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丰田塞纳还能一个月卖大几千台,我就感觉这个世界充满了玄学。就好像你明明知道街边那个算命的王大爷是个骗子,但他门口永远排着长队,队伍里还有几个西装革履的。你说这上哪说理去?塞纳就是车圈的王大爷,主打一个“信则灵”。
这车最近又被人拉出来讨论,核心观点还是老三样:省油、空间大、可靠。但问题是,时代变了,朋友。你这套说辞,就像是在AI发布会上大谈特谈算盘打得有多快,突出一个鸡同鸭讲,典中典。官方说它百公里油耗五个多,车主实测市区也确实牛,五六个油,对于一个快五米二的大家伙来说,这简直是压缩毛巾成精了,不科学。但是,一旦上了高速,这套2.5L双擎的心态就有点崩了,电机开始摸鱼,发动机嗷嗷叫,油耗立马干到七八个。这就是丰田的闪电战,只在特定战场牛逼,出了城就抓瞎。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矛盾,一个哲学问题: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丰田这种“不犯错”的好学生吗?
你看啊,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这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隔壁国产新势力,一个个都跟修仙走火入魔了一样,冰箱彩电大沙发只是开胃菜,800V高压快充、激光雷达、城市NOA,恨不得把三体人的科技都给你塞进去。他们的逻辑是,我可能有一万个小毛病,但我有一个长板,长到能当地板用。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竞争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都没得吃。
而塞纳呢?它还在那里苦练金钟罩铁布衫。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没啥大毛病”。就好像一个学生,门门功课80分,从来不逃课,也从来不拔尖。在过去,这是优等生。但在今天,这是平庸。因为隔壁班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了,你还在纠结第二道应用题怎么解。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丰田的中年人,我太懂那种感觉了,就是一种温吞水式的安心,车不会坏,你也别想从它身上得到任何惊喜。它就像个电子咸菜,绝对无害,也绝对寡淡。
然后我们再看它的槽点,简直是精准打击。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个内饰,说难听点,三十多万的车,那个内-装-修,简直就是对现代工业的侮辱。大面积的硬塑料,手感梆硬,仿佛时刻在提醒你:兄弟,钱都花在你看不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上了,这些面子工程就别计较了。这破塑料内饰,三十多万啊!我买个精装公寓付首付不好吗!这已经不是廉价了,这是一种态度,一种“不装了,我摊牌了,我就是卖标”的嚣张。讲真,十万块的国产车,内饰都比它豪华,那个差距,就像我和一条狗的智商差距那么大,不,是我和爱因斯坦的智商差距。
还有隔音,开到一百二,A柱那个风噪,发动机那个嘶吼,感觉像是有个雷电法王在你耳边念紧箍咒,车里说话基本靠喊。很多车主提车第一件事就是去做全车隔音,你说搞不搞笑?花三十多万买个毛坯房,还得自己再花钱搞精装修。丰田,机你太美。
至于智能化,聊这个都有点欺负人了。低配车机约等于没有,高配给了你一个高通8155P芯片,结果系统做得跟诺基亚塞班系统一样。这感觉就像是给一个原始人一把激光枪,他拿来当烧火棍使,属于降维打击了属于是,只不过被打的是芯片。辅助驾驶更是重量级,那几个摄像头和雷达,感觉就是意思一下,主打一个陪伴式开车。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塞纳的自动驾驶,可能还不如喝了酒的老头乐大爷来得智能,毕竟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事实就是如此的荒诞。
那么,问题又绕回来了,这么一辆槽点满满,仿佛上个世纪穿越过来的“工业压缩饼干”,为什么还有人买?
因为“品牌玄学”。
你必须承认,奔驰、丰田这些牌子,它们卖的早就不是产品了,是一种信仰,一种图腾。会买塞纳的人,他根本不在乎什么零百加速,什么智能座舱。他要的就是那个牛头标带来的确定性。他害怕变化,害怕失控,害怕那些花里胡哨的新技术背后藏着无数的坑。他买的不是一辆车,他买的是“我老婆觉得这车靠谱”、“我丈母娘觉得这车省心”、“我同事觉得我这人很稳重”的社会评价体系。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你跟一个塞纳车主聊理想L9,他会觉得你疯了;你跟他聊极氪009,他会觉得你在搞传销。在他的世界观里,车就应该像个冰箱,安安静静、本本分分地完成它的工具属性,而不是像个平板电脑一样天天给你弹窗升级。但能过,就是能过。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什么?塞纳这车,产品力上已经全面落后于时代了。但是,只要还有一批人,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确定性”而不是“可能性”,那塞纳就永远有市场。它就像是汽车界的茅台,你知道它不值那个价,但它就是硬通货。所以按理说它应该被国产MPV打得满地找牙才对。但它就是每个月能卖几千台。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靠产品力说话的,你气不气?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