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6,凯迪拉克的“冷门车”

XT6,凯迪拉克的“冷门车”-有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凯迪拉克XT6,正在慢慢淡出大众视野。

一、改了,又好像没改

这车在去年11月推出过改款,也用上了“一口价”的新政策。

只是市场反应平平,销量依旧不温不火。

XT6,凯迪拉克的“冷门车”-有驾

1-5月累计销量仅1814辆。

挺惨的。

说真的,再这么下去,XT6的未来就难说了。

比XT6更惨的还有CT6。

这车子的用料可比XT6要顶的多,1-5月仅卖出3865辆。

堪称“难兄难弟”。

XT6,凯迪拉克的“冷门车”-有驾

新款XT6改了,但变化并不多。

全系大六座,算是迎合市场需求吧。

前后排座椅的舒适性提升,支持座椅的加热通风和按摩。

XT6,凯迪拉克的“冷门车”-有驾

新车并没有用上全新的家族化内饰,只是简单的小修小补。

升级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和10英寸的中控屏,支持Carlife和Carpaly手机互联,对于一辆传统燃油车来讲确实够用了。

二、用料很窜稀,调校是亮点

CT6的底盘之前看过了,那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包括车身,几乎全是铝的。

用料相当之豪华,同价位堪称无敌。

XT6就完全放飞自我了。

(多说一句,凯子家的SUV,用料都挺一般的)

单看底盘,你很难想象这是一辆售价超30万的合资豪华车。

依旧是非常原始、野性的“裸露”风格。

你别说,和别克的昂科旗、雪佛兰的开拓者很像。

XT6,凯迪拉克的“冷门车”-有驾

可以看出,平整性基本OK,就是少了些喷涂、少了点护板,看上去简陋和粗糙,感官上很不爽。

毕竟,凯迪拉克家大业大,并不缺这点小钱。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CT6用料顶到极致,依旧没啥护板。

前悬,最常见的麦弗逊结构,双层冲压的钢制下摆臂。

后悬,五连杆结构。

除了羊角,全部都是钢材质。

XT6,凯迪拉克的“冷门车”-有驾

说真话,多少有点过分了。

换个国产车过来,早就被喷出X来了。

至于动态部分,建立在如此基础的结构和用料上,惊喜很大。

前段的路感比XT5要更清晰。

毕竟XT6车身更大也更重,前段调的硬一点,开起来才不会那么软、那么船。

同时,RTD蜂鸟电子实时阻尼可调悬架系统立下大功。

在经过大的坑洼或抛跳路面时,悬架收放迅速,车身稳得住,不会有多余的晃动。

这对于一辆车身超5米的大型SUV还是很难得的。

整车的支撑性是OK的,侧倾并没有想象中的大,至少不是一辆很笨重、很难开的大车。

有一说一,老牌合资对于底盘的调校确实很到位。

XT6,凯迪拉克的“冷门车”-有驾

动力也是XT6的弱项。

通用祖传的那套LSY 2.0T发动机+9AT变速箱,也就理论数值很好看,实际体感还是不爽。

8.8秒的零百加速成绩。

低速扭矩欠缺,前中段加速绵软无力。

中后段也缺乏明显的动力迸发点。

平顺性还不错,毕竟还有48V电机的加持。

如果,你只是慢慢开,把它当做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那还是合适的。

三、卖的差,可能不是它的错

CT6都顶不住时代的潮流,XT6肯定就更难了。

不是它不够好,而是需求变了。

以前,凯迪拉克可能是性价比的代称?

花更少的钱拿下更高一级的车子,更多的配置,还能用凯迪拉克的大标撑一撑场面。

XT6,凯迪拉克的“冷门车”-有驾

现在,不行了。

冰箱彩电大沙发更流行了。

你要说拼用料、拼行驶质感、拼配置。。。

那XT6也不一定行,国产车在这个价位哪个不是双叉臂五连杆,还得附送空气悬架。

拼不过,是真的拼不过了。

四、最后

凯迪拉克,这名字一听就很帅。

品牌调性是有的。

而且,车子的颜值很高,设计水平在线。

XT6,看上去就很有气势。

XT6,凯迪拉克的“冷门车”-有驾

如果燃油车的路子走不通,倒不如趁早加入“增程神教”。

粤港澳车展上,基于EA211打造的大众增程车已经亮相了。

丰田好像也要出增程版赛那和汉兰达。

凯迪拉克必须得跟啊。

主打省油经济性的LSY绝对是发电的一把好手。

新车上市、老车降价、车市信息汇总,讲真话不说假话,喜欢请点点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