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深圳的商场、写字楼,发现地下车库墙上多了不少新贴的蓝底白字标识——“华为乾昆智驾自主泊车代驾”。这玩意儿咋回事?问了问现场工作人员,说是现在部分停车场已经接入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车主把车停到指定区域,下车扫码确认,车就能自己开进停车位,全程不用人在车上盯着。
这功能听着挺实在。咱开车的人都知道,深圳这地界儿,商场、医院、写字楼的地库那叫一个挤,尤其是地下三层,光线暗、柱子多、车位窄,新手倒车能急出一身汗,老司机也得小心翼翼挪半天。要是赶上高峰期,找个车位得绕三圈,停完车再走出来又是段路。现在有了这技术,理论上能把这部分麻烦省掉——车自己找位、自己停,人直接去办事,多省事?
不过话说回来,地库环境确实考验技术。咱平时开车,导航靠手机信号,但地库信号时有时无,有时候在电梯口都搜不到4G。华为这套系统敢在地库用,主要得靠车自身的“本事”。查了下资料,华为ADS智驾用的是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相当于给车装了好几双眼睛,能360度感知周围环境。再加上高精度地图和实时定位,就算没信号,也能根据事先采集好的地库数据,结合当前传感器的信息,判断怎么走最安全。
上周末刚好碰到个体验过的车主王哥,他在南山一家商场上班,每天下班都要抢地库车位。“以前最怕停在最里面那排,转两圈找不到位就算了,找到位还得倒三把才能进去,后面堵着车的时候恨不得下去推。”他说现在用这功能,把车开到地库入口的指定区域,下车在手机上点“开始泊车”,车就自己慢慢往里挪,“有次我看它拐弯,离旁边的柱子就剩十公分,愣是没蹭着,比我媳妇开得稳多了。”
不过王哥也提了个小问题:“要是地库里突然有人跑进来,或者有其他车加塞,它能及时刹住不?”据技术人员介绍,系统里有紧急制动的防碰撞功能,传感器能识别移动物体,遇到突发情况会自动减速或停车。但毕竟还在推广阶段,目前只在部分地库试点,覆盖的区域有限,比如大型商场、高端写字楼这类车流量大、车位紧张的地方优先接入。
再想想,这技术要是真普及了,可能还会改变点啥。比如地库的设计,以后会不会专门划出“自主泊车区”,减少人为干扰?或者停车管理公司能省点人力,不用那么多引导员在车流里穿梭?甚至对新能源车的普及也有帮助——毕竟停车方便了,可能更多人愿意买车。
当然,也不是说这技术就完美了。有车主担心:“要是系统抽风,把车停歪了或者撞了,责任算谁的?”目前试点阶段,大部分停车场都买了保险,用户使用时也需要签署电子协议,明确责任划分。但从长远看,技术成熟度、法规完善度都得跟上,才能让更多人放心用。
总的来说,华为ADS在地库的应用,算是把智能驾驶从“高速场景”往“城市复杂场景”又推了一步。咱普通老百姓可能暂时用不上高速上的自动变道超车,但每天头疼的停车问题要是能解决,那可真是实打实的便利。现在就看后续推广情况了,要是更多地库接入,操作流程再简化点,估计能成不少人的“停车救星”。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