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陈先生最近真是遇上了麻烦事。一个下雨天,车子追了个小尾,后保险杠裂了道缝,电池包外壳也只是划了一点,连指甲盖都盖得住的那种小痕迹。
可他万万没想到,去理想4S店一问,竟然被告知必须整体换电池包,工时费加起来要12万8千块。你没看错,这都快赶上他买车三分之一的钱了。
陈先生的这番无奈,不光在车主群里炸开了锅,也让不少人开始琢磨:新能源车是买得起,可真要修起来,还真是让人头大。
这几年,新能源车越来越普及,马路上一辆接一辆,价格也越来越亲民。
很多人15万就能开走一台主流品牌,9月的数据看,全国新能源车平均价格已经掉到15.8万,买新车的人里一半以上都选新能源。
可你问问身边有车的朋友,大家都知道,买车容易修车难,特别是像电池包这种核心零部件,那真是“伤不起”。
为什么新能源车小毛病也要大动干戈?背后的原因说起来其实不难懂。
现在大多数新能源品牌都死死把控着维修渠道,动不动就要“整件更换”,不是4S店黑心,更多是厂家怕出事。售后干了几年的张师傅说,他们不是不想修,而是太多规矩管着。
10月份刚出台的新维修安全规范,电池、电机只要有点变形,官方售后都建议直接换新的,修不好出事了可没人替你兜底。
说白了,换原厂件有保障,出了问题厂家来扛,修坏了可就是修理工的锅。
你想找第三方修理厂省点钱?说实话,想都别想。现在的新能源车,诊断系统、零部件参数全都锁死在厂家手里。
上海修车多年的王磊说,他们连最基本的故障码都看不到,啥都得靠原厂设备。上个月深圳还出过事,有人破解了厂家系统接活,结果被起诉索赔二十万。谁还敢动?
除了补胎、换刹车片,新能源车的活大家都绕着走。
除了技术门槛,还有个让人更心塞的,就是配件死贵。10月的行业报告里明明白白写着,主流新能源车的电池包,零整比平均52.3%。换句话说,换块电池能花去半辆车的钱。
特斯拉车主更是直呼肉疼,保修期一过,做个电池检测就要八百块,比燃油车换机油还贵。更别提万一出点大毛病,修理账单分分钟让人怀疑人生。
不过,新能源车的后市场这么大,谁都不会无动于衷。市场监管总局10月中旬专门开了会,要求车企对维修技术和配件开放“松口”。有些车企动作倒挺快。
比亚迪最近新开了200家授权维修点,还把部分三电系统的诊断权限开放给合作修理厂;宁德时代的服务网点也能给12个品牌返修电池,维修价格能比换电池便宜一半还多。
像途虎养车这种第三方平台,和车企一合作,新能源订单立马涨了三倍,平均花费也便宜不少。
车主们算账发现,同样坏个电控模块,走第三方只要4S店价的三分之二,还能享受原厂质保,谁不乐意?
这些变化,其实让不少人都看到点希望。以前新能源车修不起,是厂商“自家孩子自己养”,现在政策一推,市场一动,大家都开始往“修得起”努力。
配件渠道慢慢放开,维修技术也不再是密不透风的“黑匣子”,以后出了小问题,车主再也不用担心得像陈先生那样为一条划痕掏空腰包。
说到底,新能源车能不能真正普及,不光是买得起,更得修得起。只要市场和政策继续往前走,等到哪天修车像买菜一样方便实惠,也许真的不远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