那基本不现实。新能源这个领域,国产已经占绝对优势了,无论是智能化还是性价比、设计感,国产都能玩出新花样。何况现在消费者整体越来越年轻,对新东西接受快,日产品牌“稳中带老”的气质,最大的用户群体还是三十岁以上。新手、年轻家庭,要的还是比亚迪、特斯拉、小鹏那种劲爆感。
我倒觉得,日产N7能火起来,是合资阵营不得已的觉醒。你要不跟着国产压价、砸配置、抓体验,剩下的只能挤兜底的市场。但如果像现在这样闷头做扎实产品、认认真真学国人的用车需求,再几年,也许不至于像大众、丰田那样被边缘化得那么快。日产N7证明了一点,合资想赢回市场,得学会弯下腰。“高高在上”的岁月过去了,得放下品牌优越感和“洋派头”,要真心琢磨中国人的车到底咋用。
我也看到一些人担心,“日产N7涨一阵是不是就老了?新能源日新月异,一年一大变。”关键在于,这款车到底能不能持续迭代——比如续航再上一点,智能化再跟进点,用户体验方面别慢下来。不然老本吃完,国产一更新,老客户立马就变心。反过来说,合资捂“老思路”,只会越走越窄。所以N7大卖不是传奇,而是给合资一次活下去的机会。但能不能学聪明,下次还接得住新变革,谁也说不好。
设想一下,如果再来一次新能源汽车技术大爆炸,比如固态电池、无人驾驶进阶,日产还跟得上么?国产品牌“科技+性价比”这条大杀器不是吹的。十来万的车,下放的功能一年赛过一年,合资靠的那点情怀和品牌铁粉,慢慢也会被稀释。
再换个角度,也许正是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了,才让日产这种“中庸之道”又成优势。当初国产一路拉高配置,消费者被“视觉疲劳”,推完双电机又卷激光雷达,算到头很多东西实际用不着。这个阶段,也许就需要一批像日产N7这样“靠得住、不贪闲、不花活”的车来调剂下胃口。毕竟普通人大多不愿意当小白鼠,合资给的安全感,不是一朝一夕能摧毁。
总的来说,日产N7能逆袭是好事,也是市场良性竞争的结果。但它能不能续写更大的传奇?这不是日产说了算,也不是国产说了算,归根结底,是中国消费者自己心中的一杆秤。当下一代新能源汽车再迎颠覆,哪个品牌能抓得牢需求,谁就是下一个赢家。至于日产N7,“逆袭”是一时,能不能站得住脚,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我倒觉得,只要继续用心琢磨中国用户,到哪都还有机会。毕竟,选择多了,是咱自己最后的胜利。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