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们聊聊一辆据说“又香又有骨气”的法系SUV——2026款天逸C5 AIRCROSS吧。
14.97万起步,五星安全认证、魔毯底盘加身,还敢说不心动?其实,这价格一出来,网上已经开始刷屏了。有多少人本来对法系车“敬酒不喝喝罚酒”,这下脑子是不是开始挠痒痒?"法系车不懂中国人",这话从群众嘴里流传下来的时间,比别人家新车上市周期还长。但说真的,这回雪铁龙算是“卷”到家了,降价还增配,骨子里的倔强劲没丢,反而变聪明了。
你是不是也在“犹豫要不要给法系车一次机会”?说句实话,答案还真不是一锤定音,得掰开了揉碎慢慢念叨。为啥?咱一起来拆解拆解,这辆新天逸到底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心思。
先瞄一眼配置表,智享版只要14.97万,旗舰版直接干到16.47万。比老款便宜整整3000块钱,配置却是加码,这仗势和隔壁合资SUV们价格战一比,实在有点“天王盖地虎,谁敢不服”。雪铁龙套路纯正,下线就是降价加料——你说它憋大招吧,偏偏还有点佛系,习惯“人低调货却硬”。
外观老样子,2024款那一身设计穿到2026都不算“过季”,前脸还是那副“法式微笑”,侧影流畅,尾部敦厚。顶配游艇档杆又亮相——这玩意儿,网友戏称“法系出品,必有游艇”,真不算夸张。新天逸就是整体没大变,但气质没掉队,在现在拼颜值那几乎看脸的年代,算是“既不耍酷也不掉队”。
其实说归说,买车的人,大多还是图个踏实。外形固然重要,但底盘更关键。天逸这次最大杀手锏,依旧是PHC自适应液压稳定“魔毯”技术。说人话?和高端车上的“空气悬挂”有点异曲同工,靠纯机械做出高级感。开过坑洼路面,别家的底盘砰砰作响,不如天逸那一声闷响,“多余弹跳都被收服了”。这体验,懂的自然懂,不懂也没法硬讲。
底盘调校一直是雪铁龙的杀手锏,他们家的“SUV-MCS大师级调校”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坐得舒服,开得安稳”,是消费群体的第一诉求?天逸就钻这个空子,舒适性长板直接拉满。动力系统没啥新花样,还是1.6T(175马力)和1.8T(211马力),配爱信8AT变速箱。这个组合说不上追求速度感,但平顺和跟脚都在线。如果仰慕刺耳拉升和弹射起步,还真不是这辆的本色。追着舒适、安稳来的,那么恰恰是天逸专属地盘。
你看它的智能配置,全车标配C-CONNECT 3.0智能网联系统、12.3英寸仪表+10英寸中控屏的“双大屏”,手机互联支持CarLife/HiCar——这些其实已经卷起了一波“科技大潮”。540°全景影像(透明底盘也带走了),对家庭用户来说,倒车入库和窄巷穿梭不用怕“盲区”。这点比一些顶配还要厚道。
继续往上走,旗舰版直接把“料”堆满。ADAS L2级驾驶辅助系统加上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主流功能。再添上AR实景导航,这玩意在合资圈子里其实不算多见。舒适性上,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后排座椅角度调节也都安排,算是补齐了前代的短板,这待遇揪着中产老铁的心。
说回车厢质感。坐进车里,12.3英寸仪表+10英寸悬浮屏组合,是这个价位撑门面的“诚意”。C-CONNECT 3.0系统支持HiCar和CarLife,语音识别率据说能到八成,普通话不带口音就完全没事,控制空调、导航、天窗一把抓。真皮加皮革双拼座椅很厚实,像搬家公司的沙发直接搬进车厢,前排还有8点式按摩功能,长途腰背再也不用心疼。后排靠背能调到27°,半躺刷手机或者盯风景,体验实在太行。
手感上,中控台用的是软搪塑加缝线工艺,门板又是皮质包裹——摸哪都没硬感,这体验,直接吊打同类竞品。
