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爱问自己一个问题:中国造车能不能牛到走出国门?能不能让世界瞧瞧我们中国人的本事?放在十几年前,说这话没人信,谁都觉得汽车这玩意,是欧美日那帮老外的地盘,中国品牌说白了是边角料。可今天,比亚迪把这句“天方夜谭”给干成了实锤。关键不是靠什么运气,也不是蹭风口,就靠一个字——“熬”。
可能有人还记得,二十年前比亚迪干造车的时候,外头一片嘲笑。你一个做电池的,来瞎掺和什么汽车?那时候投钱就是个无底洞,谁家老板舍得“砸”自己口袋里的银子去换技术?但比亚迪真金白银砸进去了,所以我想说,很多时候命运没那么多狗血剧情,也没那么多励志剧本,说白了就比谁能扛,谁舍得把利润往研发里烧。
你说,比亚迪的今天是偶然的吗?销量425万辆,新能源全球第一。换句话说,世界上每十个人里要买新能源车,就有一个选了比亚迪。为什么?谁家愿意给你全系“三电终身质保”?自家仰望U8一浮水,全网刷屏;一边卖海鸥,价格打到六万多,一边高端仰望接近二百万也有人抢着买。有人说中国人心里只认外国货,结果中国品牌成了市场老大。这到底是谁给的底气?
有人看不明白,总琢磨是不是给了什么补贴。其实真不是。核心还是那20年,比亚迪踏踏实实死磕技术,硬是砌了一堵高墙。你看他搞刀片电池,全球安全性顶级;搞DM-i混动,油耗能低成样板,还让消费者认准了“电比油低”真香定律,说白了就是让大家省钱。谁会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呢?
行业里有个词叫“鱼池”——不是说公司养几条锦鲤,而是说技术专利跟桑拿一样,密密麻麻全在自个池子里养着。不怕外头风大雨大,别人缺芯缺电的时候,自己照样能生龙活虎。比亚迪申请了快六万项专利,全球也找不出第二家中国车企这么干的。原来我们总觉得核心技术卡脖子,可人家现在用专利和产业链直接“卡”了别人的脖子。
你看比亚迪的研发投入,2024年542亿,这得多大魄力?别说一般老板,连不少大集团也未必下得了这么狠的心。这都不是一时脑热,是长年累月、没有成绩的时候就要咬牙坚持。想想看,他研发团队十万人,就算按一人十万工资,也得一年一百亿出去。这还不算设备、材料、测试、试制……钱真不是刮大风来的。这叫什么?叫厚积薄发。不怕你成名慢,就怕你根基浅。
你说中国车企为啥以前总干不过合资?一句话,自己没有发言权。而比亚迪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自个制定规则,把老外的“技术壁垒”一转,变成自己的“专利护城河”,你还真绕不过去。合资垄断几十年,被民营出身的本土车厂打破,这事搁十年前敢想吗?
中国市场被打下来之后,那是不是就该安于现状呢?比亚迪没这么干,干脆走出国门。别说什么东南亚、南美,直接杀进了欧洲腹地。按理说人家是汽车发源地,品牌传承一百年都不带眨眼的,可现在五月份比亚迪欧洲销量直接干翻特斯拉,在德国销量暴涨八倍多,西班牙更是特斯拉三倍。比亚迪凭啥能让老司机们改信咱?一个是渠道铺的快,两年三家店长成四百家,另一个是真了解人家市场,小型电车长续航,安全要最高评级,配置要人性化,一切都往极致里整。你说谁不心动?
世界上只有真拿自己当回事,别人也才会认真起来。不光是欧洲,东南亚也玩出了新花样。一年交付九万辆,泰国每卖三台电动车就有一台比亚迪。直接把工厂建在本地,按当地需求做车,还能本地化解决就业和供应链。你当比亚迪就图省关税那点事儿?实际上是在打全球化品牌的主意,未来走哪都能适应。
中国人以前吃过没技术的话亏,现在比亚迪“宁愿多砸十亿做专利也不让对方捏着脖子”——这就是时代变了。人家能拿出800V高压平台、云辇系统、兆瓦闪充这套新技术,说充电一秒钟多跑两公里,真的抢先特斯拉一步。你们看现在欧洲市面上同价位的产品,有几个能跟比亚迪的高端技术一碰?
很多人嘴上说支持国货,其实心里总是挑:“还差点意思吧?”可比亚迪就是用产品一条条打脸。十万元以下的家用轿车比性能,比节能,比安全,比亚迪就是全方位压着合资打。高端车也不怂,出场就敢卖一百多万,还一个月交付就过万。市场已经用脚投票,合资那老一套捂不住中国老百姓的热乎劲儿了。
你说比亚迪这种厚积成势的故事,有没有可复制性?我觉得难。为啥?中国这么多企业,不是没人有钱,也不是没人有想法,就是太少有人敢这么死磕二十年。大多数人嫌时间长、风险大、回报慢,一转眼就把业务割了,换别的去搞了。创业难,守业更难。哪个“全球冠军”,不是用十几二十年打地基,最后一飞冲天?
另一边,咱们反思一下:外国人做技术,为什么老有宽容周期?是不是因为他们容错空间大?而中国做技术特别讲究立竿见影,守不住寂寞的最后都差点意思。比亚迪案例最大的启发,其实是——中国企业得耐得住寂寞,把脏活、苦活、累活全干在自己手里,哪怕别人不看好也死磕到底。沉下心来做事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挡不住。
还有人老说,新能源是补贴吹起来的,咱得看看真买单的是谁。2024年比亚迪国内销量领先,海外更是遍地开花,东南亚、南美、中东、欧洲……都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新高度。有钱的地方看技术,缺钱的地方看性价比,比亚迪全能满足。这叫厚道,这叫真实。
现在全球谁都讲“脱钩”、“安全”啥的,比亚迪一家公司把产业链做全、研发自家干、核心供应链都能本地化,这就是“内生安全”。外头怎么折腾,咱都不怕。未来中国车能不能全面领先,还得靠这种“自己给自己加码”的企业。说到底,比亚迪的二十年不是靠政策、不是靠风口,就是靠熬和扎实干的精神。
我始终觉得,汽车行业没有奇迹,只有岁月和汗水堆出来的高楼。比亚迪二十年厚积成势,不但让中国人扬眉吐气,更是给全球新能源行业立下一个新样本:中国人也能靠创新、靠踏实,一样能变成世界级玩家。你说这是不是得让人思考:下一个行业传奇,会不会还是这帮不甘心只在自家田里当老黄牛的中国企业?谁真正耐下性子,谁就能改写命运。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