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900上市28.99万起,背后隐藏的真正“旗舰”标准是什么_

领克900这车,咣当一声上市了,顶着“陆上巨擘”的名头,裸车价直接捅破30万,哪怕搞个“惊爆价”,也得攥着29万才摸得到门把手。这价码一亮,有人吹“闭眼入”,有人则默默地扒拉算盘珠子,寻思一年能攒几个29万出来。

这车嘛,卖相是够唬人的,内饰也算是“捯饬”了一番。什么环幕影院、后舱娱乐矩阵,生怕别人不知道它跟“奢华”俩字沾亲带故。智驾也铆足了劲儿,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感觉下一秒就能“一键启程”去摸鱼。三种动力方案,最猛的零百加速4.3秒,这数据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还有什么“芭蕾旋步”原地掉头、“横行霸道”蟹行模式,听着就够风骚。

领克900上市28.99万起,背后隐藏的真正“旗舰”标准是什么_-有驾

等等,先别急着上头。

领克900上市28.99万起,背后隐藏的真正“旗舰”标准是什么_-有驾

咱先不说这车是不是“物有所值”,就说这“陆上巨擘”的定位,就有点意思。现在买车,不整个“旗舰”好像都“拿不出手”。可这“旗舰”的帽子,到底谁来戴?是车身尺寸够大就叫旗舰?还是标价够狠就叫旗舰?又或是,硬件堆砌够猛就叫旗舰?

领克900上市28.99万起,背后隐藏的真正“旗舰”标准是什么_-有驾

这不禁让人想到前几年炒得火热的“匠心精神”。好像只要往产品里掺和点“情怀”、“心力”,就能卖出更高的价码。可消费者又不傻,情怀能当饭吃吗?

领克900也类似,一溜儿的配置码上去,瞧着是挺唬人的,但真能挠到用户的痒处吗?那个电动天地尾门,承重300kg,听着是挺顶用,但有多少人真会拿它去野营、垂钓?那个“芭蕾旋步”原地掉头,看着是挺炫技,但真能在日常通勤里用得上吗?

领克900上市28.99万起,背后隐藏的真正“旗舰”标准是什么_-有驾

再说这智驾。现在各家车厂都在“死磕”智驾,恨不得把无人驾驶吹成救世主。但真实感受呢?高速路段还勉强能用,城市路况简直是“车祸现场”。各种急刹、变道,吓得人“魂飞魄散”。

领克900上市28.99万起,背后隐藏的真正“旗舰”标准是什么_-有驾

说白了,现在的智驾,更多是“噱头”,是“引流密码”。真正能做到稳妥、靠谱的自动驾驶,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领克900上市28.99万起,背后隐藏的真正“旗舰”标准是什么_-有驾

还有这价位。30万以上的SUV,选择面太广了。合资品牌、豪华品牌,哪个没点“看家本领”?领克作为一个自主品牌,想靠一款车就“一战成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领克900也不是“一无是处”。起码在设计上,它还是有点“想法”的。内饰用料也算扎实,看得出是费了心思的。而且,它也象征着自主品牌向上突围的尝试。

领克900上市28.99万起,背后隐藏的真正“旗舰”标准是什么_-有驾

只不过,想靠堆料、靠噱头就“收割”市场,恐怕没那么简单。消费者要的,不是“花拳绣腿”,而是真正能解决痛点的产品。

领克900上市28.99万起,背后隐藏的真正“旗舰”标准是什么_-有驾

当我们把视线从炫目的配置、华丽的文案上挪开,会发现,车,归根结底还是用来开的。舒坦、安全、省心,才是王道。

所以,领克900到底“成色”如何?还得看市场的反馈。但至少,它引发了我们对“旗舰”的追问。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旗舰”?是硬件的堆叠,还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这或许才是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就像那“惊爆价”,看似诚意满满,实则更像是在摸底市场的接受度。这“限时”二字,也是一种营销的手段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