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车圈已经不太一样了。从年初开始,华为余承东就没消停过,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个品牌轮流出招,每个品牌都在各自的赛道上制造热点。
有人说这是"左右手互搏",但看销量数据就能明白,这实际上是一场精准分层的布局。
截至9月底,鸿蒙智行全系累计交付新车超过340万台,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力量。
这不是简单的品牌堆砌,而是用不同的产品去服务不同的消费者,从科技极客到豪车玩家,从家庭用户到商务精英,鸿蒙智行用"全覆盖"的战略正在改写中国高端新能源车的版图。
第一部分:鸿蒙智行的"四界"分兵布阵——差异化竞争的终极武器
鸿蒙智行现在有四个品牌,每个品牌就像不同的武器,针对不同的市场。
问界是最老的品牌,主要做SUV和轿车,走的是全系列覆盖路线。
智界走的是中端和中高端,主要面向科技极客和年轻消费者,以性价比著称。
享界虽然名字里有"界",但现在主要是轿车和旅行车产品,面向中产家庭用户。
尊界是后来者,定位百万级豪车,对标劳斯莱斯和迈巴赫,走的是高端商务和豪车路线。
这四个品牌为什么不会互相拆台呢?
关键在于他们的目标用户和产品定位完全不同。
智界R7和R7增程版起价只要24.98万,主要卖点是华为技术加中等价格。
享界S9增程版起价30.98万,定位是中产家庭用户,强调舒适性和科技配置。
尊界S800起价70.8万,完全是另一个量级,面向高端商务人群和豪车用户。
你会发现,他们形成了一个价格梯队:智界负责价格平民化,享界负责中端家用,尊界负责高端豪华,各有各的用户群体,各有各的销售目标。
今年9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量达到5.29万台,新车大定突破11万台,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每个月要卖出相当于一个城市的汽车销量。
这背后反映的是鸿蒙智行这套分层战略已经被市场认可,每个品牌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智界主要靠性价比和技术卖点吸引年轻购车者,享界则靠舒适性和品质感吸引中产家庭,尊界靠品牌调性和技术积累吸引高端用户。
第二部分:产品实力对标——三个品牌如何硬怼传统豪车
看销量只是表面,更重要的是这些车到底有什么硬实力。
先看智界R7,这是智界的主力车型。
起价24.98万的智界R7增程版,搭载华为最新的ADS智驾系统,这套系统在业界已经有超过500万台的装车量。
相比之下,同价位的传统燃油轿车基本没有这种级别的智能驾驶配置。
智界R7从去年底发布到现在,大定量已经突破7万台,上市44天就有3.8万的预订,说明市场对这个产品的认可度很高。
再看享界S9,虽然销量不如智界R7那么猛,但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产品。
享界S9增程版由华为和北汽合作开发,起价30.98万,最高卖到36.98万。
这个车最大的卖点是什么?
舒适性。车长5160毫米,轴距3050毫米,比腾势D9还宽敞一点。
内部空间达到3460毫米,这意味着坐在里面基本没有压抑感。
搭载华为DriveONE多合一驱动系统和增程器,纯电续航最高365公里,综合续航可以达到1355公里。
今年9月21日,享界S9T旅行车版本开始交付,这是华为和北汽联合打造的产品。
截至11月2日,享界S9T的第10000台车已经下线,这说明这个新产品上市才一个多月就达到了月均5000台的交付速度。
在30万级新能源轿车市场,享界S9T已经成为销量冠军,这在业内也很少见。
尊界S800是最特殊的一个产品,因为它不是跟普通消费者竞争,而是要直接挑战奔驰S级、宝马7系这样的百万级豪车。
这个车上市时间是2025年5月30日,起价70.8万,最高卖到101.8万。
上市首日,大定就破了1000台。72小时大定破2600台。
到了9月26日,上市不到四个月,大定已经突破1.5万台。
这对一款百万级豪车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传统豪车市场,要达到这个销量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尊界S800能做到这样,原因很简单:它用华为最先进的技术去对标传统豪车,而价格却低了一大截,同时还提供了传统豪车没有的智能驾驶、车联网、OTA更新这些东西。
为什么这三个品牌能打动消费者?