旗舰版动力搭载的是1.8T+8AT黄金组合。数据看着全程没有“爆表”,155kW最大功率,300N·m峰值扭矩。其实只要不是追求爆改和极限竞技,这动力也算游刃有余。8AT变速箱调得很细腻,平顺跟车或者高速都不突兀。市区过红绿灯没压力,一脚下去,动力响应像小火苗一样,噌地一下蹿出来。
当然,不是小白兔,天逸也有短板。品牌知名度跟日系和德系比,那必然硬伤。保值率也不像大众、丰田那样“铁打的刚性”,几年后想卖可能没那么美滋滋。至于售后和维保,老铁们都说“用惯了就习惯了”,但头一回体验的人,多少要花点时间磨合。
不过现在这个价格和配置,确实让人挑不出太硬的毛病。说是用16万买下22万的体验,虽然听着有点夸张,但看一圈竞品配置表,天逸的底盘、魔毯悬挂、L2级智驾以及360°全景,“越级存在”名副其实。
街上看腻了各种“路人脸街车”?想要点别样的幸福感?天逸走的是小众路线,要给家人一个舒舒服服的移动港湾,它确实值得shu一掂。去4S店试驾一圈,不少人当场就跟我一样,彻底沦陷。
说到底,2026款天逸C5 AIRCROSS这波降价增配,像是法系车的一次“灵魂挣扎”,既要迎合中国用户的实用诉求,又不肯放下自己的调性。外观不变,底盘未减,舒适感直接拉满,智能配置也不拖后腿,堆在一起就是一句“性价比不讲武德”。
至于“法系车到底懂不懂中国人”?这个老梗啊,人家这回至少是努力在转变。性价比和诚意都给到,还能迷信什么?有些东西,确实不是嘴上说说能解决,得凭真金白银砸市场。新天逸就是用“降价+高配”试图翻身。到底能不能让大家彻底接受?这还得时间说话。
我国消费者对保值率、售后服务的重度依赖——这个阵营法系车其实一直过得有点难。大众、丰田那种“买了不亏死,卖了还挣钱”的心理安全感,雪铁龙确是给不太起。但反过来讲,天逸这种直接在舒适和智能上下猛料的做法,也有点像科研攻坚,“技术宅”终于肯出来见人了。
再看这两年合资SUV的“价格战”。大家都在PK,谁更厚道、谁更卷参数,卷得你眼花缭乱。雪铁龙坚持走原味舒适和底盘质感,又不舍得在科技配置掉档,这就显得有点“逆流而上”。但市场从来不是靠情怀喂大,而是看最终体验到底值不值。
还一个细节不能略过。天逸的底盘滤震到底有多稳,不少车主实测,从上海到昆明一路甩弯,普遍反馈就是“坐着比开更享受”。长途之下那种腰背不酸痛,副驾打瞌睡都顺畅。这种高级感,不是闭眼吹牛皮,是扎扎实实的工艺积累。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全景影像和L2级智驾,再加上舒适座椅,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软福利”。什么动力参数,什么品牌金字塔,在这里反而成了次要。你说是不是?
不过话说回来,每次法系车搞事情,总有一波“吐槽军”出来踢馆:保值堪忧、维保麻烦、品牌小众。这些确实是软肋,谁都不能装没事儿。但谁家日子都是掂着过的,你想要舒适和智能,天逸性价比已经卷到天花板。只要认准用车需求,别拿保值率死磕,其实法系也有它的“快乐星球”。
咱们目前看,天逸这步降价增配,不止是雪铁龙一家在奋力自救,整个合资品牌都面临大考。国内消费者越来越会算账,谁能多给配置谁就能活下来。天逸这回不再“高冷”,也开始跟风以价换量,原来那个“法系倔强”变成了“随和聪明”。
未来市场表现能不能一骑绝尘?就看中国用户买不买账了。是继续迷恋大众、丰田的“金字招牌”,还是敢于尝鲜,看中了天逸的底盘和舒适?毕竟买车这事儿,没有谁说了算,只有你自己才最懂想要什么。
怎么看待2026款天逸C5 AIRCROSS的价格和配置?你如果是潜在车主,会给法系车一次“正面机会”吗?评论区聊聊,大家一起掐细节啪啪啪比一比。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