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下班路上,我在小区停车场碰见陈师傅,说他的途观又闹罢工了。那车平时都挺精神,猛踩油门能给你两下推背,像坐云梯似的。但这回陈师傅边喝着凉茶边吐槽,怎么最近油耗飙上去了,人都说涡轮省油,他这三万公里跑下来,愣是比隔壁的自吸老雅阁烧得还狠。
那天楼下阿姨遛狗还逗陈师傅:“你这大伙都夸的途观,怎么又进厂了?”师傅笑笑也不回嘴。听说拆发动机一开,进气门后头黑得要命,跟戴了口罩似的,好家伙,积碳都快能刮成碳粉卖。4S店报价清洗,一下就能顶半月工资,八千多,陈师傅气得差点没喝完那杯茶。
群里就这事聊得热闹,有人说涡轮是真猛,低转也能拉出大牛的劲儿,比自吸有意思多了。可别光看账面数据,师傅说过,“涡轮一上,汽油里那些好好的碳氢键儿,遇见高温全散了,时间久了,发动机等着嗓子哑。”有懂一点流体力学的小伙,掰扯什么是进气速度,转速不到2000,风进不了,把积碳都搂给了阀门,最后还不是车主买单。
我亲戚家的小SUV,也换了所谓“全合成”机油,那是销售一见面就推荐,不用换得勤。万把公里后油底壳里捞出来黑黑的胶,给师傅看,叹气说:“又是那抗磨剂高温下变戏法,成了碳胶。”这种情况据说不在保修里,谁让油自己选的,专家组也就瞪眼。
街头咱这片路况不算太堵,就是上海西边,夏天一到引擎盖里嚷嚷声都大,动不动一百度往上,积碳才有地儿扎根。有懂门道的说涡轮车得勤换油,发动机要清理,其实4S店跟修车摊子都喜欢这单买卖,利润高。
听说国外某老品牌自己搞了水喷射冷却,好像能缓解点高温积碳,国内没见谁真用,可能也是怕麻烦。还有人提个冷门装备:主动和被动积碳清理程序,听着挺玄,其实就是调整ECU,多喷点油、多怠速,定期“扫地”。
有回饭桌上正聊涡轮的事,邻居黄老板插嘴:“别羡慕数据表上那动不动上200牛的扭矩,开起来猛一时,后头省心自吸还是老本分。”其实他儿子上个月新买了台涡轮宝马,一样天天熬夜查保养攻略。
还有圈里小道消息,说有厂商在测试高成本陶瓷喷涂技术,解释了半天也不知什么时候能降价上民用车。维修圈常挂在嘴边:“烈马是爽,可烈马得天天遛,别让它屋里闷着。”有时候所谓“黄金组合”不过是主机厂和供应商凑合着给用,正经老工程师更喜欢自己配机油,甚至机滤都掏进口货。
偶尔夜里刷二手平台,能看到刚上万公里的涡轮车,挂着价格还便宜。看清楚描述:发动机轻微异响,95号汽油养出来的积碳,省点心,买回去还不得下工厂小修一回。
这年头谁家没个修车小八卦。前阵子本地微信群有人喊,哪款涡轮加装进气清洗口子最靠谱。也有指路说要买低硫的油,把原厂节气门专门用药水洗一遍,实话说师傅才知道到底帮谁省钱。
陈师傅那途观修好以后还是照开,句口头禅也改了:“马儿跑哪儿,粑粑拉哪儿,玩涡轮图个快,修起来真是麻烦。”楼下那只遛狗阿姨听见,又乐了一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