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背后有华为的技术支撑。
智驾系统、芯片、操作系统、云平台,这些都是华为自己研发的,不像传统车企需要采购第三方方案。
自研的好处是什么?
成本可以控制,技术迭代速度快,用户体验统一。
而且华为本身就是全球顶级的科技公司,它对用户体验的理解远超普通车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用户愿意选择鸿蒙智行的产品——因为他们相信华为的技术,相信华为会持续提升这些车的智能化水平。
第三部分:"鸿蒙智行VS传统势力"的新形势
说到竞争对手,不得不提腾势D9和小鹏X9。
这两款车都是MPV领域的重量级产品,也是鸿蒙智行需要正面对标的对象。
先看销量数据。
2025年1月到9月,腾势D9累计销量是74906台,稳坐MPV销量冠军宝座。
分月来看,今年1月卖了10026台,3月卖了9326台,即使到了9月也还有7264台的销量。
腾势D9能保持这个成绩,主要是因为它有比亚迪的品牌背书,混动系统的可靠性被认可,而且续航能力强。
但是,腾势D9的智能化配置相对传统,车机系统虽然不错,但和华为的系统相比还是有差距。
小鹏X9的情况有点不同。
小鹏X9是纯电MPV,2024年全年销量是21608台,均价37.4万。
今年2025年的表现怎么样?
根据最新的数据,小鹏X9在5月份交付了3300多台,在纯电MPV领域保持了相对领先的地位。
小鹏X9的优势是什么?纯电、智能、科技氛围浓厚。
劣势是什么?
一是续航焦虑,虽然配置了大电池,但长途出行还是要面对充电问题。
二是二排舒适性被一些用户吐槽,座椅设计不如传统豪车舒服。
三是维修保养体系还在建立中,不如传统车企那么完善。
现在的问题是,鸿蒙智行的产品真的能超越腾势D9吗?
从目前的数据看,还没有。
腾势D9依然保持着MPV销量第一的位置。
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产品更新的速度和用户满意度,鸿蒙智行的势头很猛。
享界S9T虽然上市才一个多月,但已经冲上了30万级新能源轿车销量冠军。
这说明消费者其实很看重华为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
未来的竞争是什么样?
估计会是腾势D9靠品牌口碑和续航保持传统优势,小鹏X9靠纯电和科技吸引年轻用户,鸿蒙智行则靠智驾、舒适性和品质感来扩大市场份额。
最后赢家可能不是谁把谁打败,而是这个市场的蛋糕足够大,能让多个品牌共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原因不是鸿蒙智行的产品更差,而是市场教育还在进行中。
很多消费者对华为造车还是有疑虑的,因为华为的车企经验不如比亚迪和吉利这么久。
但是从去年的销量数据看,消费者对鸿蒙智行的认可度在快速上升。
去年鸿蒙智行全年交付了44.5万台,今年目标是100万台,增长幅度达到125%。
这种增长速度在传统车企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这也说明,鸿蒙智行的分层战略正在发挥效果,每个品牌都在自己的细分市场里找到了位置。
第四部分:消费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很多人买车前都有疑问,我们来逐一解答。
问题一:花三十多万买享界S9,和加钱买腾势D9有什么本质差别?
答案是,差别很大。
腾势D9最便宜的版本确实也是三十多万,但你花三十多万买到的可能只是基础配置。
享界S9增程版虽然起价也是30.98万,但这个价位就能享受到华为ADS智驾、全景天窗、多音区空调等高端配置。
腾势D9要达到同样配置的版本可能需要花到35万以上。
而且,享界S9用的是华为的芯片和系统,后续OTA升级的空间和速度都更快。
长期来看,享界S9的保值率和增值潜力其实可能更高。
问题二:鸿蒙智行同时推四个品牌,会不会自己跟自己竞争,导致销量分散?
这是很多人的疑虑。
但实际情况是,鸿蒙智行的四个品牌虽然名字都有"界",但目标用户完全不同。
智界主要是24-32万的科技用户。享界主要是32-40万的中产家庭。
尊界是70万以上的豪车用户。问界则覆盖全系列。
他们根本不会在同一个价位和同一个用户群体里竞争。
这就像手机厂商一样,苹果有iPhone各个型号,每个型号都有不同的定位。
小米也有多个系列,从低端到高端都覆盖。
鸿蒙智行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逻辑,目的是让市场的不同消费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问题三:鸿蒙智行的智驾系统稳定性怎么样?
