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赛被查,严壮立辞职,广汽自主品牌连年亏损

一个公司的命运,到底靠什么决定?是天时、地利,人和?还是那些年里台前幕后起起落落的名字?这事儿,广汽集团的高层,估计最近夜里都得琢磨很多遍。张跃赛被查,严壮立辞职,再加上自主品牌日子一天难过一天,广汽这颗南方造车大树,眼看着被风雨拍打得枝叶零乱,不知还能撑多久。

都说企业的变化,和天气一样,晴一阵雨一阵,谁也说不准。可广汽这几年的变化,倒像是风雨大作之前的静悄悄,一出事就稀里哗啦,全扒出来了。很多人问:张跃赛怎么突然就被查了?严壮立为什么这么突然辞职?广汽的自主品牌是不是就此一蹶不振了?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如果放到中国汽车行业大浪淘沙的这十年,根本不算啥稀罕事?咱们单说广汽自主品牌。这块业务,前些年靠着传祺小有成就,还被人夸成“自主品牌崛起的样板”,谁想到后头就开始一坡不如一坡。追着新能源跑,想靠AION逆袭,结果只迎来了一地鸡毛。问题究竟出在哪?

我倒觉得,问题就是出在那句老话上——“想当然”这仨字最要命。一轮人上一轮人,谁都以为只要瞄对了风口,年报里数字就能翻着跟头往上涨。大家都学会了往新能源扯个大旗,然后全靠堆量的方法“刷存在感”。AION能冲出来销量,其实大头还都是网约车和营运市场,这些量撑得住一时,撑不住长远。广汽自己也清楚,靠卖运营用车,品牌能好到哪儿去?低价竞争路走窄了,品牌调性立不住,产品声量上不去,成了昙花一现。

你再看人事问题,张跃赛本来是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后来又管整车大局,怎么看怎么都是被寄予厚望。高层换了又换,职位加了又分,各种“事业部”、“本部”来回倒腾。平心而论,广汽想变革、想突破,肯定是真心的,可惜管理体系官僚化重、权责不清、拍脑袋决策还是行业老毛病。外面的新能源品牌不睡觉地创业、打价格战、玩新营销,广汽还沉迷内部折腾结构。外面一阵风浪,里面就慌作一团。最可悲的是,一群立功的老将,临了还得收拾烂摊子,最后往往收不了场,要么名声扫地,要么不了了之。

其实张跃赛被查,严壮立辞职,看起来像是个人悲剧,但他们也是体制下的棋子。谁到那个位置,不被期待着“能写出奇迹”?风口浪尖时你是英雄,掉队了就成“背锅侠”,人情冷暖,不过如此。

到了2024年,广汽的日子明显不好过。细看那净利润,2012到2022年还能算稳,2023年急掉到44亿,2024只剩8亿多,今年上半年更直接亏到-25亿。销量也掉得厉害,一年比一年难。曾经说“合资养自主”,现在合资也不灵了,自主又拉不动。好多年里,广汽都习惯靠本田、丰田这两台大奶牛,输完钱给自己烧。自主品牌赚不来钱,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浪潮下面临转型尴尬,钱袋子也瘪了,广汽的未来,杠杆越来越高。

我就琢磨一个问题,咱们中国车企,到底要不要“再创一个新品牌”?今年9月,广汽还真跟华为搞了个新花样,“启境”正式登场。说起来,谁都说中国车市冗余品牌太多,广汽这时候还敢上新,图个啥?跟昊铂定位重叠,埃安继续冲低价市场——你说这不是自家弟兄互相掐架么?新品牌出来,气质怎么盘、市场怎么分、资源怎么投,全是未知数。更别说华为树大招风,合作伙伴上下都还摸不着门道。

30年河东,30年河西。翻翻国产车过去的三十年,多少合资起家、多少合资靠山,也挡不住市场风向一转,外企老大哥日子也寒酸了。以前“自主品牌”四个字,说出来都是激动,现在凑堆打价格、花样营销,累死累活还挣不到钱。人们常问:自主品牌到底重不重要?当然重要——没有自己的灵魂,企业活不长。但自主品牌怎么来,怎么养,怎么长大,广汽到现在还没答清楚。

其实自主品牌的根,就是技术和品牌的积淀。广汽做过短期的漂亮账,比如传祺刚火那几年很得意,AION靠网约车刷了一波存在感。但这种“漂亮账”,真遇到周期拐点就会暴雷,因为产品力、用户心智、渠道根基没有扎牢。技术上,广汽虽然早搞电动和混动,但和比亚迪、长城、吉利比起来,还是慢了半拍。营销上呢,下沉都不如新势力会玩,重心老是纠结是不是应该和合资共用渠道,结果两头不靠。

张跃赛被查,严壮立辞职,广汽自主品牌连年亏损-有驾
张跃赛被查,严壮立辞职,广汽自主品牌连年亏损-有驾

有朋友说,广汽自主品牌就像一台拖拉机,外壳糙但经摔,操控还算顺溜,就是拉了几年老化油气了。现在还想拆了重装再跑百米冲刺,可能吗?要破茧,先破心中那道壳。得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把人事机制、用人观念、新老关系全翻个新,真吸收年轻“造车人”的想法,不要再玩命地内部拉锯、凑结构。

张跃赛被查,严壮立辞职,广汽自主品牌连年亏损-有驾

讲真话,广汽这么大摊子,换高层、出新品牌、改革架构,这些动作都不会立竿见影。无论张跃赛被查,还是严壮立辞职,背后最终都是一场企业内部的自省:挣钱越来越难时,不翻自身旧账,不追究责任,怎么对得起股东、对得起员工?高层要的不是继续看那一串串销量数字起伏,而是真正有创新精神的执行、真心把品质放第一位的理念。合资也好,自主也罢,缺少了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就是在泥潭里绕圈。

苟且偷安不是广汽的选择,也不该是任何中国自主品牌的退路。行业寒冬来临时,看见别人“洗牌”,其实也是自己该站起来打扫屋子的时候了。无数合资、自主、高管、底层员工的折腾,本质就一句话:大浪淘沙,留下能啃下新一口饭的人。

广汽会破茧重生吗?机会其实一直都在,但留给谁、等多久,就得看企业敢不敢做减法、敢不敢直面问题、敢不敢在改革中出真招、下狠心。张跃赛和严壮立之后,广汽高管还会换多少?新品牌还能搞出几个?外人说不准。但可以肯定一点——不改变观念,不把“为用户造车”放在脑子最前头,不踏踏实实搞核心技术,谁也救不了这家老牌大厂。

说到底,这场大风大浪,终究考验的还是广汽的底子。究竟是靠惯性运转、拆东墙补西墙,还是能翻篇自我进化?我觉得,过两年就是见分晓的时候。谁也别装高深,车企拼到最后,还看你产品值不值那个价。消费者心里自有杆秤。广汽这些年的故事,一半是自作自受,一半是时代大流,未来能不能真破茧而出,就看下一步,广汽有没有认清那条真正的出路。

张跃赛被查,严壮立辞职,广汽自主品牌连年亏损-有驾
张跃赛被查,严壮立辞职,广汽自主品牌连年亏损-有驾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