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炸开锅了!
奇瑞老总尹同跃在视频里说的那番话简直像往油锅里泼水——他说自家搞个汽车平台得花六年砸六十亿,"有些车企还没活够六年呢就整出七八台车"。
这话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了锅:有人夸他是行业良心敢说真话;也有人阴阳怪气说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说实话我盯着这段视频看了三遍都替老尹捏把汗。
"有的企业总资产都没六十亿",这话就差报身份证号了吧?
再看看咱们国内市场这三年冒出多少"网红车企",刚注册半年就能开发布会卖概念车了;新车上市比韭菜长得还快;发布会现场又是冰箱彩电又是电竞舱的噱头满满当当——可你问他们底盘调校了多少万公里?
发动机耐久测试做了几年?
这时候就集体装哑巴了!
记得去年某新能源品牌七次召回的破纪录操作吗?
车主群里流传着段子:"不是在修车就是在去修车的路上"。
有个哥们儿说他提车三个月跑4S店的次数比回丈母娘家都勤快!
更离谱的是今年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中国某品牌电动车当场死机趴窝的视频传得到处都是——最后只能叫拖板车的场面真是丢人现眼!
反观奇瑞这波操作倒是挺实在:巴西建厂前光高温高湿测试就搞了整整三年!
现在人家在当地销量榜上都挤进前三甲了!
这说明啥道理?
老祖宗说的"慢工出细活"到现在还是真理啊!
那些急着出海捞金的车企们学学吧——别以为换个英文名贴个外国商标就能当国际品牌耍!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市场环境也够魔幻的:消费者被五花八门的智能配置晃花了眼;资本方天天催着要增长数据;连媒体都在吹捧"互联网速度造车"。
这种环境下还能坚持本心的企业真的不多了!
你看那些百年车企哪个不是靠核心技术吃饭的?
大众EA888发动机迭代八代才敢量产;丰田THS混动系统打磨二十年才推向市场——这才是制造业该有的样子嘛!
说到底这场争论背后藏着整个行业的灵魂拷问:是要赚快钱割韭菜还是静下心搞研发?
是追求PPT上的华丽参数还是实打实的百万公里路测数据?
看看那些被资本裹挟的新势力们吧:融资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股价暴跌时创始人套现跑得比谁都快!
反倒是像奇瑞这样埋头苦干的传统车企虽然不会玩流量营销但关键时刻总能拿出硬核产品说话!
所以各位看官您觉得造车这事儿到底该求稳还是求快呢?
要是换作您买车是会选冰箱彩电齐全的花架子还是要三大件靠谱的老实人?
(此处应有评论区链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