这个问题很现实,很多人还是担心新技术的稳定性。
华为的ADS系统现在已经装车超过500万台,在复杂路况、极端天气、高速、城市拥堵等各种工况下都经历了考验。
光是2025年,华为就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大量的L3级智驾测试。
系统经过了300万公里以上的实测验证,这个数据在业界是领先的。
而且,华为给ADS系统配备了多重保护机制,比如老人可以选择"保守驾驶"模式,让车不超过60公里时速,跟车距离自动拉长。
如果系统检测到异常,可以一键接管。
所以,从技术稳定性的角度,你大可放心。
问题四:买鸿蒙智行的车,会不会维修贵、配件难找?
这确实是个合理的担忧。
新品牌的维修网络还在铺建中,配件供应体系也还在完善。
但是,鸿蒙智行背后有华为和上汽、奇瑞、北汽、江淮这样的传统车企合作。
售后服务体系其实是共用的,比如享界S9是北汽的产品,维修可以去北汽的售后网络。
智界是奇瑞的产品,可以去奇瑞的网络。
这样的好处是,你不用担心维修难的问题,因为这些都是有成熟售后体系的大车企。
至于配件成本,由于很多部件是华为自研的,规模化生产后成本其实会更低。
问题五:鸿蒙智行的市场份额会不会被腾势D9持续压制?
现在来看,短期内可能会。
腾势D9作为老牌MPV,用户积累深,品牌认知度高,续航能力被广泛认可。
但中期来看,鸿蒙智行有后发优势。
一是技术更新速度快,华为每隔几个月就推送新的OTA升级,不断增加新功能。
二是用户体验在持续优化,每一代产品都能感受到明显进步。
三是价格策略更灵活,可以根据市场反应快速调整。
四是品牌势能在上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鸿蒙智行,特别是科技迷和中产用户。
所以,一两年内可能还是腾势D9领先,但三到五年后,谁是行业老大就很难说了。
结语:鸿蒙智行的未来不取决于单个产品,而取决于整个生态
从数据来看,鸿蒙智行的增长曲线已经很陡了。
去年44.5万台,今年冲刺100万台,增长势头无敌。
但是,这不意味着鸿蒙智行可以高枕无忧。
传统车企虽然转身慢,但一旦启动,也是个巨兽。
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公司都在增加电动车投入。
国际品牌也在加快电动化转型。
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鸿蒙智行要赢得未来,靠的不是单个产品有多牛,而是整个生态有多强。
智驾系统、车联网平台、OTA更新能力、用户服务体系,这些加在一起才是鸿蒙智行的核心竞争力。
就像苹果的成功不仅是iPhone有多牛,而是整个iOS生态有多完善一样。
现在的问题是,鸿蒙智行能不能把这个生态建立得足够完善?
从目前的执行速度看,是有希望的。
享界S9T从发布到第10000台下线,用时仅仅一个多月。
这说明鸿蒙智行的产品迭代和交付能力已经很强了。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三年内鸿蒙智行有可能在高端新能源车市场形成绝对优势。
五年内,可能会成为全球顶级汽车品牌之一。
当然,这都是基于他们能持续创新、持续优化体验的前提下。
如果某一个环节出问题,比如技术创新停滞,或者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整个局面就可能反转。
但从现在的趋势看,鸿蒙智行是认真在造车的。
他们不仅在堆配置,不仅在玩营销,而是真正在思考如何用科技改变用户的用车体验。
这种态度,值得我们期待。
最后,如果你正在考虑买车,特别是三十万到一百万这个价位,鸿蒙智行的产品确实值得关注。
不是因为他们便宜,而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在同价位上有真实的技术优势。
是选择腾势D9这种大品牌、有口碑的产品,还是选择鸿蒙智行这种技术领先、生态完善的新选手,这取决于你看重什么。
但无论如何,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场已经彻底被搅动了,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能享受到更多企业为争夺市场而带来的创新成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